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吹牛(8)
大话富了康(6)
第二天许白又接到了一个面试电话,说让他到新型研究所面试。接电话时,大概是中午10点多,许白还没起床,连日的奔波实在太累了,许白想休息休息,他始终认为,找工作不难,但是要找个合适的工作就得花点心思,毕竟着急上火解决不了问题。许白回应她下午3点去面试,
过了1点,许白从住的地方下楼,路过平日里经过的哪家小卖铺,买了瓶绿茶,坐上了去新型研究所面试的公交车,到了一趟11路公交,3点10分到了面试的那家研究所,一进大门,一栋破破烂烂的大楼映入眼帘,许白有些失落。想象中的研究所,应该都是金碧辉煌的,可眼前这栋大白楼,楼表面的白灰都掉了许多。连许白大学的办公楼都不如。难道是被骗了许白心里暗自琢磨,或者是走错地方了?可是地址明明就是这里呀.......管他呢,打个电话问问再说,许白拨通了面试的电话。面试的人让他上二楼。许白也是,抱着尝试的态度,上了二楼,大概过了,1分多钟,两个面试的人坐在了许白的对面,一个身穿黑紫色上衣的中年男子,外掐腰,穿着皮鞋,2米高的个子,瘦的像的竹竿。45岁左右,一个是身穿白色短袖的妇女,40岁上下,1.6米左右的身高。
女的说:“带简历了吗?”
许白说:“带了”,便把简历递给女的。
女的看了一下,说:“今年刚毕业,我在网上看到了他留的信息,觉的还算合适,你看看。”
男的接过简历,一遍看,说:“刚毕业的有基础就可以,那不是,前两年来的那个女研究生,干了半年就都上手了,程序,算法,都搞的不错。可惜离职了。”
女的说:“答应人家涨工资的,一直不涨,难怪人家要走。”
男的说:“那有啥办法,一直是这种情况我也走。”
许白感觉自己被凉在一边的,本能的问了一句:“合适吗?”
男的说:“光看简历也看不出能力,你是电子专业,动手能力怎么样?自己在学校做过什么东西吗?”
许白说:“东西是做过一些,但都没有在市场上卖过。都是用来练手的,做过一个功率转换器,图纸是在网上找的。做过一个电子时钟,被放进毕业设计了。”
一边说着,许白想起自己随身背着的单肩包里有一块用剩下的手工电路板。于是掏出来给他说:“对了,这里有一块,我前两天用剩下的电路板,你看看”
男的接过去,说:“手工做的,十几年前,单片机还是个秘密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刚入行的人,都这么干过”
许白说:“是的,在学校读书时,做着练手的。”
男的说:“可以留下来,如果你愿意的话,但,必须提前告诉你,咱这是研究所,工资开不了你简历上要求的那么高。”
许白说:“能开多少钱?”
女的说:“2500,月休8天,”
许白说:“2500有点低。我房租每个月都要500块,公交费要200块,吃饭要500块。每个月下来剩1000块钱,这顾不住生活!管吃住吗?”
女的说:“咱们是研究所,不是工厂,不管。但是如果你干的时间长,表现好,可以申请领一套房子”
许白问:“干多久算是时间长?表现好?”
女的说:“看表现”。
许白心想,这不是车轱辘话来回说吗?毕竟是被骗一次的人。
许白在外小心谨慎,光怕再次上当受骗。
说:“这还没我大专毕业直接去干修家电的售后,挣的钱多。我还是在找找其它工作吧。你们再找找合适的人。”
女的说:“多少人想干,我们都不要,你还嫌弃工资低!”
男的说:“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说吧就要结束这场面试。许白说:“等一下,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男子顿时来了兴致,说:“你说说看,知道的话,我告诉你。我们都是从你这个年龄段走过来的。20多岁的年龄,从底层往上爬,过程很艰辛,”
许白直来直去的说:“为啥,咱们这栋楼这么破呀?还没私企的楼看上去漂亮。我看到咱们招聘的信息说是国企呀”。
男子嘴角上扬,说:“私企的楼漂亮?!不就是钱吗!”
许白听出了这话里有“无耐,有轻飘,有愤恨,也有不屑”
许白没有接着往下问,当让,26岁的年龄,即使他有很多寒暑假打工的经历,毕竟没经过人心的打磨。哪里能听得出这许多的心酸悲苦,人心沧桑。
顺势说了一句:“谢谢呀。”结束了这场面试。
接着奔前程去了.....
其实他根本没听懂男子话里的意思,更别提体会到男子的心性。
多年以后,许白想起了这一段经历,在心里告诉自己说:“男子是一个自认为怀才不遇,对现状不满,却无力改变的人。”这点,从他不经意间说出的那句:“.......一直这样下去我也走。”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自己都准备离开......
有诗有证:白心白来,还是许白。
人心不知险,万事开头难。
无心遇前辈,竟是失意人。
前途纵有万难,看我跃马扬鞭。
雨巷有大坑。坑我八年整。
一朝落入大坑中,哭爹叫娘不管用。
一心向善,听天由命!
