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关中天下

换源:

  此时,正值元纣君临天下、执掌乾坤之时。诸多隐秘之事悄然上演。元纣与陆天明,二人情谊深厚,堪称莫逆之交,彼此相知相惜,一同度过无数风云变幻的日子。

然而,命运无常,风云突变。一日,一则噩耗如雷霆般击中了元纣——他生平最为珍视的挚友陆天明,竟因醉心于一门神秘功法的钻研,最终走火入魔,不幸暴毙身亡。此消息传来,元纣只觉天地失色,心中仿若被重锤狠狠击中,悲痛之情如汹涌的潮水般难以抑制。

怀着满心的哀恸,元纣拖着沉重的步伐,缓缓来到陆天明的墓前。天空中阴云密布,仿佛也在为这人间的悲事而哀伤。墓前荒草丛生,一片孤寂凄凉之象。元纣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眼中泪光闪烁,往昔与陆天明相处的点点滴滴如电影般在脑海中不断浮现。

他颤抖着双手,从怀中取出一坛珍藏多年的美酒。这酒,曾是他们二人相聚时共享欢乐的见证。元纣轻轻揭开酒坛的封泥,醇厚的酒香瞬间弥漫在清冷的空气中。他先将一杯酒洒在墓前,酒水渗入泥土,恰似他对挚友无尽的思念。随后,他又为自己斟满一杯,仰头望向灰暗的天空,似要将心中的痛苦向这茫茫天地倾诉。接着,他猛地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水顺着喉咙流下,却远不及心中的伤痛那般刻骨铭心。

自那之后,元纣的心仿佛随着陆天明的离去而死去。世间的荣华富贵、权力纷争,在他眼中皆已化为过眼云烟,再无任何留恋。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退位。他将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王位,郑重地交到了陆天明的爱徒苏无尘手中。

时光流转,斗转星移。在苏无尘登上王位统治的第一年,江湖中又发生了一件奇事。修行多年的游天,终于功德圆满,顺利地羽化飞升,踏入了那超凡脱俗的仙境。

而元纣遍历山川,终觅得一处钟灵毓秀之风水宝地。此地山清水秀,灵气氤氲,仿若人间仙境,元纣遂将其命名为清水山。自此,元纣便在此处安身,每日观云卷云舒,听林泉鸟鸣,怡然自得。

然而好景不长,未过多久,一日清晨,阳光初照山林,斑驳光影洒落在林间小径。一个年方十六的少年,衣衫略显褴褛,神色疲惫却又带着几分坚毅,闯入了这片宁静之地。原来,这少年在家中常遭兄长打骂,心中满是委屈与愤懑,终于在某一日,决然离家出走,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一路之上,少年历经艰辛,风餐露宿。为求生存,他虚心向山中猎户请教,学会了捕鱼之法,知晓如何巧妙布置陷阱捕获猎物;又跟着采药人穿梭山林,辨识草药,学习狩猎技巧。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聪慧的头脑,少年在这艰难的旅途中逐渐成长。

不知历经多少时日,少年机缘巧合之下,寻得了这方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天地——清水山。他满心欢喜,本打算寻一静谧之处,席地而坐,闭目打坐,调养一番连日来奔波疲惫的身心。

可正当他刚刚静下心来,准备进入冥想之际,忽闻一声低沉的喝问打破了这份宁静。“小子,你叫什么?哪来的?”少年着实被吓了一跳,浑身一颤,缓缓睁开双眼,只见眼前站着一人,正是元纣。少年心中忐忑,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所措,嘴唇微微颤抖,半晌才颤颤巍巍地答道。嗫嚅道:“我……我叫鹄侠……实乃自己私自离家出走至此。”

一旁气质不凡的元纣,听闻此言,微微挑眉,神色间闪过一丝思索,旋即轻轻摆了摆手,淡声道:“罢了罢了,想来也是机缘巧合。如今我身边恰好缺个伶俐的门童,倒不如这样,你若愿意,便拜入我门下。往后,我自会传授你一些上乘功法,助你踏上修行之路。”

鹄侠听闻,原本尚有几分迷茫的眼眸瞬间亮如星辰,满是惊喜之色,眼中光芒闪烁,仿若燃起了炽热的希望之火,忙不迭问道:“真的吗?前辈此言当真?”元纣见状,神色平静地点了点头,算是应下。

鹄侠大喜过望,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身姿端正,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口中朗声道:“师傅在上,请受徒弟一拜!愿从此追随师傅左右,谨遵教诲,绝无半点懈怠!”

苏无尘于关中之地力压群雄,终得继位关中霸主之位。自其登上这尊荣之位后,一颗雄心愈发炽热难平,竟将目光投向了江湖中林立的各大门派。

彼时,苏无尘意气风发,豪情万丈,接连向各大门派发起挑战。每一场比试,皆如疾风骤雨般激烈,引得江湖为之震动。而苏无尘凭借着自身卓绝的武艺与过人的胆识,在这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之中,竟纷纷获胜,一时之间,声名大噪,威震江湖。

这位苏无尘,天赋异禀,身具一项令人惊叹的绝技——过目不忘。无论何种精妙绝伦的功法招式,只要映入他的眼帘,便能深深烙印在脑海之中。待仔细琢磨过后,他对那些功法的要领几乎能掌握得八九不离十。如此超凡的能力,令江湖众人既惊且叹。

苏无尘将自己闯荡江湖以来所见识到的诸多功法、谋略以及对天下局势的见解,悉心整理,付诸笔端,最终写成了一本书。此书承载着他的智慧与野心,书名为《得天下》。此书面世之后,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江湖中激起千层浪,引得无数人竞相探寻其中奥秘。

