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群英入觳

换源:

  待卫规做出保证后,屋内瞬间陷入宁静。须臾,卫规再次开口说道:“陛下,昨日李斯跟随项少龙来到了咸阳,然后去了吕不韦的府中,此人是陛下要的人,要不要我去将他请来?”

“不用,以李斯的聪明才智,他很快便会知道跟着吕不韦只能成为其下的一名舍人,而跟着朕,他会飞黄腾达,平步青云。

所以他很快就会来见我,我很期待见到这个写出“谏逐客书”和提出“郡县制”的一代人杰。”江夏说道。

卫规闻言,说道:“陛下说言甚是!”

“邀请廉颇入秦之事办得如何?”江夏问道。

“未有进展,廉颇居赵多年,不愿去赵入秦。”卫规说道。

江夏闻言,说道:“廉颇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家,绝不是徒有虚名,你务必要使他投入我麾下,还有李牧,这个人才我也要得到。必要的时候找到郭开,让他助我们臂之力。”

“是,我一定速速办理!”卫规说道。

“嗯,你先下去吧!我明天得去见一见蒙世三雄,将他们收入囊中。”江夏说道。

卫规闻言,说道:“是!”话毕,缓缓退出屋内,关上房门,转身离去。

翌日上午,江夏身着华服,坐马车前往咸阳城内的蒙府。不知过了多长的时间,马车停在了蒙府大门前。

江夏下车瞧了瞧眼前的府邸,蒙府并不大,位置也算不上很好,主要是因为蒙家归顺秦国只有数年时间。

就现在而言,没有人会想到在这个不大的府邸在日后会诞生出大秦最强大的军事世家。

在江夏的心中,蒙家的作用比助赢政一统天下的王翦一家更加重要,其主要因素是蒙家从蒙骜到蒙武再到蒙恬,其家族作战能力和用兵之法一代强过一代,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趋势。

而王翦一家则是反过来的,王翦用兵举世闻名,为将为帅皆可,其子王贲尚可为将,其孙王离则是败军之将。

这两家相比较,便可以得知蒙家具有良好的教育和传承,能够不断地培养出将领甚至是出色的名将。

待确认无误后,江夏便二话不说的往大门方向走去,让守门的下人禀报求见蒙骜一事。

那人闻言匆匆进入府邸,半柱香之后方才返回,并且告知蒙骜不愿见客。

江夏闻言,思索片刻,便知蒙骜是因为最近他与成嬌的世子之争预演预烈,蒙家不愿掺合,以免受到虚妄之灾,故此不见他。

只是江夏心意已绝,心下一动,使用“九阴真经”的“移魂大法”迷惑了下人,进入了蒙府,见到了蒙骜。

一个小时后,江夏从蒙府内走了出来,上了马车,望了望蒙府,露出了一丝笑容。

其实在这一个小时中,江夏只是用“移魂大法”将蒙家父子迷惑了一番,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做。

可是即便是这样,江夏也认为他此行的目的已经完美的完成了。蒙世一家归入了他的麾下,至少在别人的眼中便是如此,而在不久之后,江夏相信成嬌一派的双手会将蒙家彻底的推入他的怀中。

唯一令江夏感到遗憾的是没有见到他相见恨晚的蒙恬,对于蒙恬这个人,江夏非常的感兴趣。

月余,成嬌一脉果然中计,多方了难蒙家,使得蒙家不得不选择投入江夏的麾下,以求自保。

于此同时,在项少龙的引见下,江夏见到了李斯,与其秉烛畅谈了一夜,他并没有手下李斯,而是建议他继续待在吕不韦的身边,寻找吕不韦犯错的证据。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两年即逝。因吕不韦雄才大略,世子之争一事以江夏获胜为结局。

一日,庄襄王病笃,留下遗召立江夏为王。是月,安葬庄襄王后,江夏登基为王,因年幼由吕不韦监国,总理朝政。

居三年,年仅十六的江夏以吕不韦合谋朱姬毒杀庄襄王为名,赐吕不韦鸩酒一杯,囚朱姬于冷宫,斩繆毐于甘泉宫。

吕不韦虽然大权在握,兵权在手,但是将军蒙骜、王翦(卫规徒弟)为江夏羽翼,夺取了兵权,迫使吕不韦不得不下地狱。

吕不韦一死,军权、政务皆系江夏一人之手,牍案之间,繁琐难耐。江夏乃使人逐客,引出李斯的“谏逐客书”,后提拔李斯为长史,协助他管理政务,一应小事皆交于李斯处理,唯有大旱、饥荒、洪涝、地震、兵事、高官的选拔方才亲自过目。

是月,六国除燕国之外见秦国内乱,兴兵伐秦,取寿陵,江夏以蒙骜为将,王翦为副,统兵出陈,拒五国之军之门外。

又月余,江夏颁布招贤令,引天下宾客来投,其中以尉缭子才实最高。江夏以其为参谋,多从其计,不惜珍器重宝,美女名驹,贿赂六国大王身边的宠臣。

同年,廉颇因不满赵王令乐乘取代他,引军击乐乘,事后不得不出奔他国。

早就与廉颇有来往的“天网”之人,在江夏的示意下以万金、上将军之位,聘请廉颇入秦。

江夏的诚意打动了廉颇,十余日后,廉颇面见江夏于乾阳宫,江夏一见廉颇便说道:“本王欲令将军独领一军,以后将军只听寡人之命。如此这般,将军以为如何?”

