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喜!红高粱成功入选柏林电影节!

换源:

  赵鸿飞接下来并没有马上去攻略扮演贵妃文秀的美女演员邬珺梅!

因为除了末代皇帝的拍摄之外,

赵鸿飞还要做一个非常关键的事情。

他要把自己导演剪辑完成的《红高粱》拿去送审。

“小李准备一下,我们直接去电影局。”

赵鸿飞吩咐司机兼保镖小李。

“是的,赵导,

我这就去安排车。”小李立刻行动起来。

到了电影局,

赵鸿飞带着已完成的影片和所有必要的后制文件,

包括版权证明、拍摄许可证副本以及剪辑完成后的剧本。

由于电影已经拍摄并完成了剪辑,

此时的流程直接从内容审查开始。

“您好,我是《红高粱》的导演赵鸿飞,

这是我们的影片,

希望能尽快进入审查流程。”

赵鸿飞对负责接收材料的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接过资料,

仔细核对无误后,

告知他们审查流程大致需要的时间,

并提醒他们可能需要根据审查结果做出相应的修改。

离开电影局的路上,

赵鸿飞对小李说。

“现在只能等待了,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得到认可。”

接下来的日子里,

赵鸿飞频繁往返于电影局与工作室之间,

根据审查反馈进行细微的调整。

每一次修改他都亲自监督,

确保电影的精神内核不被削弱。

当然,赵鸿飞还会请到相关人物进行必要的攻关,

省得会功亏一篑。

因为赵鸿飞的父亲之前是混社团的,在咱们这边的社团是一定要打好跟官方人物的关系,

所以赵鸿飞对于做公关还是比较娴熟的,

跟电影局的关键人物都混熟了,

打点到位,一切都好说。

……

赵鸿飞站在故宫的一角,

目光穿过镜头,落在精心布置的场景。

这里正进行着他执导的电影《末代皇帝》的拍摄,

每一帧画面都被他严谨地把控着,

仿佛在雕琢一件艺术品。

他的身旁,剧组成员忙碌有序地穿梭,

偶尔传来道具碰撞的轻微声响,

与远处古建筑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

“小王,注意光线的角度,

我们要的是那种历史的沧桑感。”

赵鸿飞对旁边的灯光师吩咐道,

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正当拍摄进入一个小高潮时,

一旁的固定电话响了起来,

打破了现场的专注氛围。

一名场务急匆匆跑来,

拿起听筒后,脸色微变,

随即快步向赵鸿飞走来,

递过电话的同时低声说道。

“赵导,是电影局的电话。”

赵鸿飞接过电话,

眉宇间透露出一丝期待与紧张。

“喂,您好,我是赵鸿飞。”

电话那头,电影局工作人员的声音显得有些激动。

“赵导,恭喜您!

您的电影《红高粱》在送审过程中受到了高度评价,

现在有个好消息——鉴于国外几大电影节即将开幕,

我们打算推选几部作品参展,

争取国际上的认可。

原定陈凯哥导演的《孩子王》因故转投戛纳,

经再三考虑,我们决定推荐您的《红高粱》前往柏林参展。”

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喜讯,

赵鸿飞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他稳住情绪,连声道谢。

“非常感谢领导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会全力以赴,争取为国争光。”

挂断电话后,

赵鸿飞的第一反应便是,

将这份喜悦分享给最亲近的人,

正在中戏上课的巩莉。

“嘟—嘟—”电话接通的等待中,

赵鸿飞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

“喂,莉莉吗?

是我,鸿飞。”

电话那头传来巩莉清澈的声音,

带着几分惊讶和欢喜,

“鸿飞怎么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

“莉莉,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咱们的《红高粱》被选中去柏林电影节参展了!”

赵鸿飞的语速略显急促,

但每个字都饱含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电话另一端的巩莉,声音中透出惊喜。

“真的吗?鸿飞,太好了!

我就知道你的才华不会被埋没。

这对我们来说,是多大的肯定啊!”

“是啊,莉莉,

这不仅是对我,

也是对我们团队努力的认可。

等会儿我们一起庆祝吧。”

赵鸿飞的话语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挂断电话后,

赵鸿飞望着窗外斑驳的光影,

心中涌动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激情。

他相信历史是不会有太大改变的,

不久的将来,

《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上的亮相,

将会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不仅为他们的事业打开新的篇章,

更将中帼电影的艺术魅力展现给世界。

(评价票有点太少了,拜求大家投点吧!

拜求数据,每多1000鲜花,加更1章

每多100评价票,加更1章

每多10条评论,加更1章

每多10个月票,加更1章

每多1次打赏,加更1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