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首唱《青花瓷》懵逼了的粉丝们!你个小垃圾你不讲理!

换源:

  舞台内的观众听到袁城的话之后兴奋的挥舞着双臂。

舞台上的袁城直接单手放在嘴上,做出了一个“嘘”的动作。

顿时刚刚还喧闹的鸟巢安静了下来。

观众席位上的粉丝此刻都开始默默的念叨着。

如果你走的近了就可以听到他们在默默的背词!

“今天开场的是《消愁》吧?”

“好像是消愁,怎么你没有背歌词?”

“背了,但是怕忘记,这不赶紧念叨念叨!”

“嘿嘿嘿,我也是!等会直接进拍子跟着唱!”

“哈哈哈,我也是这么想的,只要跟上大部队也不怕唱错!”

“总有人会记清楚的,不要怀疑粉丝的战斗力!”

袁城看着舞台下方安静了下来之后,脸上开始带上了坏笑。

“你们不会想着我还唱老歌吧?”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真的有人会这么想吗?”

“哼哼哼,看看你们那一副念叨歌词的嘴脸!”

“接下来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新歌曲《青花瓷》。”

袁城刚刚讲的话通过话筒和音响清晰的传递到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的耳朵之中。

“???”

“???”

“???”

“我刚刚没有听错吧?他说要唱的是《青花瓷》不是《消愁》?”

“不是《消愁》?《青花瓷》是什么鬼?为什么我不知道还有这首歌?你知道吗?”

“我也不知道啊!我正懵逼着呢!袁城的歌我每个都会唱啊!这个《青花瓷》什么鬼?难道是我记错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记忆力超好的,绝对不会记错的!”

“不是咱们记错了,是这个狗东西写新歌了!”

“雾草,这个狗东西这么狗的吗?我准备了七天啊!你知道这七天我是怎么过的吗??”

“抗议!抗议!抗议!我们要听《消愁》新歌可以发线上!”

“对,我们要听《消愁》新歌发线上!!”

说实话,袁城就是故意的。

本来他是可以不直接说,让大家有一个期待,然后在前奏音乐想起来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

可是袁城看着他们一个个胸有成竹的面庞。

实在是忍不住要先打击他们一把了。

当看到大批观众懵逼的时候。

袁城对着一旁的乐队一挥手。

“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

“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

顿时一阵古风曲响起,乐器笛子、古琴,古筝等华夏传统乐器的声音传递出来。

前奏顺着线路直接从音响之中传递了出去!!!

“我靠,真的是没有听过的前奏啊!”

“不是,这个狗东西真不按套路出牌?”

“别急,别急,别急!这才哪里到哪里!他也就过过嘴瘾,下首歌肯定是咱熟悉的。”

“对对对,这一个星期的时间他能写几首好歌?要知道写歌,谱曲,作词加上录制可需要不少时间呢!!”

“对对对,估计是上次在魔都被魔都的兄弟揍惨了!故意拿了一首新歌来过过嘴瘾呢!!”

“哈哈哈,想起来魔都演唱会我就想笑,从头到尾竟然没有完整的一首歌唱下来!!”

“后边直接摆烂吃泡面,当应援歌手去了!!!”

“不唱歌的时候好笑程度百分之50%!!”

“不唱歌吃泡面加饼干的时候好笑程度百分之100%!”

“不唱歌吃泡面加吃饼干加挥舞应援荧光棒的时候好笑程度1000%!”

“不唱歌吃泡面加吃饼干加挥舞影院荧光棒的时候竟然被大喊腿排好笑程度百分之**%!!!

这个时候音乐的前奏过了,进入了正歌的部分。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青花瓷》是一首周懂演唱的华夏风歌曲,歌曲中这种离愁别绪被描写得婉转细腻,隐藏得愈加含蓄而韵味别生,仿佛青橄榄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论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

这三者叠加至一处,《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

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华夏风分外动人。

周董用“素胚““仕女““汉隶“等系列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

袁城这一世的嗓音条件先天之上就处于一种接近完美的状态,再加上后期他的唱功能力。

直接将这一首《青花瓷》表演的是淋漓尽致!

此刻舞台之下的观众们已经仿佛忘记了他们刚刚大喊的抗议,要听《消愁》的话!

现在全部都沉浸在了这首古典优雅的华夏风《青花瓷》之中。

PS:新手作者,在线求数据,每天保底5更一万字,1000鲜花加更一章5张月票加更一章,10条评论加更一章,20评价票加更一章,一百打赏加更一章!跪求鲜花月票,评价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