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艾尔琳坎的回响

换源:

  人们说,每当圆月在白日升起,就会有鬼魂在村庄附近的森林里呻吟。

这当然是胡言乱语。

我们看过很多童话故事或古老传说,鬼怪可难以在烈日下存活。比如吸血鬼,他们就必须在晴天里打伞。

说到这,关于吸血鬼这件事,我以前听到过一位学者的玩笑话:“那些在大太阳底下,以保养皮肤为由而撑伞的贵妇往往都是可恶的吸血鬼。”

当然,他也认为有些时候,太阳太过耀眼了。他曾经将这句话写进他的学术论文里,用来讽刺如今的某些贵族娇柔做作,故作矜持。

话题有些走远了。

之前的那段诡异传说里提到的森林就是艾尔琳坎的古幽森林。老实说,我并不太想要承认这世上存在吸血鬼或是幽灵这样的东西,但是吧,既然在这个世界上,有着长耳的精灵族以及身材粗壮的矮人,为何就不能存在其他一些怪异的种族呢?

我不在这里辩述我的观点是否正确,我只说说我的看法,聊一聊这有关森林鬼魂的故事。

……

《高声歌唱的小姐》

那是凄惨的哭喊声,是一名女性所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哭喊。

人们在黑夜里入睡,在黎明时苏醒。他们本以为月已坠于世界的一端,抬头却发现,一轮圆月正高举于他们头顶。

凉风吹拂,晨雾的湿气让人不自觉地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地呼出。

森林里传来断断续续的声音。

那是什么声音?

是野兽的嘶鸣声吗?还是有人在哭喊?

没有人胆敢走进这片森林,这里是精灵族的遗迹,里面栖息着他们所饲养的怪物。那些进入森林里的人全都消失了。

但还是有几位勇敢的年轻人靠近了这片森林,他们仔细聆听,觉得这声音有些像是一位女性的哭泣声,有些像是怪物的嚎叫声。

为什么是“有些”?

因为没有人真的能听清楚这些声响,年轻人们各执一词,他们吵得不可开交,却又不敢再深入这片森林。

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于是,每当圆月在白日里升起,迷雾浮现,那声音便会再次响起,印在所有人的脑海里。

终于在有一天晚上,所有的村民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

一位女性,她的长裙轻柔朴素且洁白无瑕。月夜下,她那晶莹剔透的肌肤暴露在外,纯净的白色丝绸泛着耀眼的光辉。

山崖边上,落花丛间,圆月盘下。

她呆呆地凝视着悬崖下的光景,人们难以看清她面容,瞧见她眼里所见。她的嘴一张一合,似是在吟诵祷句,似是在歌唱夜月。

梦醒后,他们看见了穹顶之月,本以为自己会听见那在梦中并未听见的歌声,却听到了那与过去一致、令人恐慌的声响。

那绝不是一位优雅的女性!那是一个可怕的鬼魂!

它在诱惑我们!试图让我们走进森林送死!

不知是谁这样叫喊着,人们都以为他是对的。

因为没有办法去制止那个声音,也没有谁想着去探究这当中所蕴含的神秘,所以人们开始去习惯这个现象。

就好像当年精灵族去适应人类对北方大陆的侵扰一般。

……

我很好奇这段故事中,出现在村民们梦境里的那名女性的真实身份。

根据现在的历史传言,精灵族的女王艾西斯琳坎死于她与侯爵的初夜之后,即“加冕婚礼”的第四天清晨。

当然,中毒而死。

至于下毒者,至今没能找到一个统一的说法。

有人认为侯爵正是杀害女王的罪魁祸首,因为他发现艾西斯琳坎并不是处女。

也有的人认为,侯爵的下属忍受不了低劣的精灵族身位于他之上,于是在晚宴时,趁机在精灵族女王的酒杯里抹上了慢性毒药。

事实上,某位参加过这场宴会的人士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上写到:“与尊贵的侯爵大人一样,我们的侯爵夫人很喜欢这场宴会,但她不时会露出难受的神情——可能是还没有适应我们的习俗,当然,也可能是我们的侯爵太过沉醉于她的美貌了,让她在夜晚得不到充分的休养……那天晚上,艾西斯琳坎夫人以身体不适为由早早地离开了宴会。”

不难发现,这份记录与现在的传言有些出入。我们大概可以认为,侯爵对她的妻子相当满意,这无关女性的贞洁问题……那些淫靡的家伙应该好好检讨下自己才是,正是你们败坏了我们的风俗。

从这位已经离世的人士的记录里,我发现,并不是所有人对侯爵的妻子是一位精灵族这件事心怀不满。至少,在侯爵的属下当中,有不少人是十分尊敬他们的侯爵夫人的。但这场婚礼并非只是为了两人成婚而举行的,同时它也是艾尔特林的加冕仪式。(为了照顾到我们的某些并不了解这段历史的看官,我在这里解释一下,这场婚礼原本计划是要举行整整七天的,但是因为艾西斯琳坎于第四天消失不见,所以人们不得不将第七天的加冕仪式匆忙地提前到了第五天)在那位人士的记录里,他对艾尔特林依然用“侯爵”称呼,这说明那个时候还处在婚礼期间……非常有趣,无论是在正规的历史记录,还是在流传的民间故事里,艾西斯琳坎女王都是在“加冕婚礼”期间消失不见的;但两者对初夜时间的观点有很大的冲突——我会在之后记述我个人对这一冲突的想法。)

