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天的梆子声刚响过,苏挽月便被春杏摇醒。她揉着酸涩的眼坐起,见春杏捧着件月白织金凤纹宫装,袖口绣着半朵并蒂莲——正是太后寿宴那日,丽嫔步摇里藏着的虎符纹路。
“娘娘,太后传您去含元殿。“春杏压低声音,“奴婢今早去御花园,听见丽嫔宫里的粗使宫女说,昨儿夜里,太后身边的掌事姑姑被禁军带走了。“
苏挽月的手指在袖中收紧。昨夜她离开承露殿时,林昭曾将半张药方塞进她掌心,上面写着“珊瑚珠三钱,夹竹桃叶二钱,可致人脏腑衰竭“。而掌事姑姑腕间的珊瑚串,此刻正躺在她妆匣最底层——那是方才春杏从太后寝殿偷来的。
含元殿的汉白玉阶覆着薄霜。苏挽月拾级而上时,听见殿内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她推开门,正见太后捏着个碎成几瓣的茶盏,指节泛白:“好个苏美人,哀家让你来问话,你倒带了帮手来!“
殿中站着禁军统领陈玄,腰间悬着染血的佩刀。苏挽月福身:“太后娘娘息怒。臣妾若不带陈统领来,怕是连这含元殿的门都进不来。“
太后的目光扫过陈玄,又落在苏挽月颈间的玉佩上:“你可知,这玉佩是哀家当年赐给孝端皇后的?“
“臣妾知道。“苏挽月垂眸,“母亲临终前说,这是孝端皇后与她的信物。当年皇后暴毙,外祖母跪在宫门外三日,求见太后未果,最后...撞柱而亡。“
殿中死寂。太后的手指捏得茶盏碎片簌簌落地:“你...你外祖母是孝端皇后的乳母?“
“是。“苏挽月抬头,“外祖母姓周,名清欢。二十年前,她将母亲的血帕与皇后的遗物交给臣妾,说'若有一日见着能合符的人,便将真相告诉他'。“
太后的脸色瞬间煞白。她踉跄着扶住龙案,案上的《资治通鉴》“啪“地掉在地上——正是皇帝亲批的那本,页脚还留着“镇北遗孤,当护之“的朱批。
“传朕旨意。“殿外突然传来皇帝的声音。苏挽月转头,正见他披着玄色大氅走进来,腰间的虎符与她的玉佩同时泛起幽光,“太后身体不适,苏爱卿陪朕去御书房。“
太后猛地抓住苏挽月的手腕:“你敢走?“
苏挽月反握住她的手,触及那腕间的檀木佛珠——与沈氏的一模一样,珠子里嵌着半枚狼首银铃。“太后娘娘,“她轻声道,“您腕间的佛珠,与沈夫人的,是同批货。二十年前,漠北王用五十枚狼首银铃,换了您手里的...孝端皇后的遗诏。“
太后的瞳孔骤缩。她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几分癫狂:“遗诏?你以为哀家真的怕那东西?当年孝端皇后要废黜太子,立镇北王为储,哀家不过替先皇清理门户!“
“可您清理的,不止是门户。“苏挽月抽出被攥得发疼的手,“您杀了孝端皇后,杀了外祖母,杀了母亲的贴身医女采苓,甚至...杀了本该继承大统的三皇子。“
皇帝的脚步一顿。他转头看向太后,目光如刀:“三皇兄的死,与太后有关?“
太后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她扯下鬓间的赤金点翠凤凰步摇,露出耳后一道狰狞的疤痕——与苏挽月颈间的玉佩纹路,竟是同一形状。“当年孝端皇后难产,三皇子本是早产儿。“她的声音发颤,“是苏清欢,是那个乳母,用虎符调换了婴儿的襁褓!“
苏挽月的心跳漏了一拍。母亲的名字从太后口中说出,带着刻骨的恨意。“所以您杀了她?“
“她该死!“太后扑向苏挽月,却被陈玄拦住,“她偷了我的遗诏,调换了皇子,让镇北王的血脉登了大位!可那孩子...那孩子在满月时便没了声息,是个死胎!“
殿中死寂。苏挽月望着太后耳后的疤痕,突然想起张妈妈临终前的话:“夫人临终前,手里攥着半块虎符,说'月儿,这才是你的命'。“原来,母亲不是苏尚书的庶女,而是...
