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月剪好红头绳,放在衣襟的口袋里,等会到孙叔家去,丢在地上,这样,也不至于迷路,说不定,还可以找到回家的路。太阳下山的时候,柳氏来到柴房,叫乞月吃点干粮,就准备出发了。柳氏打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一些干粮,她拿出来,用一块干净的蓝花布包好,塞在包裹里,然后,又给包裹打了一个结,这样,可以背在身上,里面装着几件乞月的衣物,还有几两碎银子。
柳氏一边给包裹打了个结,一边对乞月说:“月儿,你也别怪你娘亲,娘亲也没有办法。你也看到了这茅草屋漏水了,家里根本没法过了,况且,你弟弟也到了上私塾的年纪,我和你爹还想着让你弟弟读好了书,中个状元,等家里改善了,我和你爹在去接你。”
乞月听了,想起自己以前的学习成绩还算可以,就对柳氏说:“乞月也可以读书,也一样可以中状元,为什么不让我去上私塾,我一样会读得很好的。”柳氏叹了一口气,说着:“你这是说得什么话,这是大燕朝,你看看街坊,周围哪有女孩子上私塾读书的,女孩子能中状元吗?莫不是关在柴房里,说胡话了。”
乞月这才想起她已不是边心梅了,而是乞月了,娘亲是柳氏,乞路是她的弟弟,她穿越到了古代,在古代女孩子很少读书,所以,柳氏才想着把她送出去学手艺,换些银子回来,给弟弟上私塾。到了现在,乞月才真正明白,这里不是在现代,而是回到了古代,回到了一个以前在书中学到的年代,回到了大燕朝,回到了历史的朝代里了。
乞月反而静下了心来,心想:“送我去学手艺,也不害怕,等到我学好了手艺,再找到回到现代的路,就好了。”“那我们走吧。”乞月对柳氏说着。柳氏有些吃惊,可是,还是有些面露喜色:“那好,咱们这就出门,等到了孙叔家里,也正好可以休息一下。”
两人辞别了家里人,乞路也哭哭啼啼的不想让乞月走,柳氏塞了一个糖葫芦在乞路的手里,交代了乞路几句话:“别哭了,娘买了个糖葫芦,你就别添乱了。”倒是乞月的父亲,还很通情达理,他说:“天也不早了,赶快出门吧。到了孙叔家,先别急着回来,陪着乞月在孙叔家里住着,等乞月适应了新环境,再回来。别让咱姑娘受委屈了。”
“好的,这就出发了。你怎么现在说好话了,当时,不也是你想着那些银子,才答应送乞月去学手艺,到出门了,可是学会做好人了,把这个恶人让我来做。”柳氏气呼呼着一把抓过包袱,背在肩膀上,拉上乞月,推开茅草屋的门,走了出去。
门外是一条土路,路边有一些树,零散的排列着。在茅草屋的旁边还有几间茅草屋,也有些破旧不堪了,有的茅草屋里还冒着炊烟,不时,路边窜出几只黄狗,传出一二声狗吠的声音。柳氏带着乞月沿着土路走着,一溜烟的时间,就消失在土路上了。
乞月走着,还没有忘记沿路丢下一小截红头绳,以免忘记了来时的路,而迷失在古代。柳氏没想到乞月会留下一小截红头绳作记号,反而说:“这是谁家的丫头,扎的红头绳乱丢,莫不是怕被狼吃去了。”说完,瞅了一眼乞月,看到乞月的头发乱了,就帮着拢了拢乞月的头发,对乞月说着:“咱家的丫头就是好看。你也别怕,等我们家缓过来了,娘亲定会接你回家里享福的。”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