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叶洛阳《亮剑》开拍:较真只为完美呈现

换源:

  李文林先是微微一怔,随即苦笑道:“应该的,不过叶导,你这招不厚道啊。我不是你们公司的员工,怎么你丢下我就自己撤了呢?”

叶洛阳笑眯眯地回应:“要不考虑来我们公司发展?”

李文林的能力确实不俗,而公司正处于扩张阶段,正缺人手,把他纳入麾下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叶导,你不是在开玩笑吧?我只是个星探,又不会拍电影,难道是想让我帮你发掘艺人?但这似乎不太合理,现在想加入时代影视的演员应该不少吧?”李文林满心疑惑。

他的话不无道理。

《仙剑》的热播,让众多演员和艺术院校的学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甚至是尚在求学的,都将时代影视视为理想之选。

胡戈、大蜜蜜的成功无疑为他们树立了榜样。

“让你只做星探,那可真是屈才了。”

“屈才?叶导,你有什么打算?”

李文林心中暗自猜测,或许是副导演,或者是导演助理?

他的心跳不禁加速。

“自然是……剧务!”

“噗——”李文林差点没站稳。

剧务,顾名思义,服务于整个剧组,负责剧组的日常生活起居。

尽管初听之下有些失望,但李文林最终还是答应了。

一方面,多年的星探生涯让他渴望尝试新事物;

另一方面,邀请者可是叶洛阳——那个凭借首部作品就引发轰动的天才导演。

叶洛阳的未来无可限量,能跟随这样的导演,何乐而不为?

“那你先处理好离职事宜,过两天等我选好演员,我们就一起回公司签约。”叶洛阳交代道。

“叶导,不必了。我作为星探与娱乐公司之间是合作而非雇佣关系,每推荐一个艺人,我就能获得相应的报酬。所以,我现在就可以开始工作!”李文林兴奋地说。

“那好吧,我正好有些工作交给你。”

叶洛阳指着那份名单,“你帮我筛选一下,年纪太小或太大的去掉,没有战争片经验的也去掉。还有,有几个人的名字要注意,比如李友斌、张光南……”

“咳咳,叶导,我想我还是先回公司办离职手续吧。”

面对厚厚一叠名单,李文林几乎要哭出来。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按照叶洛阳的标准,这份名单至少要淘汰掉一半以上。

“加油,我对你有信心。如果表现得好,这次的剧务领班非你莫属!”

叶洛阳重重地拍了拍李文林的肩,再次离去。

实际上,他并非有意为难李文林。

起初,他也没把握一定能找到真正的士兵做群众演员,因此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现在既然有了人选,群众演员的需求也就不再迫切,关键是找到那几个关键角色。

于是,李文林抱着那堆刚登记好的资料,一头扎进了筛选工作中。

剧务领班,怎么说也是个小领导呢。

当夜,李文林带着筛选后的名单找到了叶洛阳。

“叶导,名单都在这里了,符合你要求的共有341人,另外这是你特别提到的张光南、李友斌等人的详细资料。”

叶洛阳接过资料,仔细翻阅起来。

……

“老张,你说咱们俩有机会被选上吗?”

狭小的出租屋里,李友斌和张光南相对而坐。

“应该没问题,不过是群演,又不是主角。”

“你说,咱们能不能争取到几句台词,多点戏份的角色?”

“老李,你想啥呢,看看你自己,就你这形象,还想多要戏份?别做梦了!”

“我就是随口说说。”

李友斌心里清楚,以他这样的条件——既无出众的外表,又非科班出身,别说主角,就连配角的机会都微乎其微。

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李友斌拿起一看,是个陌生号码。

接听之后,他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我推销。

“您是哪位剧组的导演助理?我是李友斌,没错,我什么都能演,战争片、古装片,哪怕是演尸体也行……”

不等对方开口,李友斌就开始滔滔不绝。

毕竟,他已经一周没接到活了,再这样下去,真的要揭不开锅了。

“哈哈,没想到你还是个全能选手啊!”