廉颇闻言,问江夏道:“我廉颇与秦战数十年,杀秦人数以百计,破秦军数次,有数世之仇,大王怎愿授廉颇为将,如此厚待于我?”

“你与我大秦虽有世仇,不过是因你职责所在,各为其主罢了。你与我大秦并无私仇,寡人岂能欲加之罪于你!

将军威服天下,屡镇边陲,赵王目中无人,以那身负先辈之名却籍籍无名、华而不实的乐乘代替将军领军,寡人诚为将军感到可悲。

寡人素来仰慕将军名节,故此特聘请将军来此,以一军之主待之。”江夏说道。

廉颇闻言,肃然拜倒在地,说道:“颇谢大王垂爱!”

“天下纷乱,七国征伐不断,本王欲扫六合,囊括四海,并吞八方,一统江山。卿可愿助寡人一臂之力?”江夏说道。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廉颇说道。

江夏闻言,说道:“爱卿,本王已为你准备好了良田美宅,至于军马,明天你去城外西郊便是,能否将那些骄兵悍将收服就看你的本事了。”

“大王放心,廉颇必不定大王失望!”廉颇说道。

“爱卿从邯郸而来,想必已是舟车劳顿了,回去好生休息吧!”江夏说道。

“是,廉颇这就告退!”廉颇说道。话毕,龙行虎步地走出了大殿。

“陛下,廉颇不过是一名丧家之犬,您何须如此厚待于他?”待廉颇走后,静候一旁的李斯问道。

江夏闻言,说道:“智伯家臣豫让曾经说过,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本王如此厚待廉颇,想必他定会好好的报答于我。”

翌年五月,江夏以蒙骜攻魏,廉颇征韩,王翦伐赵,月余,蒙骜拔魏十五城;廉颇奋力而战,连破韩数十城,几乎一举灭韩;王翦遇到了他的宿敌李牧,兵锋受阻,不得寸进。

江夏得知蒙骜、廉颇大胜,心下大喜,乃各赐百载寿元丹一枚,豪宅一座,金千斤,进封上将军。

七月,韩非使秦,江夏听李斯之言,囚禁了韩非,后韩非死于牢内,只留下了法家巨作。

五年,王翦在攻赵,在尉缭的建议下,江夏使用反间计,借助郭开的谗言,打掉了阻碍李牧,后又命“天网”救了李牧。

李牧不降,被江夏囚于天牢,吃喝皆好生招待,唯限制了他的活动范围。

同年,蒙骜再次伐魏,连破魏数十城,只余下大梁及其附近数座小城未下;廉颇引卒征韩,灭han国,俘虏韩王安。

旬月,唐雎使秦,替安陵君求保安陵之地,江夏见到唐雎,直言不讳地说道:“你若想保安陵之地,加入我秦国便可。否则免谈!”

“可以,不过我得回去向安陵君辞行方可入秦!”唐雎说道。

“寡人准了!”江夏说道。

两月以后,唐雎再次面见江夏,被封言官,出使各国。

六年,王翦破赵,俘虏赵王迁,蒙骜灭魏,虏魏王,廉颇阻楚军于南阳。

七年,荆轲刺秦,颇有举动便被卫规等人擒下。江夏以此为借口,令王翦伐燕,大破之,燕王遁走辽东。

八年,廉颇攻荆,破之,俘虏荆王。项燕另立昌平君为王,九年,廉颇、王翦、蒙武领军伐荆,大破之,得楚之地。

十年,王翦伐辽东,俘虏燕王喜,还攻代,俘虏代王嘉;廉颇定荆南,服百越。

十一年,蒙骜、王翦、廉颇伐齐,得齐王建,天下由此一统。

十二年,江夏称帝,号始皇,改秦为明,赏赐群臣,大赦天下。实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建立秦川书院,请诸子百家入院教学。

当此之时,江夏麾下文有李斯、王绾、尉缭、冯劫、唐雎等人,武有蒙骜、廉颇、王翦、蒙武、王贲、杨端和、李信、尚且年少的蒙恬,以及被囚于天牢的李牧,可谓是人才济济。

居六年,由于江夏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战乱后的阴霾和伤痛逐渐被时间磨平,天下渐渐安定,百姓皆食能果腹,住有居所。

秦川学院更是百花齐放,法家、兵家、纵横家、儒家、道家、名家、阴阳家各展所长,传授知识,为明庭输送人才,不断地带来新鲜的血液,维持着明庭的运转。

九月,匈奴犯边,江夏乃使蒙骜为帅,蒙武以及刚成年的蒙恬为副,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却匈奴七百余里。

蒙恬更是率三千铁骑突袭了狼居胥山,大破匈奴王庭,俘虏匈奴贵族数以百计。

至此一战,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六国后族余孽亦不敢再兴风作浪。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