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篇

换源:

  处暑的太阳,光线斜斜地穿过高楼的缝隙,在柏油马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海风带来的咸味和老城区里樟树的清香混合在一起,钻进每一个行人的鼻腔。

这座海港城市总是在新与旧之间拉扯。这边是布满岁月痕迹的骑楼,墙皮在潮湿的空气里微微剥落,那边就是光洁如镜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属于这个时代的光芒。

“淮睿中学”就坐落在这片新旧交界的核心地带。

它那爬满了常春藤的红砖墙,和墙上几个厚重沉静的铜字,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墙外的喧嚣市井与墙内的书香静谧清晰地分割开来。这里是这座城市所有家庭向往的学术圣地,踏入这道门,似乎就意味着拿到了通往未来的优等船票。

今天是开学日,校门口的路上,气氛显得有些微妙。穿着崭新校服的少年少女们,脸上带着相似的、经过精心管理的表情。他们不再像假期里那样随意,步伐和眼神里都透出一种成为“淮睿人”之后,不自觉的矜持和审视。他们三三两两地走着,偶尔交谈几句,目光掠过彼此崭新的书包和鞋子,心里都在进行着无声的比较和估量。

这是一种微妙的、心照不宣的骄傲,混合着对未知高中生活的期待,以及一丝藏得很好的、对未来的茫然。

校园主干道两旁的香樟树叶,将正午的阳光切割成无数破碎的光斑,随着微风在地面上轻轻晃动。人流在树荫与光斑之间穿行,脚步声和交谈声混成一片属于校园的、独有的背景音。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响起,叮铃——叮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让这片嘈杂的背景音泛起了清晰的涟漪。

循声望去,一道身影从林荫道的深处利落地冲出,由模糊的剪影迅速变得清晰。

那是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少年。风从他耳边掠过,将他那头浓密得近乎翻涌的黑发向后吹起,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他的皮肤是淡淡的小麦色,是那种经常在户外活动,又不易被晒伤的健康色泽。当他微微侧头避让行人时,阳光恰好勾勒出他清晰的下颌线。

他有一双很大的眼睛,眼型清澈,像一汪深潭,多数时候都显得沉稳而内-敛。但就在他目光与光线交错的瞬间,潭底会偶尔掠过一丝极难捕捉的、带着点狡黠的微光,随即又恢复了平静。这让他整个人在沉稳之中,又多了一份难以言说的、聪敏的灵气。

“谢谢,请避让一下。”

他的声音和他骑行的速度形成一种奇妙的反差,不急不躁,音量不大,却刚好能让前方的人听到。自行车铃清脆地再次响起,他灵巧地在人群中穿梭,每一个转弯和避让都精准得像是计算过一样。他就像一枚被精准投射出去的石子,在人群的水面上激起小小的涟漪,自身却不带一丝迟滞,迅速、玲珑地滑向远方,只留下一个轮廓分明的背影。

教学楼前的那个拐角,算是个视觉死角,茂盛的栀子花丛把视线挡得严严实实。

赵珉珂脑子里还在想事,脚下蹬车的速度快了些,风擦着耳朵呼呼地过。就在他转弯的瞬间,一道身影毫无征兆地从那片绿色后面冒了出来。那一刻,整个世界像是被按了慢放。

“——吱嘎!”

一声刺耳的急刹车。

他几乎是凭着本能把车头掰向一边,但距离太近,还是没能完全躲开。随着一声压抑的惊呼,书本和文件夹噼里啪啦掉了一地,一个女生也猝不及防地跌坐在地上。阳光碎成一片片,洒在她和那些散落的东西上,尴尬两个字瞬间实体化了。

赵珉珂心里“咯噔”一下,想都没想就跳下车。他下意识伸出手想扶她,女孩却条件反射般地侧了下身,避开了。

那一下,轻微,但拒绝的意味很明显。

他的手停在半空,有点窘。他清了清嗓子,把歉意和那点莫名的不爽压下去,开口道:“对不起,你没事吧?有没有撞到哪里?”

