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飞的逆行人生

换源:

  他不知道。

夜,很长。而他的未来,更像是一团迷雾,看不清方向。

接下来的日子,李飞开始了在横店影视城当群众演员的生活。

被星途娱乐解约,还背上了“永不录用”的烙印,这意味着他在正规的演艺圈几乎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没有公司会签他,没有剧组会主动找他。

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去横店碰碰运气。那里聚集着无数怀揣演员梦的人,也是许多底层演员赖以生存的地方。

他用身上仅剩的几十块钱,买了最便宜的火车票,一路颠簸来到了这个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地方。

横店影视城比他想象中更加庞大,也更加鱼龙混杂。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剧组在这里拍摄,同时也聚集着数以万计的群众演员,他们被称为“横漂”。

李飞很快就在横店演员公会注册了信息,然后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每天天不亮,他就得起床,赶到演员公会门口的广场上等活。那里总是人山人海,大家都伸长了脖子,期盼着能被群头挑中。

群头,就是负责招募群众演员的小头目。他们通常嗓门很大,态度也有些粗暴,手里拿着个大喇叭,吆喝着需要什么类型的演员,多少人,什么价钱。

“今天有个战争戏,要五十个演士兵的,能吃苦的来!一天八十!”

“宫廷戏,需要几个宫女太监,形象好点的,一天一百!”

李飞因为年轻,长相也还算周正,偶尔能被挑中。但大多数时候,他都只能在人群中眼巴巴地看着,然后失望而归。

群众演员的工作非常辛苦。夏天要顶着烈日,穿着厚厚的戏服,在太阳底下暴晒好几个小时。冬天要冒着严寒,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冷风中瑟瑟发抖。有时候拍夜戏,要熬到凌晨三四点。

伙食也很差,通常就是一份简单的盒饭,几片青菜,一点肉末,米饭硬邦邦的。

即使是这样辛苦的工作,报酬也少得可怜。演个普通的背景板,一天可能只有几十块钱。如果能有几句台词,或者演个稍微有点戏份的小角色,报酬会高一些,但那样的机会少之又少,竞争也异常激烈。

李飞演过死尸,躺在冰冷的地上,一动不动就是半天。演过被打的路人甲,被主角一拳打翻在地,摔得生疼。演过逃难的灾民,脸上涂满泥污,在人群中奔跑呼号。

每一次,他都尽力去演好自己的角色,哪怕只是一个没有台词的背景。他会仔细观察那些专业演员的表演,揣摩他们的神态和动作,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群众演员,就像是流水线上的零件,没有人会在意你的努力,也没有人会关注你的梦想。你只是一个模糊的背景,一个随时可以被替换的符号。

有一次,他好不容易争取到了一个有两句台词的角色,演一个被抓的地下党员。他提前好几天就开始琢磨那两句台词,反复练习语气和表情。拍摄那天,他既紧张又兴奋。

轮到他的时候,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进入角色。然而,因为太紧张,第一句台词说得有些磕巴。

副导演立刻不耐烦地喊了“咔!”

“会不会演戏啊?这点词都说不好!换人换人!”副导演的语气充满了鄙夷,就像当初王浩训斥他一样。

李飞的心猛地一沉,脸涨得通红。他想解释,想再争取一次机会,但那个角色已经被旁边一个更机灵的群演抢走了。

他只能默默地退到一边,看着别人演着本该属于他的戏份。那种失落和屈辱感,再次将他淹没。

在横店的日子,李飞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人微言轻”,什么叫做“世态炎凉”。

他租住的依然是地下室,虽然比之前在那个城市找到的稍微好一点,但也同样阴暗潮湿。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连个窗户都没有。空气中常年弥漫着一股霉味。

为了省钱,他每天都吃最便宜的馒头和泡面。偶尔接到戏,拿到几十块钱的酬劳,他才会奢侈地去买一份带肉的盒饭。

即使这样省吃俭用,他的生活依然捉襟见肘。群众演员的工作并不稳定,有时候一连好几天都没有活干。没有活干,就没有收入。

房租,水电费,伙食费……这些像一座座大山一样压在他的心头。

最难熬的是没有戏拍的日子。他一个人待在那个昏暗的地下室里,四周一片死寂。孤独和迷茫像是潮水一样将他吞噬。他会拿出那几本表演理论书籍反复地看,或者对着墙壁练习各种表情和台词。

他也会想起在星途娱乐的那三年。虽然那三年最终以那样不堪的方式结束,但至少,那时候他还有戏可拍,还有人指导,还抱着一丝虚无缥缈的希望。

而现在,他什么都没有了。

有一次,他饿了好几天,口袋里只剩下几块钱。他实在扛不住了,厚着脸皮去找一个相熟的群头,想预支一点工资。

那个群头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眼神中带着一丝怜悯,也带着一丝不屑:“小李啊,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最近剧组少,活儿不好找。你再等等吧,有活了我一定叫你。”

李飞知道,这只是推辞。他默默地道了谢,转身离开。

走在横店的街头,看着那些光鲜亮丽的明星海报,看着那些进进出出的剧组车辆,他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局外人,与这个圈子格格不入。

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错了。也许,他根本就不适合当演员。也许,他真的像王浩说的那样,就是个“废柴”。

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家外卖站点在招外卖员。

送外卖,风雨无阻,按单计酬,多劳多得。

李飞犹豫了。他曾经也是一个签约艺人,虽然不出名,但至少还有点虚无缥LE的“偶像包袱”。去送外卖,他总觉得有些拉不下脸。

但是,肚子饿的感觉是真实的,生存的压力是真实的。

最终,他还是向现实低了头。

他去应聘了外卖员的工作。因为年轻,会骑电动车,他很快就被录用了。

于是,李飞的生活,又多了一项内容——送外卖。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