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呀,
我看你形象不错,
能当咱们部门的门面,
我就把你的名字报上去吧。”
张主任看似询问,
实则已有决定。
“啊,
主任,
我没经验呀,
让我去录节目,
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呀。”苏尘连连摆手。
“小苏呀,
先别急着拒绝。
你也知道,
这个节目很多大领导都在关注。
只要你好好表现,
转正的考核分会低得了吗?”张主任循循善诱。
转正!
体制内正式工!
苏尘被狠狠拿捏了。
上辈子一场病毒让苏尘十分后悔错过了考公,
这一辈子,
梦想就要实现了吗?
“那好吧,
我听领导安排。
如果到时候没竞选上,
您可别失望啊。”
苏尘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同意了。
同事们满含同情地看着他。
张主任很高兴苏尘识时务,
嘱咐道:“你不用加班了,好好休息。”
边说着,边递给苏尘一整套护肤品,
“这是台里化妆师推荐的,
你这几天该敷敷,该抹抹。”
苏尘愣住了,心想:
太夸张了吧?
算了,
台里能人辈出,
自己也不见得就能被选上。
苏尘如此自我安慰着。
第二天,
苏尘就接到通知,
他被选上了。
“卧槽,
玩大发了。
这些真人秀都是有剧本的,
自己又不是专业演员,
难道去尬演吗?
官方记录自己的黑历史,
我的前途还能走长远吗?”
苏尘心中暗自嘀咕。
…………
转眼之间,
节目摄制组便出发了。
与苏尘同病相怜的,
还有四位同事。
广告中心的美女赵宝珠,
据传是省首富家的千金大小姐,
拉广告的业绩名列前茅;
办公室的袁帅,
帅哥一枚,
低调的官二代;
新闻中心的笔杆子魏甜甜,
名字虽甜,
写的新闻却相当犀利;
最后,
官最大的要属新媒体融合发展处副处长王建设。
在这五人中,
苏尘无疑是最萌新的一个。
当然,
这些人的背景资料都是消息灵通的李哥透露的,
毕竟大家都同属一个部门,
该叮嘱的还是要叮嘱。
至于,
为何火速敲定了这个五人组,
据李哥打听来的消息,
节目组的制片人是这样和台领导建议的:
这档节目制作过程中,
这五个部门一直怨声载道,
他们真以为一个节目,
办公室盖了章、
广告中心拉来赞助、
后期制作剪辑P图、
新闻中心帮忙报道、
新媒体到处安利,
节目就能火?
做梦呢!
这次,
我要让他们自己体会做个节目有多不容易!
对于苏尘而言,
唯一让他欣慰的消息就是,
费用由原来的每天1000元差旅费,
提高到了一期每人一万块。
按照计划还要录10期,
那就是10万块钱,
抵得上苏尘一年的工资了。
氪金效果十分明显,
几个原本骂骂咧咧的嘉宾都消停了。
这一期的目的地,
是省内的大峪村,
听名字便能知晓,
它坐落于两山相夹的低洼地带。
车上,
策划组的小姐姐将每个人的人设剧本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有去菜市场还价闹笑话的,
有做饭放错调料的,
还有被村里动物吓到的,
更有干农活累哭的……
反正就是各种矛盾、冲突、撕逼的大杂烩。
大家听完这些老掉牙的乡村综艺套路后,
纷纷表示拒绝。
赵宝珠首先发言:
“这剧本太影响咱们单位员工的形象了。”
王建设提议道:
“咱这次换个玩法,
不用剧本,
不用演戏,
我们就真真实实地做自己,
给观众展现真实的农村生活。”
跟队的台领导点头同意,
反正这次任务简单,
节目又没有赞助商,
资金有限,
成本必须能省则省。
只要后边10期节目顺利拍完别烂尾就行,
至于收视率、赚钱这些都不考虑。
让他们自由发挥,
没准还能出奇迹呢。
当车子开上小土路时,
众人看到两边农田上种着一排排绿叶菜。
赵宝珠好奇地隔着车窗往外看,
问道:“你们看,
这是种的什么呀?”
苏尘回答道:
“这是萝卜,
现在正好是萝卜的收获季节。”
他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几年。
导演闻言,
赶紧催促策划:
“那谁?
策划,
把这个拔萝卜的环节加到咱们的脚本里面。”
节目组的车终于到了大峪村,
由于都是自家人,
便直接租了几间民房放下行李,
随即投入拍摄。
众人首先找到了房东大叔,问道:
“大叔,
我看村子里种了很多萝卜,
是不是可以拔了?”
大叔愁眉苦脸地说:
“早该收了,
再耽误下去就要烂在地里了。
可是说好来收菜的贩子到现在还不来,
这收成要打水漂了。”
苏尘十分关心地问:
“为什么还没来呢?
怎么回事儿?”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