女孩抬起头,赵珉珂这才看清她的脸。她的五官很清秀,和自己有点像,都属于那种精致挂的,但气质完全不同。他偏沉稳,而她,带着一种干干净净的清甜感。此刻她那双大眼睛里还带着点惊魂未定,却没有一点生气的意思。

“没事。”她的声音很轻,但很清晰。

说完,她就低下头,开始飞快地收拾地上的东西,只想赶紧结束这场意外,从各种好奇的视线里脱身。她把散落的物件一股脑儿塞进手提书包里,动作麻利,看得出是不想把事情闹大。

赵珉珂蹲下身,也想帮忙捡,手指刚碰到一本摊开的笔记本,女孩已经更快地把它收了回去。

看到他还愣在一旁,脸上写满了“我闯祸了”的不安,女孩反倒有点不好意思了。“真的没事,你走吧,别担心。”她说着,还对他露出一个安抚性的微笑,很淡,但很真诚。

那个微笑像个开关,瞬间解除了警报。赵珉珂松了口气,抬手抹了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嘀咕了一句:“那就好。”

他跨上自行车,脚踩上踏板,可蹬出去两米远,又鬼使神差地回过头,冲她的背影补了一句:“那个……再见。”

女孩的脚步顿也没顿,只是随意地朝后摆了摆手,很快就消失在了教学楼东面走廊的拐角。

赵珉珂看着空荡荡的拐角,有点无奈地笑了笑。一场小意外,一个有点酷的女生。他摇摇头,把这事儿暂时抛开,骑着车,稳稳当当地进了车库,利落地把车停好锁上。

沿着楼梯匆匆而上,在踏上阶梯的刹那,学校的旋律随铃声起舞,催促着每一步的匆忙。他怕误了时辰,步伐加速,不多时便站在了高一(3)班的门前。正所谓时来运转,他抵达之际,乐曲恰巧谢幕,教室里学子们的喧嚣声迎面而来。

当赵珉珂的目光掠过教室,便捕捉到了几张没见过的面孔,那些男生的说笑声是如此自在,仿佛对这全新的环境已习以为常。其中一个男生看起来颇具魅力,随意地半躺在桌上控制着气场。赵珉珂对他们一见如旧,就走过去自我介绍:“嗨,你们好!我是赵珉珂。”看着这份稍显严肃的自我介绍,配上他那小麦色皮肤,黑白分明的眼睛,厚厚的嘴唇,俨然是一副小领导的风范。

那些男孩用包容的眼神迎接他,仿佛在说:无论你来自何方,这里都是新起点。这群少年中最为显眼的半躺桌上的那一个,直起身子来跟赵珉珂握手表示对同伴的尊重——他的手型与他的俊雅朴实的外表一样引人注目:手掌纤细,手指修长,却又不失男性的力量感。“你好,我是卓韬。”。

其他男生纷纷开始也纷纷伸展了下约束的肩膀,对赵珉珂打招呼。

“我是邓逸。”一个身材高大魁梧也肥硕的男生自我介绍道,说话时腮帮的肉鼓鼓囊囊、似笑非笑。

“我是凌桦。这位四眼兄是刘梓建。”叫凌桦的男生用胳膊勾了一下旁边的瘦弱男生。

他们两个子都不超过一米七。凌桦看上去肤色比刘梓建白净,但脖子有点黑,这个爱运动的细节出卖了他的斯文书生气质。刘梓建身材瘦小,腼腆地把眼睛垂着,他冲赵珉珂点了一下头,似乎表示友好,却又仿佛不认识般地用手推了推自己的黑框眼镜。

赵珉珂眼含笑意:“很高兴遇见你们,你们以前就认识?”卓韬回答:“不,我们也是刚刚认识的,只有凌桦和我是同学。”“噢,是吗?”赵珉珂有些惊讶。看来这班级里并没有他初中的老同学。

卓韬眼神老是飘向窗户,引得赵珉珂好奇,顺着他的目光,只见教室外面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正好打在那名蓝衣女孩身上,她自顾自地整理入学资料,身边不时有新朋友加入,交流声此起彼伏。谁料到会有几个少年在她旁边注意着她呢。

“这不就是刚才被他撞倒的那个吗?”赵珉珂惊讶地想,可脸上也仅仅就是嘴角动了动。

这时,凌桦故意用力拍了一下定睛艾艾的卓韬:“这么多人,老师也快来了吧。”“怎么,你这么喜欢有人管?”邓逸打趣地怼了下凌桦,几人相视一笑,缓和了刚才几个人不说话的尴尬。此时,眼垂心不垂的刘梓建却又推了一下快滑落的眼镜说:“老师来了。”

