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砾星指挥室内,全息星图柔和的光芒映照着李铭严肃的脸庞。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铁砧星的三维模型随即在空气中浮现,密密麻麻的防御工事如同钢铁蛛网,将整个星球严密包裹。作为南部星域的重要驻扎地,铁砧星在星图上散发着淡淡的蓝光,与远处北部星域的红色标识遥相呼应,中间横亘着广袤无垠的虚空。
北部星域远在三个跃迁点之外,李铭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他们的舰队从未踏入铁砧星半步。但战狼小队在交界的灰雾星系吃了大亏——那里的沙暴和咱们这儿如出一辙,却让他们折损了三成兵力。他转身看向李吾,后者站姿笔挺,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李吾点头,手指不自觉地抚过腰间的液压钳,那是他在铁砧星防御战中最得力的伙伴。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南部星域的战士们仅凭简陋的装备,硬是在沙暴中构建起一道钢铁防线,没有依靠任何外部支援。
这次任务很单纯,李铭继续说道,地表另一面的军事工厂有批常规物资,需要运回驻地。带上战狼小队,让他们见识见识沙砾星的生存之道。他的目光落在星图上交界地带的闪烁红点,灰雾星系的局势不稳,未来可能需要南北协作,提前让他们适应环境,有备无患。
李吾会意,深知沙区作战的特殊性:明白,指挥官。我会让他们知道,在沙砾星,经验比装备更重要。
锈迹斑斑的铁颚号蒸汽火车静静卧在铁轨上,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兵。鹰隼小队的队员们熟练地检查着火车的每一处机械部件,手中的工具与金属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战狼小队的队员们则围成一圈,脸上写满了疑惑与惊讶。
这东西真的能在沙暴中行驶?一名北部星域的士兵忍不住开口,他身上的纳米纤维制服一尘不染,与火车的破旧形成鲜明对比。
李吾走上前,手掌按在温热的车厢壁上,感受着蒸汽机轻微的震动:在铁砧星防御战中,我们靠这样的火车跑完了整个补给线。他指向远处的沙丘,精密的飞船在沙暴中寸步难行,传感器会被沙尘彻底摧毁,而这些看似落后的机械装置,却能凭借最原始的构造挺过最恶劣的环境。
战狼小队队长陈墨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火车的构造。他胸前的银狼徽章微微发亮,那是北部星域军人的荣耀象征。在灰雾星系的惨败后,战狼小队急需学习沙区作战技巧,而南部星域的实战经验正是他们最需要的。
当火车穿越晨昏线,沙砾星的双重夜幕悄然降临。李吾坐在车厢内,面前的立体投影正在演示沙区齿轮陷阱的布置与拆解。陈墨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坐在了他的对面,手中捧着两杯热气腾腾的饮品。
在灰雾星系,我们的动力核心被沙砾磨穿,陈墨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苦涩,整个小队被困在沙暴中,差点全军覆没。他掏出一枚变形的齿轮,那是从灰雾星系带回的纪念品,我们习惯了高科技装备,却忽略了最基础的生存之道。
李吾接过齿轮,仔细端详:沙砾星的沙子就像最严苛的考官,再精密的仪器也会在这里失效。他调出铁砧星防御战的资料,我们用沙蜥皮包裹齿轮,用人工瞭望代替传感器,这些土办法看似笨拙,却能在关键时刻救命。
陈墨点头,目光落在李吾战术腰带上的液压钳:听说您在铁砧星用这东西修好了所有受损的机械?
修了不下百次,李吾笑道,每次沙暴过后,齿轮里总是塞满了沙子。但只要耐心清理,它们就能重新转动,就像我们南部星域的军人,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总能找到生存的办法。
车厢内,其他队员们也围拢过来,静静聆听着这场跨星域的经验交流。窗外,黄沙与雪花交织,仿佛在为南北星域军人的友谊谱写一曲独特的赞歌。
突如其来的震动打断了交谈,沙暴来了。车厢剧烈摇晃,沙砾击打玻璃的声音如同暴雨般密集。李吾立刻起身,声音坚定有力:沙暴预警!战狼小队跟我检查传动系统,注意清除齿轮间的沙粒!
陈墨和队员们紧随其后,看着李吾熟练地用液压钳打开齿轮箱,里面的沙蜥皮垫上已积了一层细细的沙粒。这是我们的土办法,李吾大声说道,每二十分钟清理一次,就能保证齿轮正常运转。
队员们纷纷动手,按照李吾的指导清理着每一处机械部件。陈墨看着李吾在昏暗的货舱中来回奔走,指导着每一个细节,心中不禁生出敬佩之情。这就是南部星域军人的生存智慧,没有花哨的高科技,只有对每一个细节的极致把控。
沙暴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当火车终于驶出风暴区,队员们看着依旧运转正常的火车,心中满是震撼。陈墨望着窗外逐渐平息的黄沙,知道战狼小队的重建之路还很漫长,但他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沙砾星的磨砺中,学会像南部星域的军人那样思考与战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