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扩挥舞长剑,身先士卒,杀入敌阵。他本以为能像之前那样,凭借一腔热血杀出一条血路,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陈友谅的军队并非乌合之众,他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顽强抵抗着赵扩的进攻。赵扩的军队人数本就处于劣势,再加上轻敌冒进,很快便陷入了苦战。
喊杀声震天,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鲜血染红了大地。赵扩奋力拼杀,身上早已伤痕累累,但他始终没有后退半步。然而,他身边的士兵却越来越少,许多人倒在了血泊之中,再也无法站起来。
“主公,快撤吧!我们已经支撑不住了!”一名浑身是血的将领冲到赵扩身边,焦急地喊道。
赵扩环顾四周,只见原本气势汹汹的进攻已经变成了溃败之势,士兵们士气低落,溃不成军。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他们所有人都将葬身于此。
“撤退!全军撤退!”赵扩忍痛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然而,撤退的号角却并没有能够挽回败局,陈友谅的军队紧紧追击,不断地收割着赵扩士兵的生命。赵扩率领着残兵败将拼死突围,终于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才逃离了战场。
回到营地,赵扩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悲痛和自责。原本浩浩荡荡的两千大军,如今只剩下不到五百人,而且大多都带着伤。更让他担忧的是,这场惨败严重打击了军队的士气,一些将领开始对他的领导能力产生了质疑,甚至有人暗中投靠了陈友谅。
“主公,末将无能,损兵折将,请主公责罚!”一名将领跪在赵扩面前,羞愧地说道。
赵扩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将他扶了起来,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是我们轻敌了,下次再赢回来就是!”
然而,赵扩心里清楚,这场败仗的阴影将会长时间笼罩在他们头上,想要重新振作士气,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就在这时,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陈友谅派人秘密联络了赵扩军中几名将领,试图策反他们。
赵扩强作镇定,召集众将议事。然而,往日拥挤的大帐如今却显得格外空旷,一些熟悉的面孔不见了踪影。赵扩心中明白,这些人多半已经投靠了陈友谅。
“诸位,”赵扩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此次兵败,责任在我。我不该轻敌冒进,致使我军损失惨重。”
帐内一片沉默,将士们面面相觑,却无人开口说话。
“如今陈友谅步步紧逼,我们该如何应对?”赵扩环视众人,希望能有人站出来提出建议。
沉默再次降临,压抑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大帐。
“报——”
一名斥候急匆匆地跑进帐内,跪倒在地,惊慌失措地喊道:“启禀主公,元军卷土重来,正朝我军杀来!”
帐内顿时一片哗然,将士们脸上都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元军有多少人马?”赵扩强作镇定地问道。
“回禀主公,元军至少有两万,而且……”斥候说到这里,声音越来越小,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而且什么?快说!”赵扩厉声喝道。
“而且元军还带了许多攻城器械,看样子是打算与我们决一死战!”斥候战战兢兢地说道。
赵扩闻言,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他知道,元军这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做足了准备。这一次,他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更糟糕的是,朱元璋和张士诚的使者也到了,他们带来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信中指责赵扩一意孤行,导致联军惨败,并表示如果赵扩不能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他们将退出联盟,自行对抗元朝。
赵扩捏着手中的信,心中充满了苦涩。他明白,这场败仗已经让他失去了盟友的信任,他现在孤立无援,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应对眼前的困境。
赵扩将信揉成一团,无力地垂下手臂。李婉儿倚靠在床头,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原本灵动的双眸此刻却黯淡无光。她挣扎着想要坐起来,却被赵扩轻轻按下。
“别动,你身上的伤还没好。”赵扩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
“外面怎么样了?”李婉儿的声音虚弱无力,却依然关心着战局。
赵扩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不太乐观,元军卷土重来,朱元璋和张士诚也对我们产生了怀疑。”
“都怪我……”李婉儿的眼角滑落一滴泪水,“若不是为了救我,你也不会……”
“傻瓜,说什么胡话呢!”赵扩握住她的手,强颜欢笑,“你可是我的福星,有你在我身边,我才更有动力去打赢这场仗。”
李婉儿的眼泪越发汹涌,她知道赵扩是在安慰她,但她更明白,现在的局面对他来说有多么艰难。
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刘伯温掀开帘子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凝重。他向李婉儿微微颔首示意,然后转向赵扩,压低声音说道:“主公,我想到一个办法,或许可以化解眼前的危机。”
赵扩精神一振,急切地问道:“什么办法?”
“我们可以向朱元璋和张士诚示弱,将之前攻占的部分城池归还给他们,并承诺与他们平分天下。”刘伯温语气平静,却如同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什么?!”赵扩霍然站起身,难以置信地看着刘伯温,“先生,你这是要我向他们低头吗?”
刘伯温摇摇头,解释道:“主公,大丈夫能屈能伸,如今我们内外交困,唯有先稳住朱元璋和张士诚,才能集中精力对付元朝。等到天下平定,我们再图后计也不迟啊!”
赵扩沉默了,他知道刘伯温说得有道理,但要他将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他实在难以接受。
帐中的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赵扩在帐中来回踱步,焦虑不安地反复思考着刘伯温的提议。他知道,刘伯温说得没错,如今的局势,唯有壮士断腕才能有一线生机。可是,要他将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他心中如同刀割一般难受。
“主公,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刘伯温见赵扩犹豫不决,再次劝说道,“如今元军虎视眈眈,陈友谅又在一旁煽风点火,我们若是再不做出决断,恐怕就来不及了!”
赵扩猛地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向刘伯温,“先生说得对,大丈夫能屈能伸,我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葬送了大局!”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传令下去,将我们攻占的庐州、安庆两地分别归还给朱元璋和张士诚,并派使者前往,表明我们愿意与他们结盟,共抗元廷!”
刘伯温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赵扩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实属不易。
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一名士兵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跪倒在地,惊呼道:“报!启禀主公,常将军他……他……”
“常遇春怎么了?快说!”赵扩心中一紧,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常将军他……他率领本部人马,投靠陈友谅去了!”士兵的声音颤抖着,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说的话。
“什么?!”赵扩顿时如遭雷击,整个人僵立在原地。常遇春是他的心腹爱将,骁勇善战,是他在乱世之中崛起的一把利刃,他怎么也想不到,常遇春竟然会背叛他,投靠了陈友谅!
“怎么会这样?常将军他为何要这样做?”刘伯温也是一脸震惊,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陈友谅承诺,只要常将军肯归顺他,便将之前许诺给我们的地盘,尽数划归常将军所有,并且……”士兵说到这里,声音更加低了下去,“并且……让常将军做他的乘龙快婿!”
“什么?!”赵扩和刘伯温闻言,顿时恍然大悟。原来,陈友谅早就已经暗中拉拢了常遇春,并且开出了如此诱人的条件,也难怪常遇春会抵挡不住诱惑,背叛了赵扩。
“好一个陈友谅,竟然使出如此卑鄙的手段!”赵扩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充满了愤怒的火焰。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一时心软,竟然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