徐驰道坐在马上,难以置信地看着秦韫用来对准自己地洞口。
这到底是什么,为何会有这么强的威力?
来不及思考,他身子一歪,失去心从马背上坠落,狠狠摔倒在地。
秦韫呼出了一口气,天色已黑,只靠着这微弱的光着实有些难射准,不过幸好,他第二枪没有出现差池,否则肯定会让徐驰道找到可乘之机。
胜局已定,他将枪口对着天上,连开了两枪。
这声响让周围的人都停了下来,转头去看他。
“你们的徐大将军已经死了,你们败了。”秦韫大声宣布着。
什么?
大周的士兵慌乱地在众人中寻找着他们徐将军的身影,直到有人在地上发现了没有瞑目的徐驰道,大家才十分痛心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给你们两个选择,第一,死,你们打了败仗回去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第二,投诚大燕,以后就成为我大燕中的一员!”
秦韫骑着马在外圈兜着,跟众人宣布道。
大家面面相觑,剩下的人逐渐围成一团,讨论着该如何选择。
秦韫也不着急,慢慢等着,徐驰道已经死了,这些人再怎么反抗也没有用。
很快,就有人站了出来,“将军,我愿意加入大燕!”
“我也愿意。”
一个个冒出头来,只希望有个活路。
但也有人觉得他们叛国,站起来对着他们怒骂道:“你们可是大周的人,就这样为了活命加入大燕,简直是不要脸!”
“我们只想想活着,有什么错吗?!”
“就是,我们本来就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要不是周文王半夜把我们从家里抓走成为了壮丁,我们现在也不会在这里!”
听到这些人的对话,就连秦韫也都不禁为之震惊。
大周竟然丧心病狂到这个程度,连夜把普通老百姓给抓去征战,这是人干出来的事情吗......
“将军,我愿意为大燕效劳,但是有一个请求,可否把我的家人也接来一起?”
那人跪在地上,一边抽噎着一边将头磕在地上,久久没有抬起。
秦韫紧皱眉头,这么多的人,也不知道里面是有多少无辜老百姓。
若是将他们孤身一人留在大燕,肯定多少会有一些异心,还不如直接应承下来,他们也能就此安定下来。
“好,你们家中有妻儿老小的,可传回家书,让他们一并来到我们大燕,我们大燕,不缺你们这些人一口饭!”
秦韫的豪言壮志让不少人都直接跪了下来,一个劲地在地上磕着头。
要说刚才还是被迫的只是为了活命,现在则是真心想要留在大燕。
至少他们这番举动,就不会做出像周文王那样畜生的举动来。
“你们这些人,呸!”一些硬骨头看着他们感恩戴德的模样,嗤之以鼻。
“我说了,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死。”秦韫最烦这种只会对着别人指指点点的人,既然不想要来大燕,那就自己结束生命。
说罢秦韫给他附近的人使了一个眼色,便有一把剑丢到了那个男人的脚边。
男人后退两步,神色慌张,他一点都不想死啊!
“怎么着,拿啊!”
“我,我只为大周而死,你们不配!”
男人冠冕堂皇地喊着,神色却是十分慌张。
秦韫并不想在他们这些人身上浪费时间,骑着马就准备转身离去。
“除了自愿留下来的人,其他人一律处理了。”
很快,一阵阵哀嚎响起,在夜空中徘徊许久,又恢复了宁静。
......
隔天清晨,幽孜郡的消息一大早就已经传到了行进在关外的林宛君耳中。
这无疑给她增加了更大的信心。
她就知道,她的决策一定是正确的!
沈训林一路跟在林宛君身边,已是有些疲惫,但得知了此事还是到她旁边恭贺。
“殿下,恭喜,这次确实是十分顺利。”
沈训林也没有想到大燕击退大周的三万人军队可以做到这么的顺利。
或许大燕的兵力早就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林宛君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很是骄傲,“我早就说了幽孜郡那边不用去管他,你们这些征战沙场的判断起来还没有我准确。”
“是,殿下您很有治国之慧,相信我们此次定能顺利拿下冀州二十一郡。”
“那是自然。”
“我们很快就要到了,你去整顿一下后面的兵,死气沉沉的。”林宛君瞧了一眼身后,摇摇头。
这样的士气,怎么体现他们大乾优秀的面貌。
他们可是要去拿回他们的“战利品”的!
“殿下,要不我们还是在这里休息一下吧,赶了两天路,大家也都累了。”
沈训林再次建议道,他实在是感到不忍。
他们已经行军了两天两夜没有停歇,现在能支撑到这里已经很是不易。
加上天气炎热,脚步也慢了很多,以至于现在还没抵达。
再这样下去,等入了明月关,大多数的人也会倒下,怎么交接都是个问题。
“都已经走到这里了,还休息?!”
林宛君怒意涌了上来,很是不满地看着沈训林。
“两天来大家没有休息,我不是也一样跟着赶路,我都可以他们怎么不行?”
“而且,我们都走到这,快要到了,等进了城里,要怎么休息怎么休息,里面也就空城一个。”
林宛君并不知道里面早已经都是溧水县的百姓,还在幻想着进去之后要如何安排。
“可是……”
沈训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林宛君说自己在陪着赶路,可昨晚却在马车里面睡了好几个时辰,直到天亮才慢慢悠悠地出来。
她倒是神清气爽了,可其他人呢?
沈训林有些生气,但林宛君是未来的储君,他根本没有资格做任何决定。
无奈,他也只能到队伍后面多光顾一下行军的人。
林宛君对于他三番两次地反驳她的话非常有意见,觉得他根本无法胜任将军之职。
他们又缓慢地行进了一段路,这时发现前面竟出现了老百姓的身影。
沈训林觉得很奇怪,这里离明月关或者周边其他邻县,少说也有十里地,怎么会有百姓来到这边荒无人烟的城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