“够了!“皇帝猛地拍案,“传朕旨意,将太后押往慈宁宫,严加看管。陈玄,调御林军守住殿门,任何人不得擅入!“
太后被拖走时,仍在大笑:“苏挽月,你以为你是谁?你不过是镇北王与乳母的私生女!你的血,早被虎符污染了!“
苏挽月踉跄着后退,撞在龙案上。皇帝扶住她的腰,掌心的温度透过锦缎传来:“你没事吧?“
“陛下。“苏挽月抬头,“臣妾有个请求——请允许臣妾去慈宁宫,见太后最后一面。“
皇帝的目光闪烁片刻,最终点头:“准。陈玄,你带两人随行。“
慈宁宫的偏殿里,太后被绑在软榻上。她的头发散乱,目光却依旧狠厉:“你来做什么?看哀家的笑话?“
“太后娘娘。“苏挽月取出袖中的药方,“这是林昭给的,能解您中的珊瑚毒。“
太后的瞳孔骤缩:“你...你怎么知道?“
“因为臣妾是苏清欢的外孙女。“苏挽月轻声道,“外祖母临终前说,她用虎符调换的,不是皇子,是...是太后的女儿。“
太后的呼吸骤然急促。她望着苏挽月颈间的玉佩,突然笑了:“原来...原来如此。当年孝端皇后难产,苏清欢抱着死胎来找我,说要'以命换命'。她用自己的女儿,换了太后的女儿...也就是你,当今圣上。“
苏挽月的心脏像是被重锤击中。她终于明白,为何皇帝的眉眼像极了镇北将军府的画像,为何他总说“镇北的月亮该圆了“——他才是真正的镇北王世子,是母亲用命换来的“镇北遗孤“。
“所以您杀了外祖母,杀了母亲,杀了采苓。“苏挽月的声音发颤,“因为她们都知道这个秘密。“
太后突然剧烈挣扎,绑绳勒得手腕渗出血珠:“你敢说...你是苏清欢的外孙女?你有什么证据?“
苏挽月取出半块虎符,与太后腕间的狼首银铃轻轻一合——完整的虎形泛着幽蓝,纹路竟与太后耳后的疤痕严丝合缝。“这是证据。“她轻声道,“虎符与玉佩的合称是'日月重光',而太后的耳后疤痕,正是'月'字的印记。“
太后的笑声戛然而止。她望着苏挽月,突然露出释然的笑:“原来...这才是孝端皇后的遗诏。她早知道会有今日,所以留下'日月重光,镇北归位'八个字。苏挽月,你赢了。“
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陈玄掀帘而入:“启禀太后,皇上说...说您若想见苏美人最后一面,便需交出当年的遗诏。“
太后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她从怀中摸出个染血的锦囊,扔给苏挽月:“拿去吧。记住,真正的镇北王,从来不是苏承业...而是...“
话音未落,她的手垂了下去。苏挽月打开锦囊,里面躺着半卷泛黄的绢帛,上面用朱砂写着“日月重光,镇北归位“八个大字,落款是“孝端皇后绝笔“。
“娘娘。“春杏的声音带着哭腔,“太后她...去了。“
苏挽月望着太后安详的面容,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月儿,这宫里的每一块砖都浸着血,可你的血,从来都不是用来流的。“此刻她终于明白,所谓“日月重光“,从来不是虎符与玉佩的合一,而是真相与正义的昭雪。
“走吧。“皇帝的声音从殿外传来,“漠北王庭的使者到了。“
苏挽月将遗诏收进袖中,跟着皇帝走出慈宁宫。晨雾中,她望着宫墙上的朝阳,突然笑了——二十年的血雨腥风,二十年的隐忍筹谋,终于要迎来真正的黎明。
而在千里之外的漠北草原上,为首的骑士抚摸着手中的狼首银铃,铃声清越,与含元殿里传来的钟鸣,在天地间连成一线。
“公主,“他的声音混着风沙,“汉人的月亮,要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