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皂荚煮水当做沐浴液清洗完华夏族人的身体之后,夏炎马上就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他发现很多人依然穿着他们之前那些破破烂烂地毛皮衣服,虽然他们的人干净了,可是他们的毛皮衣服却依然十分脏乱,因此夏炎决定在下一阶段进行自己的另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鞣制毛皮,给原始人们准备更多冬季可以保暖御寒的衣物。
其实现代人对原始人有很多误解,总会认为他们没有鞣制毛皮的技术,所以他们身上穿的毛皮衣服总是又臭又硬,也不具有保暖的效果。
但实际上原始人由于狩猎不易,所以他们会十分珍惜自己能够获得的每一张毛皮,并想尽办法把它制作成能够当做衣服的柔软毛皮。
在食物极度匮乏的原始时代,人们不会浪费任何一丝血肉和脂肪。
因此每当一个人新获得一张毛皮的时候,他首先就是要想尽办法去除毛皮上面的脂肪和血肉,不容许有一丝的浪费。
当然在去除毛皮上面的脂肪和血肉之后,为了能够像动物一样用毛皮来保暖,人们还会细心的把毛皮放进清水中进行无数次的清洗。
不过可惜的是清洗干净的毛皮,在晾晒之后不仅会变的非常坚硬,而且其面积也会缩小,人们根本无法将其用来穿在身上。
所以原始人们被逼无奈就又开始想办法将清洗干净的毛皮,趁着其还有水分,没有缩小之前,用木棍制作成撑子来将毛皮撑开后晾晒,以避免毛皮会缩小。
不过撑开晾晒好的毛皮虽然不会缩小,但却也依然十分坚硬。
于是人们就有了最后的一步,那就是想办法将去除脂肪、清洗干净、撑开晾晒后的坚硬毛皮变得柔软。对于这一步原始人想了很多方法,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就口鞣法,即将干硬的毛皮一点一点放进口中进行咀嚼,利用口中的唾液,让生皮在口中与唾液里面产生化学反应,并最终成为柔软的毛皮。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原始人可能会想到利用自己的体温来软化毛皮,他们时刻将毛皮穿在自己的身上。当毛皮长期与人的身体接触的时候,就也会慢慢地同人身上的油脂和汗液产生化学反应,最终变得柔软。
毫无疑问这两种方法鞣制毛皮都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但这也是原始人们能够获得柔软毛皮最有可能的方法。
虽然他们没有对软化毛皮的方法进行总结,但他们却在生活中的实践,无形的创造了去脂、清洗、拉伸、最后再用唾液或汗液鞣制毛皮的方法,其中唾液或汗液则充当了鞣制毛皮中的糅液。
鞣制毛皮的步骤都基本相同,但关键就在于糅液的获取。人类的唾液和汗液虽然可以鞣制毛皮,但毕竟数量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夏炎需要大量毛皮的需求。
于是夏炎就想到了古今中外,人们选择糅液的各种故事和毛皮鞣制的方法。
古今中外,为了尽可能的去掉毛皮里面的隐藏的脂肪和其他物质,人们尝试了各种各样的物质溶液来进行尝试,如人的口水、各种油类、人和动物的尿粪、不同植物的汁液、各种矿物溶液(石灰水等)、各种土壤溶液(盐碱土),烟熏,甚至各种动物的脑花等等。例如古代欧洲就是用人或动物的尿液粪便,
在近代也还有科学家用元素周期表里的各种金属元素一一对照,进行鞣制测试,最终筛选出了用铬盐来鞣制毛皮的方法,此种方法可以大大地降低鞣制的时间。
综合而言,人类对如何鞣制动物毛皮的方式,一直都是在不断摸索之中,而且这个探索过程还将一直持续下去,直至我们文明的停止。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毛皮的鞣制方法以供渴望穿越或重生的人参考借鉴。
此处需注意:无论什么样的鞣制方法,都要将毛皮洗刷干净,去除多余的血肉和脂肪,这是前提。
1、烟熏鞣制法,将清洗干净的毛皮放在火堆上面用烟长时间熏烤,直至皮板变黄褐色,质地柔软,无僵硬感即可。