讲台上出现了一位中年男老师,他身材高大,有小肚腩,穿着竖条纹衬衫,进教室后一直低头看着手里的名册本,都没瞄学生们一眼,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笑语声渐渐消散,一个高个子的中年男老师出现在讲台上,他身上透着那种资深教师的沉稳与威严。当高进老师开始点名,全班立刻沉默下来,此时,他抬起眼睛观望了一下热烈讨论着的同学们,随后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言。

“好了,同学们。大家安静一下。”男老师开始讲话了,“我叫高进,是你们的班主任,同时负责教你们的历史课。我们高一(3)班一共 35人……”他声音宏亮,虽然慢条斯理,但用教学经验积累起来的一种老到的气场很是慑服人心,全班很快安静了。看得出,这位男老师是这所学校的老教工,教学经验自然不用说。按惯例,每个同学得都上台去介绍了自己。根据姓名笔画数来点名,赵珉珂排在第 10个。

可是如果不按姓名笔划,就按成绩,他也排在班级前 5名内的。很快,赵珉珂走到讲台前快速地介绍自己姓名后,便回到座位——他是不愿让人多观摩的。

到了那位女孩介绍自己的时候,教室里再次响起微小的窃窃私语,同学们都惊艳于她的清新与文雅。“大家好,我叫阮晖,毕业于市第二中学,认识每个出色的你,是我的荣幸。”言短意赅的介绍完毕,她转身步回座位,一路上都能感觉到赵珉珂钦佩的目光。

下课的时候,赵珉珂主动去找了阮晖闲聊:“你好,刚才真是不好意思。”阮晖看赵珉珂挺真诚的,并不排斥他,说道:“没事,没想到我们还在一个班里呢。”两个人继续聊了聊考试和学校等话题。

但卓韬看着他俩,泛起一股微妙的妒意,却装作不在意地摇着头说:“那小子,真是Welcome.”话虽带着一丝明显的讽刺,刚才那几位伙伴却不以为意,凌桦笑着说:“可能,以前就认识吧,也许他们是初中同学。”

当天报道结束后,赵珉珂叫阮晖一起回家,阮晖也没有拒绝。他推着自行车和她一起并排走着,卓韬四人蹬着两辆自行车,后座各带一人,从后面飞快追来:“我们回去啦!”赵珉珂在随着欢快的车铃和笑声中反应过来,喊道:“再见!”

明媚的阳光使街道旁的梧桐树落下点点斑影,四人一边放肆地笑着,一边对着赵珉珂挥手,渐渐隐去在街道尽头。他们在夕阳余晖中的背影,给两人心中平添了一丝友谊的亮辉。

四人,三辆自行车,卓韬独行;车轮刺溜溜地滑到了三岔路口,前面没有路了,是个废弃的厂房;卓韬和其余人道了别,自行车靠右边马路停下。转头看看四周没人,准备小憩片刻,他从书包里拿出一罐汽水喝起来。可当他眼睛越过马路中间的绿化带,发现了一副新景象:那家转租商店的门口停了一辆小货车,有几人在货车旁边卸家具和杂物。这应该是一家人,看起来有四个成员:中年男子稳重;中年妇女没精神,还有两个和他年纪相仿的人准备小憩片刻。男孩覆着太阳镜,但那隐藏不住的年轻气质和不甘示弱的眼神,女孩则温柔而勤恳,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不凡经历。

虽然隔着不小的距离,但当他无意中与那男孩的视线相遇,远处的眼镜男孩似乎在对他诉说:那是父母搬家的忙碌日子中稀松平常的一幕。

夏日艳阳刺眼,卓韬看不到对面的店铺里具体有什么,只见他们把原来店铺上头的“利方古玩”的店牌取了下来,又把做好的另一块店牌——“洋达水族”准备装上去。

卓韬想:“这个店总算是有人租了。”捱到这一瓶汽水喝完,红绿灯来回了三次,他不想再等在这里看风景了,“赶紧回家吧,还需要给奶奶做饭呢。”用力一蹬自行车,沿着林荫大道踏上了回家的路。

谁会料到,就在不远的将来,这个男孩将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再次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