第二回吹牛(8)
大话富了康(7)
话说这许白找工作,已经10天了,连日的奔波,让他精疲力尽,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不合适,让他心生气馁。但转念一想:“找工作不是难事,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就得花点心思,费点功夫”又变的精神起来。今天是星期六,许白从网上看到信息说,河和省人才市场,有一场招聘会,许白6点左右就出门挤公交车去了。倒了两趟公交车,到了河和省人才市场站。下车那一刻,许白意识到,天下起了蒙蒙细雨。许白从身上的单肩包里,取出随身带着的雨伞。他打着雨伞不行了200米左右,到了河和省人才市场,走进人才市场那一刻,许白看到一排排的招聘柜台,柜台里面坐着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有穿西装的,有穿短袖的,有穿裙子的,有穿工装的,有穿白衬衣的。经过这样的场合多了,你就会知道,穿西装的基本都是在招聘销售,穿白衬衫的大多是在招聘保险,穿短袖和裙子的大多是一些小公司在招聘工人和文职。穿工装的大多数是来厂里的工人来协助招聘的。柜台的前面大多都放着一张宣传海报,写着他们公司最亮眼的宣传,含有招聘的职位。两列柜台中间形成的那个过道,就是找工作的人,来回挑选工作的场地。许白看到在过道里走着的男男女女,他们大多穿着靓丽的衣服,有背着包的,有提着包的,有做在柜台对面面试的,有在空凳子上休息的......还有穿梭在人群中发传单的........许白心想:这找工作的人真像是在卖自己呀!可是那招聘的人,不是已经把自己卖过了的人吗?想到这里许白一脸苦笑。看着人才市场形形色色,鱼龙混杂的人,许白也开始在里面转了起来,找工作是,关公和赤兔马的双向选择。你需得看上人家,人家也需得看上你。这叫“招聘”,也叫“求职”。说白了,就像是去菜市场“买菜,卖菜”一样:“他卖的菜你愿意买,你买菜给他的钱,他也愿意要。公平交易,双方满意,仅此而已。”招聘会,不过是把“菜市场里的“菜”换成了“人”。就是这么简单。
许白没有急着面试任何一家工作,而是现在市场里转了一圈,他想了解一下,今天来参加招聘的都有哪些公司,是不是有和自己电子专业对口的职位。只要有,许白就有信心拿下。
许白人群中穿梭着,观察这,这些招聘的公司和他们招聘的职位,一遍留意,一遍思想.....
有诗为正:
人间六月天,酷暑难当,偏下雨。
许白找活忙,满怀梦想,辛苦藏。
奈何雨巷子里遇老乡,流氓。爱开黑枪!
第二回吹牛(8)
大话富了康(8)
许白在人才市场里面转了一圈,发现并没有行业里面很有影响力的公司来这里招聘。只是有一家公司的招聘柜台,里里外外围了很多面试的少男少女,很多看上去像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很多看上去像是“油腻”的社会老油条。许白特地看了一眼他们的招聘海报,上面写着“富了康”。许白心理咯噔了一下,关于“富了康”在脑里、心里的一些真的假的印象,浮现出来,什么“富了康”工资高呀,什么“富了康”是个人都能去呀,什么“富了康”都是流水线呀,什么进“富了康”的人什么都不会呀.......
当然,还有一个声音在许白的心里想起:“你可以去大公司面试一下,比如说。四星、为华等这些大的公司有很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如果你能进的去,工资4000是没问题的,而且吃住问题也解决了。”这“富了康”不就是个大厂吗?
许白当即决定留下来,试一试。自觉站在了等待面试的长队中。
话说这许白大专期间跟着学校“打寒暑假工”,大厂也是进过3次的。大大厂里面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及吃的饭菜,相对于后来许白的工作来说,确实是好些,但大厂,流水线上的单调、乏味、僵死给许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当然现在毕业了,再让许白“干流水线”,他是断然不会干的。一来他自信在电子专业上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二来他想找个能让自己在电子行业长期发展的工作平台,做更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识和技术积累。毕竟单靠“在学校学的知识技能和自己零零散散的寒暑假打工经历”很难形成在专业领域的突破。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最少3到5年的沉淀。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过了一会儿,排在许白前面面试的人剩下了两个,许白清楚的看到,招聘的人是一个戴眼镜的身材微胖的男人,还有一个穿红色短袖的男人,两个人看上去都30多岁的样子,给许白的感觉他们没有35岁。
这两个面试的坐在柜台里面,老生常谈的提问。
坐在他们对面的男生,老生常谈的回答。
都是一些面试常问的问题,什么,介绍你的工作、实习经历呀,你的求职意向呀、薪资要求呀等等。
等着面试的人和在犹豫不决面试的热围着听“提问和被提问”,就像是看什么稀罕物件似的。
用手爬在面试柜台旁边的有一个穿蓝色短袖的脸色黝黑的小胖子。他一直在看着柜台里面试的人和柜台外求职的人。好像在寻觅这什么。
排在许白前面的是一个穿紫色衣服的女生,这是她已经坐在了凳子上,回答面试人的问题了。
许白听她们来来回回的“一问一答”心想,这个女生应该也是刚毕业的,说话间带着“青涩”,介绍自己是,显的有些软弱和不自信。
终于轮到许白面试了,他坐在凳子上,开始了新一轮的“老生常谈”。
有诗为证:
面试面试,你试我试。
问问答答,答答问问。
你不骗我,我不欺你。
你若欺我,必是悲剧。
何以上当?唯有雨巷。
一片真心,被骗被伤。
哭爹叫娘,许白泪殇。
公道被毁,良心报丧。
雨巷雨巷,禽兽老乡。
衣冠禽兽,祸害老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