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真巧

换源:

  丑时梆子声碎裂在青石板巷尾时,花霞楼的琉璃宫灯正将三丈朱墙映作茜纱颜色。金丝楠木牌匾下,十二垂缨络随夜风轻晃,坠着的银铃荡开涟漪般的清响,却盖不过楼内经夜的笙箫。

花霞楼,花开似霞,艳丽如梦。乃红尘中一处销魂仙境,世人趋之若鹜。

楼中佳人如月如花,各具才艺,不惟姿色艳绝,技艺亦堪称一绝,故而花霞楼之名不但誉满兰国,更远播于月华大陆。

其四周高墙环绕,约二十尺之高,墙头城垛皆有劲装卫士轮班值守,每面守卫十数人,防备之森严,非寻常青楼所可比拟。

诸子剑贴墙而落,青砖寒意渗入肩胛,左腕金丝护甲与墙面擦出细微磷火。

静心紧随其后从檐角倒悬而下,倒影里他衣襟纹丝未动,“舞桑羽那两个弟子,戌时三刻进了天字号厢房再未现身。“

“曾否见一女子带伤入楼?”诸子剑沉声问道。

静心摇头,道:“未见。”

诸子剑闻言,眉头微蹙,陷入沉思。

萍儿此时一定会寻找舞桑羽的人,却自此踪影全无。若有所归处,花霞楼或许便是唯一去向。

“静心,你继续留在此处,暗中察看来人。若有女子带伤,务必留心。在东南角也撒上离魂散,以备不时之需。”

“谨遵其命。”静心应道。

诸子剑独自踏入花霞楼。

木门枢转的刹那,一排金桂撞入眼帘。碎金般的花簇压得枝条低垂,月华流过叶隙,在地上织出青鳞状的光斑。桂花盛放,香气扑鼻,沁人心脾,宛如秋水荡漾。

穿过最后一重花障,冲天灯火刺得瞳孔微缩。主楼飞檐折成七重浪,每道檐角都悬着九连珠琉璃灯,灯穗末端系的小金铃在风里飘荡自由。

三面回廊的雕花凭栏后,隐约可见抱琴侍女捧着鎏金唾壶匆匆掠过,石榴裙扫过处,灯笼投在墙上的影子便裂成无数游动的红鲤。

最奇是楼体构造——四层十二面的菱花窗竟全部朝向中庭,宛若百只窥视的眼。

正厅梁柱雄伟,四角皆绘山水彩画,花瓣层层晕染,栩栩如生。

厅中沉香木雕就的莲花舞台缓缓升起,五六名女子或舞或歌,或弹或唱,百媚千娇。宾客云集,座无虚席,笑语喧哗,杯盏交错。

忽闻一曲婉转流淌而起,琴音柔和,歌声动人,台上走出两位女子,一者抚琵琶,低吟《仕女盼归》,一者轻舞曼舞,步履婀娜,情感并现。

诸子剑凝目而视,心中微动,忽觉台上女子之舞,竟是失传已久的霓裳舞。

昔年她曾于宣阳宫藏书阁中见过此记载,此舞本为舞桑羽绝艺,兼容武艺,柔中带刚,舞中藏杀。

但跳舞女子旋转时发间银簪微滞,在第七拍总不自觉抬高半寸,现下所观,仅得其形而失其神,并未显杀敌之势。

她悄然向前,正想细细观察。

未行几步,忽闻一阵刺耳笑声。

“客官好眼力!“龟奴阿宝从人群里钻出来,腰间鎏银腰牌磕在栏杆上铮然作响,“台上那位唱歌的乃红儿姑娘,旁边起舞者是茶月姑娘。”

阿宝一边说,一边凑近些,“红儿嗓音宛若天籁,姿色更是冠绝群芳,乃我花霞楼五朵金花之一;而那茶月姑娘,舞技之妙,兰国无出其右。”

他顿了顿,随即又如倒豆子般连珠迸出:

“本楼五朵金花,首推梅芳姑娘,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乃当世才女。其次便是这茶月,她魅态天成,舞姿迷人,曾有江南才子为她赋诗三百,三月不归……”

不待他说完,诸子剑冷声截断:“茶月,我要见她。

阿宝一怔,旋即堆笑:“客官果然识货!但是茶月姑娘并不接客。若客官不嫌,可另挑他人——我楼中美人如云,皆不负‘花霞’之名。”

诸子剑语气未变,淡然道:“茶月,多少银两?”

阿宝面露难色,边说边用汗巾反复擦拭本就锃亮的银盘,鎏银腰牌与栏杆相撞的节奏泄露了紧张。

“实不相瞒,茶月姑娘早被卫大统领卫涵义包下。曾有异国小公子觊觎茶月,被卫统领的手下捉入刑部,遍体鳞伤方得释还。此事余今犹寒。”

他一边回忆,一边下意识摸了摸脖颈,似余悸犹存。

卫涵义,卫大统领,实在是不可小觑的存在!

诸子剑却神色如常,轻执酒盏,似未将“卫涵义”三字放在心头。

阿宝暗自咂舌,心道:又来了个不怕死的。

此时,一道讥笑声自侧旁突兀响起。只见一名青年缓步而来,身着月白宽袍,头戴素色网巾,神色懒散,步履从容,举止间自有几分风流潇洒之姿,竟不待人邀便自顾落座于诸子剑对面。

他低声言语,似自言自语,又似刻意而谈,话音间手指缓缓摩挲着翡翠扳指的内沿,语调懒散却带着讥讽之意:“卫涵义那厮,自幼便护物如命,最容不得旁人觊觎他所物。”

诸子剑神色如常,只轻抿杯中酒,不发一语。

青年见她沉默,唇角含笑,眼中却渐显审度之意,遂拱手道:“在下沐林,兵部尚书嫡子,敢问阁下从哪来?”

诸子剑垂眸:“自远地而来,亦将赴更远之途。”

言罢,她抬眼望向那轻笑如风的青年,眸光深处微闪。

——沐林,果真是你。

“可远行之人最忌认错渡口,错一步,便是生死难料。“沐林指尖轻叩案面,眸色微闪,似笑非笑。

诸子剑指腹拂过杯沿:“我这人运气向来不差,选的渡口不对,那就游过去。”

“可若水中伏有鳞甲凶鲛,又当如何?”

“那便斩鲛而过。”

诸子剑眼中隐有锋芒闪现,宛若霜雪覆刃,寒意透骨。

沐林望着她,良久未语,忽地笑出声来,拱手一礼:“妙人,妙语。”

气氛一时微凝,两人皆不语,静静对坐,似笑对亦似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