2、植鞣法,就是古人利用某些植物的叶、树皮、果实和根的提取物(汁液),来鞣制皮革。这些可以鞣皮的植物汁液被叫做植物鞣料,其富含植物鞣质(单宁含量≥8%)。
植鞣法可以选择的原料有很多,比如坚木、栗木、栎木等木材和橡树皮、荆树皮、杨梅皮、落叶松皮、冷杉皮等树皮,以及漆叶、黄栌叶、茶叶等树叶,一些植物果实也是植鞣法的原料,这些原料在秦岭地区都非常常见。
植鞣法的关键就是鞣液的配置,也非常简单,可以把上述各种树木的树皮和树叶,放在容器内捣乱混合在一起(根据需要可以多种混合,也可以不混合),然后添水煮至沸腾。煮的时候尽量多煮一会儿,要让植物内的单宁酸完全渗出到水中。
当鞣液的温度降到常温后,就可以将洗刷干净的毛皮放入鞣液桶内,不断的搅拌毛皮(每天至少30分钟以上),好让水中的单宁酸渗透进皮子里和胶原蛋白结合。当皮子泡软后(此过程时间根据毛皮的大小、天气等情况不定,一般需要数周时间),就可以将毛皮取出进行拍打、搓揉,然后清洗干净拉伸晾干即可。PS:若鞣液较少,无法泡皮革,则可以取一些鞣液长时间的搓揉生皮两面,然后将其包裹起来,这样也是可以的。
若毛皮比较珍贵例如熊皮、裘皮等,需要保留带毛的一面。那么带毛的生皮可以不用直接放入鞣液内全部浸泡的。可以取一些鞣液倾倒在毛皮无毛的内侧,然后不断的用手搓揉,搓揉要持续很长时间,直至皮子完全吸透鞣液才行。
当鞣液被皮子完全吸收以后,再另取少许鞣液洒在毛皮内侧,然后再内面与内面迭折包裹起来,其放置到阴凉的地方半个月以上,之后就可以取出来进行拍打、搓揉直至毛皮全部软化。最后当皮子彻底鞣制好了以后,一定要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务必用框架将其拉伸晾干(不要暴晒)就可以了。除此以外,若要保留毛发,毛皮带有毛发的一侧全过程可以不用接触鞣液。
3、脑鞣法,鞣液配置方法。此种方法很可能是深山里的猎人,在打到猎物之后,为了更好的保存毛皮,就地取材偶然间用到的方法,后来发现这种方法十分有用,才慢慢推广开来。这个看起来十分残忍。
不过脑鞣法由于鞣液的数量天然比较少且比较珍贵,因此肯定不能像植鞣法那样可以将毛皮全部浸泡在鞣液之中。
鞣制毛皮,一定要让毛皮用火烘烤至基本没有水分后,才可以涂抹鞣液。在毛皮表面涂抹鞣液一定要均匀,尽量使鞣液能够渗透到毛皮的各个角落里。搓揉的时间越长越好,通常需要用力反复捶打揉搓几个小时,才能使兽皮变得较为柔软。
再将涂抹鞣液一侧,面对面迭折紧密包裹捆绑起来,放在阳光照射的地方3-4天时间。之后,每天都要不断揉拉数次。直到涂抹的鞣液被皮张完全吸收,才算鞣制成功。
最后将毛皮清洗干净去除杂质,拉伸晾干即可。
4、土鞣法:某些地区例如华北平原的土壤里含有大量的盐、碱、硝等微量元素,挖掘一些调水制作鞣剂,然后将生皮泡入其中进行搓鞣,这种鞣剂也能制作皮革。传说,黄帝曾意外发现桑干河滩盐碱地上的盐碱土具有能鞣革的特性,所以就招人挖掘当地的盐碱土鞣皮,还在当地建立了鞣皮工坊,并将此种方法流传到后世。后经现代人化验,研究人员发现桑干河畔的盐碱土含有很高的硫酸钠,其含量达百分之十五,还另含硝、碱等元素,确实可以用来鞣皮。
这些毛皮鞣制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却都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鞣制时间长,鞣制效果差,且成品率低。
因此为了提高鞣制的成功率和效果,夏炎决定采取脑糅和烟熏相结合的方法,来在华夏族试验毛皮鞣制的方法。
脑糅和烟熏结合的方法同样也需要首先去除掉皮毛上的血肉和脂肪,并将其彻底清洗干净,然后趁着毛皮还是软化的时候,手或工具拉伸皮毛,以尽量使毛皮得到扩展。之后就可以将动物脑浆按照脑糅法的方式进行处理,均匀涂抹在毛皮的表面,反复捶打揉搓。最后在将将毛皮挂在烟熏架上,用木材(桦木或柳木最好)进行烟熏制,最后就可以得到十分柔软的毛皮用来制作衣服。
不过可惜的是由于这一天都在打扫卫生和帮助人们清洁身体,狩猎者们并没有外出打猎,所以夏炎只好暂时放弃这个突然的想法,等待合适的机会在向新纪元的华夏族人们传授毛皮的鞣制方法,以使人们都能实现穿衣自由。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