电话那头,叶洛阳的笑声清晰传来。

“嘿嘿,哪里哪里,在横店待久了,自然什么都会一点。”李友斌憨笑。

他在横店摸爬滚打了二十余年,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参与过的电视剧并不少。

其实,许多群演和龙套演员,都有着不错的演技,只是缺少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一个真正适合他们的角色。

就像现在的李友斌,他所欠缺的,正是李云龙这样一个角色的机会!

“有没有信心担当男主角?”

叶洛阳低沉有力的声音透过电话,直击李友斌的心灵。

那一刻,李友斌的表情凝固了。

李友斌、张光南,以及饰演赵刚的何正军等人,迅速被叶洛阳召集到了一处。

兴奋、惊喜,这一切如同梦境般不可思议。

他们大多数是在横店漂泊多年的龙套演员,只有何正军稍显不同,签了一家小型经纪公司。

如今,男主角,主演,那些梦寐以求的角色就这样摆在他们眼前。

“大家先看看剧本吧。”叶洛阳随手将剧本置于桌上。

翻阅过后,李友斌满脸涨红,这个角色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制!

生活中的李友斌本就有些“糙”,与张光南相处时,脏话不离口。

“但是,叶导,这剧本真按这样拍?”张光南一脸困惑。

尽管他常年跑龙套,但对于剧本也略知一二,李云龙作为男主角,形象似乎太过负面:斤斤计较、满口脏话,甚至为了一名女子攻打县城,这哪有一丝男主角的风采?

相比之下,他饰演的楚云飞,出身名门,既保持了军人的铁血,又不失温文尔雅,简直是热血与绅士的完美结合。

不仅是张光南,何正军等对于剧本也感到费解。

“叶导,男主角这样的塑造是不是不太好?缺点太多,恐怕观众难以接受。”

敢于直言的,只有张光南和何正军两人。

其他演员,他们的角色虽“不重要”,但对他们而言却是等待多年的机会,绝不能因得罪叶洛阳而错失。

“难以接受?那你们认为什么样的角色才易于接受?”叶洛阳反问。

“至少,男主角应具备多种优点,比如沉稳、勇敢、军事素养高。”

“李云龙不具备吗?”

“有,但缺点同样明显。”张光南和何正军异口同声。

“正是我想要的!”

叶洛阳打了个响指,他需要更深入地向这些演员解释。

“从《仙剑》可以看出,我不喜欢塑造过于完美的主角或剧情,并非我不爱完美,而是那种完美脱离了现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要塑造的是能触动观众,让观众感觉这样的人物是真实存在的。”

“你们说常爆粗口不好,但请问,现实中谁能说自己从未说过脏话?斤斤计较,乍看是贬义,但在剧本里,李云龙的计较是为了提升部队战斗力,这是本质的区别。至于为女人攻城,那是我刻意设计的经典桥段。怒发冲冠为红颜,一个男人若连自己女人都保护不了,又怎能有勇气与敌人殊死搏斗?”

“我塑造的是一个鲜活的军人形象,有血有肉,有冲动也有冷静,既计较也懂得牺牲。他不仅仅是一个电视剧中的完美符号!”

叶洛阳的话语令众人陷入沉思。

即便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至今影视界仍未完全领悟《仙剑》成功的核心。

演技与导演水平固然关键,但一线明星与导演打造的烂片还少吗?

问题往往出在剧本,过分追求完美和固守传统。

然而,作品成败,即便是最专业的评论家、顶级导演也难以预判。

正如在另一个世界,某集团放弃投资《流浪地球》,转向《上海堡垒》那样。

“怒发冲冠为红颜!叶导,您说得太对了!”

李友斌激动地挥动手臂,“一个男人,连心爱的女人都守护不住,任由她落入敌手,那还算什么男人,不如当个娘们算了!”

“老李,你这……”

张光南无奈地笑,他深知李友斌私下就是这样的人,外表粗犷,内心却精明得很。

最终,所有人都若有所思地点了头。

叶洛阳见状,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他不需要成为专业的讲师,也不必让每个人都彻底明白为何如此,只要知道这样拍摄是正确的便足够了。

解决了演员阵容的问题后,叶洛阳马不停蹄地加速剧组的组建进程,其中包括了至关重要的道具准备。

与普通剧集不同,战争戏的拍摄涉及到一些特殊的审核流程,因为要重现《亮剑》中的经典场景,那种震撼人心且贴近历史的真实战场氛围至关重要。

而这其中,爆炸效果的运用不可或缺。

幸运的是,得益于军方的指导与直接参与,相关的手续办理得异常迅速。

同时,影片的审查工作也在广淀的高效运作下快速推进。

不出半月,《亮剑》的拍摄工作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我正式开机前,只有一句话要讲明,谁要是浑水摸鱼,不尽全力,别怪我叶洛阳不留情面!”

