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风站在小区门口,看着那栋在阳光下显得有些冰冷的公寓楼,心中充满了无力和绝望。
他知道,杨密不是不想见他,而是根本就不愿意见他。
或者说,杨密的团队,已经将他列为了最不受欢迎的、必须彻底隔绝的危险人物。
他们害怕他会说出什么对杨密不利的话,害怕他会把杨密也拖下水,影响到杨密的形象和事业。
所以,他们选择了最简单、最直接,也最残酷的方式——彻底切断他与杨密之间所有的联系。
求证的路,似乎已经彻底被堵死了。
陈风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看着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却感觉自己像是身处在一个孤岛之上,四周是茫茫无际的、冰冷的海水,看不到任何可以停靠的彼岸。
他所有的希望,似乎都在这一刻,彻底破灭了。
与陈风这边凄风苦雨、日渐凋零的惨淡景象形成鲜明而讽刺的对比,事件的另一个核心人物——刘凯伟,却借着这股东风,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甚至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在“偷窥门”事件爆发后,刘凯伟的经纪团队反应极为迅速,立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开始为他精心打造“英雄救美”、“正义使者”的人设。
他开始频频接受各大娱乐媒体的采访,每一次出镜,都把自己打扮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略带疲惫却又充满正义感的表情。
在采访中,他绘声绘色、添油加醋地描述着当晚自己是如何“偶然”路过杨密的房门,又是如何“机智而敏锐”地发现了陈风形迹可疑、图谋不轨,最后又是如何“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大声喝止了陈风的“恶行”,从而“成功保护”了受到惊吓的杨密。
他的描述充满了戏剧性的细节和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当时情况真的很危急,”刘凯伟对着镜头,眉头紧锁,语气沉重,仿佛依旧心有余悸,“我看到那个姓陈的,鬼鬼祟祟地扒在杨密老师的门上,手里好像还拿着什么东西,像是在撬锁。
我当时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杨密老师一个人在房间里,肯定有危险!我什么都来不及多想,就立刻冲上去,大声制止了他!”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后怕和庆幸的表情:“幸亏我发现得及时,不然……不然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杨密老师当时吓坏了,脸色都白了。
我当时就想,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保护好她!”
在另一些采访中,他又会摆出一副谦逊而低调的姿态,表示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任何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挺身而出。
他还时不时地提到自己与杨密在剧组的“深厚友谊”,暗示自己对杨密一直非常“关心和尊重”。
“杨密老师是一个非常敬业、非常优秀的女演员,也是一个非常善良、非常单纯的女孩。
我一直把她当成妹妹一样看待。”
刘凯伟用一种充满“真诚”和“怜惜”的眼神看着镜头,“发生这种事情,我真的非常心疼她。
希望她能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
刘凯伟的这番表演,可以说是炉火纯青。
他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勇敢、正义、有担当、并且深情款款的“护花使者”形象。
对于那些并不了解事件真相,只通过媒体报道和网络舆论来获取信息的普通网友来说,刘凯伟的这番说辞无疑具有极大的迷惑性。
他们很容易就被他那副“义正言辞”、“英雄救美”的姿态所打动。
一时间,网络上对刘凯伟的评价,出现了戏剧性的反转。
“刘凯伟真是太帅了!路转粉!”
“这才是真男人!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保护女孩子!比某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强太多了!”
“以前怎么没发现刘凯伟这么有魅力?这次事件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支持刘凯伟!希望他以后能有更好的发展!这种有正义感的演员,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刘凯伟的社交媒体账号,粉丝数量在短短几天内不降反升,涨了好几十万。
评论区里,也一改往日的冷清,充满了各种赞美和支持的声音。
一些之前对他不太感冒,甚至有些瞧不上他的制片方和导演,也开始重新审视他的价值,认为他现在有了“话题度”和“路人缘”,可以考虑给他一些更好的资源和机会。
一些营销号也趁机下场,开始吹捧刘凯伟的“演技”和“人品”,将他过去一些反响平平的作品也翻出来,冠以“被埋没的遗珠”、“实力派演员的逆袭”等名号,进行炒作。
刘凯伟尝到了甜头,更加卖力地配合团队进行各种宣传和包装。
他开始频繁地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些充满“正能量”的言论,或者晒出一些自己“努力工作”、“热心公益”的照片,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完美人设”。
他甚至还会在一些公开场合,有意无意地再次提及“偷窥门”事件,每次都会用一种痛心疾首的语气,谴责陈风的“卑劣行径”,同时不忘强调自己当时的“英勇”和对杨密的“保护”。
他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演员,将这场由他亲手导演的闹剧,演绎得淋漓尽致,并且成功地将自己推向了舆论的“高地”,享受着由此带来的名利和关注。
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陈风的无情践踏和毁灭之上的。
陈风看着网络上那些对刘凯伟的吹捧和赞美,再对比一下自己所遭受的无尽谩骂和攻击,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荒谬和悲凉。
黑与白,在某些时候,真的可以如此轻易地被颠倒。
正义与邪恶,在舆论的操纵下,也变得如此模糊不清。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