我找到了一个说法,我觉得这相当有意思,也确实具备些道理。

据说,侯爵曾有过一位妻子(当时侯爵十五岁,这很正常),但这位夫人身体娇弱,在产下她的第二个孩子时不幸难产而死。这两个孩子非常敬重他们的母亲,侯爵非常疼惜他的妻子,也为了照顾心爱之人留给他的两个孩子的感受,他并未再迎娶其他女性。

这两个孩子非常厌恶他们的继母,更何况,这位继母还是一个精灵族!而且,侯爵与她的联姻是一件世界性的事件,那么,会被记录在史册上的一定会是她和侯爵的名字,而他们的母亲,将会被世人遗忘!

所以他们听信小人谗言,下毒害死了这位可怜的精灵族女王。

至于他们的母亲……谁知道呢,我至今并未从我读过的任何一本图书里找到过她的芳名。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写的),看官您也应该明白了吧,没错,我认为村民们梦见的女性正是这位精灵族女王,艾西斯琳坎侯爵夫人。

悬崖下,白色的花朵在白色大理石宫殿下绽放。瀑布激起的水花泼洒在每一寸青色的土壤上。

我个人以为,无论侯爵对她的态度好坏与否,她都很难爱上这个屠戮自己族人、侵占她们土地的“蛮族头领”。

精灵族确实认为自身高人一等,我们不难猜出,对于艾西斯琳坎而言,嫁给短命的人类是一件多么屈辱的事,即使是为了同胞,“也不该折损自己的威严”。

曾有一位王,当他斩下投降者的头颅、跨过他国城池大门时,他说道:“穿过世上最大的平原,也不过跟走在笔直大道上一样简单。但若要翻过一座笔直的山壁,再湍急的水流也要绕着过去。”

有的精灵族并不理解他们的女王,他们都想要以死捍卫自己的故土,所以他们仇视这位为了种族延续而代表整个精灵族投降的女王。

女王也许是看清了时代的走向,所以她选择了向其妥协。

贤王不会为了自身地位而不顾手段,而为了地位与权力而无计不施的,我们都把他称作暴君。

艾尔琳坎这个国家正是这个久远时代的产物,象征着长达百年的战争,回响了几百年的悲哀。

村民们可能梦见的,正是这位不被自己族人理解的女王在前去赴约前,待在故土的最后一个夜晚吧。

她深情地凝视着自己的故土,却感受不到任何的悲哀。

她应该是在歌颂着什么,也许与她的宫殿有关,也许与生灵的命运相关。

这不禁让我想起那头白色的龙,那个存在于传说中的生物。

那个精灵族也许是救了我一命,那些在古幽森林里消失的人一定是遇见了它……不,是它找上了那些擅自踏入圣地的入侵者吧。这也许是它对人类的报复。

精灵族们离开了这里,正是因为我们人类。

在夜晚的微风里,洁白的长裙正飘舞着,与那些飞落的花叶一般。

不过,在艾尔琳坎正统的皇家历史记录里,这位名叫艾西斯琳坎的女王并未遭到毒害,而是在婚礼后的第三天“永远地消失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此之后,她再也没有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差点导致了精灵族与人类的第二次战争。

精灵族一致认为,是侯爵一方的人陷害了他们的女王。

很多北域人也对“艾西斯琳坎消失不见”表达不满,他们认为这使得人类与精灵族的关系更加恶化,这似乎显得人类有欠于精灵族……更何况,许多人都还未得见她的美貌。

但只要是一个有伦理道德的人,他都会更愿意去相信,无论侯爵一方的人究竟是否想要害死艾西斯琳坎,在那一天夜晚,婚礼后的第三天,初夜的前夕,这位美丽的女王逃走了——这无关于她个人的意愿,而是人们更愿意去相信罢了。

所以,在痴情人的歌谣里,那位不知名或是有无数名字的骑士,在一个圆月高高挂起的夜晚里,身手敏捷地翻过黑色的楼墙,悄无声息地穿过低矮的窗扇,在初夜以前,带走了所有人的女王。

……

各位看官,我已经声明过了,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无关乎任何的利益关系。

传说故事的真实性历来都不取决于当事者,而是那些讲述故事的人。

在这个故事里,女王个人的想法似乎并不重要:她是否被毒死,是否自愿消失,甚至是初夜的时间……这都不取决于她,而是我们这些与她毫不相干的人。

没有人想着去探寻这声音所蕴含的神秘,即使所有人都对这位女王心怀向往。

所以声音依旧回响,响彻整个山谷。

在每一个月圆的晨曦里,人们开始苏醒、开始害怕畏惧那个声响的时候里。

她正低头凝望自己的洁白殿堂。

风在耳畔响起。叶落花谢,不过是汇聚成了缤纷的波澜,在高空中飞舞回荡,终有一天回归大地……

她在山崖边上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