叶洛阳锐利的目光扫视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今日首拍的镜头,正是第一集中李云龙勇猛突破重围,一炮摧毁坂田联队指挥所的经典场景。

然而,众人翘首以盼的开机指令迟迟未至。

“这样的情况,我绝不允许再有第二次发生!”

叶洛阳面色铁青,站在他对面的是颤抖不已的场地组组长。

“叶导,这事真的不能怪我们啊。”

组长满腹委屈,毕竟他在战争片的布景方面也算经验丰富。

但这次,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都源自叶洛阳请来的那位“战争顾问”——王洪兵。

王洪兵,一位校级军官,同时也是军队影视中心的一名关键负责人。

他的任务是全程指导《亮剑》中所有战争场面的设计。

一到现场,他就对场地组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否定:“不行!这也能叫战壕?大半个头都露在外面,这在战场上等于送死!还有,是谁教你们把战壕挖成笔直的线条的?”

“真正的战壕应该是锯齿状的,需要设置许多60度甚至90度的拐角,这样才能在敌人侧面攻击时,既保护士兵又能进行反击。而且,一旦炮弹或炸弹落入,碎片也会很快被阻挡。还有,你们虽然在战壕前设置了胸墙,做得不错,那背后的挡板呢?若炮弹从后方爆炸,碎片怎么办?”

“至于机枪阵地,就这样草率挖掘?整个机枪都暴露在外……”

王洪兵的话语落下,场地组一夜的辛勤劳动仿佛成了笑话。

“叶导,您说句公道话,我们又不是专业军人,这些细节谁会在意?观众怎么可能注意到这些?如果按王指导的标准,别说一天一夜,这些战壕怕是要挖上好几天!”组长的申诉充满了无奈。

这一幕,迅速吸引了剧组其他人员的关注。

“老李,他们在争执什么?”张光南问到。

“似乎是现场战壕的问题。”李友斌回答。

“就因为一条战壕,整个剧组都停下来了?”何正军难以置信。

确实,此时剧组的进度完全停滞,所有人都望着叶洛阳等待裁决。

“叶导,我只是基于真实战场环境提出建议。”王洪兵淡淡说道。

这不是他第一次指导战争片的拍摄,但他的建议往往在剧组追求效率和成本控制的大环境下遭到否决。

原本只需几千元,十几个工人半天就能完成的战壕,现在却要花费上万元,动用几十名工人连续作业数日,仅仅是为了让“不那么重要”的战场场景显得更真实一些。

这样的投入,哪个剧组愿意承受?

很快,现场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连副导演都连连摇头,认为这样的精细布置完全没有必要,既浪费时间又耗费金钱,况且这段情节在剧中也就持续十几秒而已。

绝大多数人觉得这种做法过于苛刻。

王洪兵没有争辩,他淡然望向叶洛阳,似乎早已预见了结局。

“挖!重新挖!不仅这条,今后每一条战壕,每一个战场的布景,都必须遵循王指导的意见,就连我,在场地布置上也要听从王指导的指挥!”

叶洛阳的话如雷贯耳,却让在场众人如同遭受晴天霹雳。

“什么?全部重来?以后都是如此?”有人惊呼。

“叶导,您可要考虑清楚,这样下去,我们的预算恐怕要超出上百万元不止!时间也会大大延长!”众人纷纷发出惊呼。

“确实如此,资金不是障碍,至于时间,我认为不会过多损耗,我们可以增聘人手,如果必要,就加班加点,我会承担额外的加班费用!”叶洛阳语气坚定。

金钱对他而言,从来都不是问题。

不论是拍摄电视剧,还是未来涉足电影界,叶洛阳从不将资金问题纳入考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