且说那符箓派,向来在江湖中独树一帜,以精妙的符箓之术闻名遐迩。如今的掌门葛七遥,生性豪爽,骨子里透着一股争强好胜的热血。当他听闻苏无尘在江湖上的种种神勇事迹,尤其是其连番挑战各大门派且战无不胜的壮举后,心中那股澎湃的战意瞬间被点燃。只见他双目熠熠生辉,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拳头,摩拳擦掌间,已然迫不及待地想要与这位名震江湖的苏无尘切磋一番。

苏无尘神色镇定,身姿挺拔如松,双手抱拳,朗声道:“葛老祖,您乃修行界前辈,资历深厚、修为高深,在下对您向来敬重有加。今日既起纷争,还请葛老祖您先出招,晚辈定当全力应对。”

那葛七遥微微眯起双眸,目光中闪过一丝冷冽,嘴角勾起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缓缓回应道:“哦?既然如此,那老夫便恭敬不如从命了。”言罢,只见他双手如幻影般舞动,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乾坤变色,无数散发着神秘光芒的符箓自他袖间疾飞而出,仿若漫天星辰坠落,向着苏无尘呼啸而去。

苏无尘却毫无惧色,手中那柄乌黑发亮的铁锤猛地一晃,带起一阵凌厉的风声。铁锤在他手中犹如活物一般,上下翻飞,精准无比地将那飞来的符箓一一挡下。符箓撞击在铁锤之上,发出阵阵闷响,化作点点灵光消散于空中。

葛七遥见此情景,冷哼一声,双手快速结印,又从储物袋中掏出数张爆破符,用力掷出。一时间,只听“轰轰轰”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仿佛天地都为之颤抖。那爆炸产生的气浪翻涌,砂石飞溅,周围的树木皆被震得枝叶纷落。

然而,苏无尘身形灵动,恰似游龙一般,在这纷飞的爆炸之中辗转腾挪,巧妙地避开了所有攻击。每一次爆炸的冲击,都只是让他的衣袂猎猎作响,却丝毫未能伤到他分毫。葛七遥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旋即又恢复了平静。他迅速取出一张瞬移符,口中轻喝一声,符文闪烁间,身形瞬间消失在原地。眨眼之间,便出现在苏无尘身侧。

苏无尘反应极快,感受到身旁气息异动,立刻转身。此刻,二人已无暇施展法术,直接近身肉搏起来。拳风呼呼,铁锤挥舞带起的劲风呜呜作响,二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强大的力量,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激烈的战斗气息。

彼时,葛七遥凝目望向苏无尘,见其神色悠然,招式之间似未倾尽全力,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愤懑之意。当下,他朗声道:“苏无尘,你身为关中霸主,威名远扬,然今日与我对战,却如此藏掖,莫非是小觑老夫不成?”言罢,其周身气势陡然一变,决意使出看家本领。

只见葛七遥双手如幻影般舞动,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周身光芒大盛,竟是开启了符灵形态。一时间,无数符箓自他袖间飞旋而出,恰似漫天繁星闪烁,又如粒粒晶莹米粒挥洒于天地之间。这些符箓散发着神秘的气息,随着葛七遥灵力的注入,隐隐有磅礴之力涌动。与此同时,葛七遥只觉自身精力充沛,体力仿若潮水般迅速回升,整个人精神抖擞,气势更胜往昔。

苏无尘见此情景,剑眉紧蹙,眸中闪过一丝厉芒,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怒火。只见他身形如电,猛地抬起铁拳,朝着地面奋力一锤。这一击蕴含千钧之力,仿若能开天辟地。伴随着一声沉闷巨响,地面瞬间龟裂,激起的沙土如汹涌浪涛般冲天而起,以排山倒海之势朝着那些符箓席卷而去。眨眼之间,那漫天飞舞的符箓便在这股强大的力量冲击下纷纷破碎,化作点点光芒消散于空中。

葛七遥见此,心中大为不服,冷哼一声,暗道:“岂会如此轻易败于你手!”当下,他双手快速结印,口中吐出晦涩难明的咒语。须臾之间,两张巨大无比的通天符凭空浮现,这两张符箓周身萦绕着浓郁的灵气,符文闪烁,似有沟通天地之能,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强大气息。

劲风拂过,扬起一片飞土,尘土飞扬间,仿若一幅朦胧的画卷缓缓铺展。待那飞土渐渐散去,尘埃落定之处,只见身姿挺拔的苏无尘,手持一把古朴厚重之锤,稳稳立于葛七遥面前,那锤子尖锐的一端正遥遥指向葛七遥。

葛七遥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讶色,不过转瞬之间,脸上便绽出一抹温和笑意,声若洪钟般朗声道:“果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呐!后生可畏,未来着实大有可期!”其话语之中,满是对苏无尘的赞赏与期许。

苏无尘听闻,嘴角微微上扬,谦逊一笑,抱拳作揖道:“老祖见笑了。实不相瞒,晚辈有一事相求。”

葛七遥闻言,浓眉微蹙,心中泛起些许疑惑,缓缓开口问道:“但说无妨,所为何事?”

苏无尘神色略显忧虑,轻叹一声后说道:“我那幼弟生性纯善,却对我这一身粗朴刚猛的功法毫无兴致,不愿研习。故而,晚辈斗胆想问老祖,不知……”苏无尘微微停顿,似在斟酌言辞,而后接着道:“吾心有所询,未知尊驾可否将吾这幼弟收录至门下?”彼时,日光洒下,光影斑驳。葛七遥闻此言语,微微眯起双眸,神色间似在权衡思索。脑海之中,诸多念头如走马灯般一一闪过,考量着收徒之后种种事宜。少顷,只见他面上浮现出一抹爽朗笑意,身形微微一动,袍袖随风轻摆,毫不犹豫且极为爽快地应道:“此事,便依你所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