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灯光渐次暗淡,演播大厅内鼎沸的人声如同退潮般缓缓平息,只留下嗡嗡的余响。
沈南心满意足地放下手机,屏幕上那个贴吧神回复下的“膜拜大佬”和一连串的点赞图标仿佛还带着点恶趣味的余温。
他嘴角那丝若有若无的弧度还未完全隐去,就看到旺锋和扬昆两位导师一边低声交谈着,一边从后台通道走回了导师席。
何老师也重新站定在舞台中央,对着麦克风清了清嗓子。
“观众朋友们,欢迎回来!短暂的中场休息后,让我们继续今晚的音乐旅程!”
何老师的声音带着职业化的热情,试图重新点燃现场。然而,空气中那股因《大鱼》和91:8票差而激荡起的、近乎狂热的能量,终究是消散了大半。
接下来的比赛,成了旺锋战队与扬昆战队之间的较量。八位学员轮番登场,或深情款款,或活力四射,技巧娴熟,台风稳健,整体竞技水准绝对在线。
放在平时任何一期节目里,都算得上精彩纷呈。可惜,珠玉在前。
观众席的反应是诚实的。掌声礼貌而克制,欢呼声稀稀拉拉,远没有沈南战队出场时那种山呼海啸般的狂热。
尽管旺锋和扬昆两位导师点评时依旧专业、不乏妙语连珠,甚至偶尔互相调侃一下活跃气氛,但那种剑拔弩张、灵魂碰撞的激烈感,那种让人头皮发麻的震撼感,消失了。
比赛氛围平和得甚至有些……寡淡。
“这位学员的转音处理得很细腻,情感表达也很到位。”旺锋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
“不错不错,基本功扎实,就是选歌上还可以更大胆一点嘛。”
扬昆笑着接话,习惯性地又带了一句,“当然啦,要是来我巡演当嘉宾,舞台经验立马飙升!”
台下响起几声心照不宣的轻笑,稀稀拉拉的掌声随之响起。
结果也如同这平淡的氛围一样,波澜不惊。双方各自有两位学员凭借更稳定的发挥晋级,另外两位遗憾淘汰。
整个过程高效而平和,缺乏爆点,更像是在完成既定流程。
当何老师宣布本期录制正式结束时,观众们开始陆续退场。通道里,议论声再次密集起来,但话题的核心,毫无悬念地再次聚焦。
“讲真,后面这几场唱得也不差,但跟《大鱼》一比,总觉得差了点意思……”
“是啊,姜梦瑶、张松原、周申,再加上沈南导师那操作,把阈值拉得太高了!后面看啥都感觉平了。”
“我现在满脑子还是那条‘大鱼’在游,还有那句‘恭喜晋级一人’,绝了!”
“娜瑛今晚脸都被打肿了,最后走得那叫一个快……”
“沈南战队三场,场场王炸,这还怎么玩?后面比赛悬念都没了吧?”
议论声中,导师席上的娜瑛早已脸色铁青。她甚至没等主持人何老师最后的结束语说完,在旺锋和扬昆还在与何老师寒暄时,就猛地站起身。
昂贵的座椅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她谁也没看,更别提打招呼,下巴抬得高高的,仿佛要用这个姿势维持住最后一丝摇摇欲坠的尊严,脚步又急又快。
近乎是冲撞般地径直走向后台通道,身影迅速消失在阴影里,只留下一阵压抑着怒气的香风。
沈南慢悠悠地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将刚才看手机时那点恶趣味带来的轻松感与眼前娜瑛狼狈离场的画面重叠在一起。
嗯,他感觉自己的心情指数又上升了几个百分点。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笑容守恒定律”?娜瑛丢掉的体面和笑容,似乎都转移到他身上了。他心情愉悦地站起身,对着自己战队休息室的方向招了招手。
姜梦瑶像只欢快的小鹿第一个蹦了出来,后面跟着沉稳许多但同样面带兴奋的张松原,以及眼眶还有些微红、却焕发着前所未有光彩的周申。
“走走走,饿死了!老师,说好的夜宵,大餐!”姜梦瑶迫不及待地嚷嚷。
“对,庆祝周申大胜!”张松原笑着附和。
周申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但眼神亮晶晶地看着沈南:“谢谢老师!”
就在这时,旺锋和扬昆结束了与何老师的交谈,并肩朝沈南这边走了过来。两人的脸上都带着和煦的笑容,与刚才点评时的专业严肃判若两人。
“沈南,稍等一下。”旺锋率先开口,声音温和。
扬昆也笑着接口:“是啊,沈南老弟,聊两句?”
沈南停下脚步,示意三个学员稍等,转身面向两位乐坛前辈,脸上依旧是那副温和无害的笑容:“旺锋老师,扬昆老师,您二位有事?”
“没什么要紧事,”旺锋摆摆手,镜片后的目光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就是刚才在台上,有些话当着镜头不好说得太透。沈南,你今晚的表现,实在是……”他似乎在寻找一个最贴切的词,“惊艳!不仅仅是周申的演唱,更是你创作的那首《大鱼》!意境、旋律、编排,都堪称完美。还有你为姜梦瑶、张松原写的歌,风格迥异却都直击人心,这份创作力,了不得!”
扬昆在一旁用力点头,接过话头,语气半是调侃半是认真:“旺锋老师说得一点没错!老弟啊,你这一出手就是三首金曲级别的原创,风格还玩得这么溜,简直是往我们这些老家伙饭碗里扔炸弹啊!流行、古风摇滚、再到《大鱼》这种空灵的……啧啧,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他拍了拍沈南的肩膀,半开玩笑,“老哥我压力山大,感觉巡演嘉宾都不好意思请你了,怕被你比下去咯!”
沈南谦逊地笑了笑,微微欠身:“两位老师过奖了。您二位才是华语乐坛的常青树,实打实的前辈。不瞒您二位说,我真是听着您们的歌长大的。旺锋老师的《北国之春》启蒙了我对民谣的理解,扬昆老师早年的《劲舞狂潮》磁带,我抽屉里现在还珍藏着呢。您们的作品和舞台经验,是我们这些后辈需要不断学习的宝贵财富。”
他这番话说得诚恳而自然,没有刻意奉承,只是陈述事实,却让旺锋和扬昆都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切了几分。
尤其是沈南随口提到的他们各自具有代表性的早期作品名称,这可不是随便查查资料就能精准说出来的细节。
旺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更深沉的赞许:“哦?你还听过《北国之春》?那首歌的编曲细节,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未必能听出门道了。沈南,看来你的音乐基础非常扎实啊,涉猎也很广。”
PS:更新到了,鲜花破100加更,评价票破30加更,求鲜花求收藏求点数据支持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