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盘点总收获:毛利30万元【五更】

换源:

  只有两张粘网。

就收获4200多斤马鲛鱼,妥妥的大丰收,卖出去后还价值超7.6万元,更加可观。

“可惜了,只能卖给大批发商!”

苏三叔心有不甘,可也无计可施,只能嘴上表达一下情绪:“就算是卖给小鱼贩,价格也能高一点,个头比较大的卖22块都没有问题,零售的话卖个30块也有人要,毕竟是活鱼,也是浅海鱼。”

“你也不看看时间对不对?”

苏三婶反倒很满足,虽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头要说没有不甘心是假的,只是也知道没有更好的办法:“小东…你的怎么样?”

“我更多一点,个头比较大的,有6180斤,小一点的也有923斤,总共加起来有7003斤。”

苏向东也没有藏着掖着,对三叔一家不用防备:“分别是11万7420元和1万199元,加在一起有12万9千多,算13万吧。”

“这么说来,这一次捕了1万1千多斤马鲛鱼?”苏三叔计算的是总量。

“对!”

苏向东笑意难掩,点了点头算了一笔总账:“钱的话,超过20万元。”

“真赚钱呐!”

苏向南一直没有吱声,现在终于找到机会:“出一趟海就赚20万,在外面拼死累活三五年都存不了这么多钱呐。”

“啪!”

一记后脑勺,可一点都不轻。

扇人的不是别人,正是苏三叔,一脸恨铁不成钢:“你懂个屁,换个人你试试,看能不能出海一趟赚20万回来,你哥…没你哥,啥都没有,不见别人用一艘小渔排出一趟海赚这么多的。”

功夫全归侄子。

这是事实。

可特意强调,何尝不是在教育儿子,让儿子深深记住侄子,也就是苏向东这个堂哥的功劳,他们家是沾光的一方,需要记下这恩情。

“以后大船出海了,记住了!”

苏三婶第二个上阵,颇为严肃的注视着儿子:“往后你哥说什么就是什么,叫干嘛就干嘛,记住了没?”

“记…知道了!”苏向南面对父亲有时敢炸刺,可母亲他绝对不敢,这是从小打出来的阴影。

“三叔,三婶,行啦!”

苏向东挺无奈的,堂弟终究是20出头了,是个大人了,特别是当着他的面,也该给点面子,马上转移话题:“别忘记了,还有地笼呢,就算是再差,肯定也能有点收获。”

“对!”

苏三叔这才记起来放了地笼呢,有些许的期待:“要是能收多几万块钱,就更好了。”

钱,谁都不会嫌多。

多多益善呗!

事实上也是如此。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就出海收地笼。

上了岸,直接被抢购一空,好像那些喜欢虾蟹的人都成习惯了,除非下大雨,不然经过来海边瞎逛,特别是来的时候,看到他们家的小渔排没在岸上,就全都聚在一起等,等着他们返航,然后买新鲜的海货。

虾和解没有第一次那么大,可同样是中等个头。

价格没有好么贵,可地笼更多了,数量也可观。

最终属于苏三叔的40个地笼,虾蟹卖了2万4千多元,还捕到10多斤的‘虾姑’,也就是濑尿虾,一斤以15元的价格售出,又多了一千多块,总数来到了2万6千元。

要是再加上网到的马鲛鱼,出一趟海,就给三叔家带来超过10万元的总收入,放在以前,是连想都不敢想。

而苏向东呢?

足足80个地笼,收获更多,最后一算,除了留下几斤虾蟹和十斤左右的濑尿虾自己吃以外,卖掉后给他带来6万多元的收入。

这样一来,此次出海。

他一个人就赚了19万,这还是刨去成本后的纯收入。

要是两家合计到一起,就更多了,毛利堪堪30万,纯利29万多。

“渔民赚钱吗?说它赚钱,它也赚钱,可说它不赚钱吧,也有亏本的风险。”

苏向东心里非常清楚,每次出海必将有收获,还是得益于变异的双眼:“我这…大概也是这世界上独出一份了吧?”

好吧!

不管是否独此一份,它就独此一份,稍微有点智商的人,双眼变异,绝对会当成自己最大的秘密,就算是至亲也断然不会说出去。

反正,他绝对会这么做!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