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皇宫,御书房内,赵扩正襟危坐,手中握着一封密信,眉头紧锁。这封信并非来自前线捷报,而是来自后方,信中内容让他颇为意外,也让他不得不推迟了审问脱脱的计划。
几日后,天牢之中,脱脱蓬头垢面,形容枯槁,往日的意气风发早已荡然无存。狱卒打开牢门,粗暴地将他押解到一间光线昏暗的房间。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张简陋的木桌和两把椅子,赵扩背对着他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罪臣脱脱,参见陛下。”脱脱无力地跪在地上,声音沙哑低沉。
赵扩缓缓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盯着他,许久才开口道:“脱脱,你可知罪?”
脱脱苦笑一声,缓缓抬起头,眼中满是悔恨:“罪臣罪该万死,辜负了先皇的信任,也辜负了天下百姓。如今大元气数已尽,罪臣也沦为阶下囚,这一切都是罪臣咎由自取。”
“你既知罪,可知悔改?”赵扩语气严厉。
“罪臣悔不当初,若能重来,罪臣定当鞠躬尽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而不是……”脱脱说到此处,声音哽咽,难以再说下去。
赵扩沉默了片刻,站起身,走到脱脱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确实辜负了很多人,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但朕今日来,并非要听你忏悔,而是要给你一个机会。”
脱脱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赵扩的话音刚落,一直侍立在一旁的汪德臣忍不住站了出来,躬身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脱脱此人老奸巨猾,诡计多端,当年他为元廷效力时,不知残害了多少忠良,如今大势已去,才想着悔过自新,只怕是另有所图啊!”
赵扩摆了摆手,示意汪德臣稍安勿躁,他转过身,目光深邃地看着脱脱,沉声道:“汪爱卿所言,朕并非不知。但朕以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朕今日不杀你,并非因为你的忏悔,而是因为朕相信,你脱脱并非一无是处。”
脱脱闻言,身体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赵扩示意他起身,走到桌边坐下,亲自为他斟了一杯茶,推到他面前,语气温和了许多:“朕知道,你心中一定有很多疑问。你一定想知道,朕为何要留你性命,为何要给你机会。”
脱脱双手捧着茶杯,却没有喝,只是低着头,沉默不语。
赵扩也不催促,自顾自地说道:“朕自幼熟读史书,深知历朝历代,兴衰更替,皆有其规律。元廷统治百年,如今气数已尽,这是天命,非人力所能扭转。但朕更明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长治久安,不能只靠武力征伐,更需要文治教化,需要人才治理。”
赵扩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脱脱,语气坚定地说道:“朕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朝代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百姓安居乐业,官员清正廉洁,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朕需要你的才能,需要你的经验,来帮助朕实现这个理想。”脱脱听着这番话,心中五味杂陈。他本以为自己会被处死,却没想到赵扩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帝王,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他放下茶杯,起身跪倒在地,叩首道:“陛下胸怀天下,心系苍生,臣万分敬佩!臣过去愚昧无知,助纣为虐,犯下了滔天罪行,今日能够得到陛下的宽恕,臣感激涕零,无以为报!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鞠躬尽瘁,以赎前罪!”
赵扩扶起脱脱,微笑道:“好!你能有此心,朕甚感欣慰。朕相信,你一定能够改过自新,为国家做出贡献。”
经过深思熟虑,赵扩决定任命脱脱为户部尚书,负责国家的财政工作。他知道,脱脱在理财方面颇有才能,而且熟悉元朝的财政制度,这个职位非他莫属。
当然,赵扩并没有完全相信脱脱。他深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但对于脱脱这样一位曾经的敌人,他不得不防。他暗中安排了心腹之人,对脱脱进行严密的监视,一有异动,立即上报。
脱脱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赵扩的掌控之中,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不满,反而更加努力地工作。他积极改革旧的财政制度,清查贪官污吏,开源节流,使国家的财政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脱脱的才能和努力,逐渐赢得了朝野上下的认可,但他的过去,仍然像一块阴影,笼罩在他的心头。一些曾经受到过他和元廷迫害的官员,对他始终心存芥蒂,甚至当面指责他。脱脱面对这些指责,只能默默忍受,因为他知道,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是无法抹去的,他只能用实际行动,来弥补过去的罪过。
一日,赵扩召集群臣,商议国家大事。御书房内,气氛凝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