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赶进度
对于转学生来说,转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要适应环境上,学校和老师同学的变化;还要克服教材上,课程上的差异。胡妍也如是。
跨省的转学,更是增添了难度。不同地区使用的教材不同,使得有的知识她在舟城上学期已经学过,而在枫城却才刚开始学。例如物理的“力”的章节,胡妍上学期已经在舟城学过,并参与了考试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而在枫城,却并未学过“力”,反而枫城所使用的教材,上学期身边同学已经都学过了“电”。
无奈之下,物理课上,胡妍不得不自己进行自学“电”。在老师上课讲解她已然学过的“力”的章节时,她争分夺秒,埋头苦学“电”的知识。
刚开始接触新知识,她甚至看不懂物理学上,一个圈圈里一个叉是灯泡的意思,也看不懂两条竖线一长一短是电池的意思。
更不用说数学和英语了。数学上,胡妍也没有学过“全等三角”的概念;英语上,胡妍在舟城的学校教学进度较慢,落了Unit 4这一整个大章节(一学期,一本书也仅仅只有四个章节);而胡妍最引以为傲的语文,枫城与舟城所选用的教材确实完全不同,枫城授课的老教师是返聘而来的,授课过程中全称枫城乡音,让自小在外生活,听不太懂乡音的胡妍非常崩溃。
相对于枫城的同学,胡妍不得不奋力追赶,每一门课,每一个学科,都存教学方式与进度上的差异。
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一切都得靠自己。
转学后的无数个也晚,胡妍都不得不挑灯夜战。别人休闲玩乐的时候,她只能自学,追赶课程进度,弥补学习上的不足。这种苦行僧般的生活着实索然无味。
但是,在舟城一直是年纪名列前茅的胡妍,怎能甘心落人与后呢?再苦再难,也得咬牙坚持,胡妍相信,凭靠自己的努力与顿悟,一定能赶上教学进度。
环境的陌生,以及知识的晦涩难懂,胡妍时常听课听着听着,看书看着看着,就不自觉流下了眼泪。每当这个时候,身边的陈露都能察觉到她的脆弱,并及时温柔地递过纸巾。
好在,身边新的同学都很友善热情,用他们各自的方式温暖着胡妍不安的心。
***
2.逐渐融入
张月与胡妍家同路,每当放学的时候,张月都会邀上她的那些小伙伴们同行,大家一行四五人,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谈笑风生,穿梭于老城的街道中。
春风拂粉面,嫩柳扫青丝。每当这个时候,沐浴着春日的暖阳,任清风呢喃于耳畔,任车水马龙穿梭于身后。享受着放学后短暂的自由,都是胡妍最惬意的时光。
刘超然是个学霸,虽然混迹于女生群中,是个十足的中央空调,但却丝毫不妨碍他的成绩。坐在胡妍前面的他,经常在课间为胡妍指点一二,大大提升了胡妍的学习效率。
而黄展森呢,作为班中一霸,就他那高高大大的个子往边上一站,就足以给人压迫感。他坐在靠近陈露的隔壁组的最后一桌,虽然与胡妍这一组隔着小过道,也隔着陈露,但却完全不影响他参与胡妍这几人的“小朋友圈”,时不时课上,隔着老远,都能听到他高亢的声音与老师起哄。课间,也时不时喜欢见缝插针,来逗弄胡妍,“嘲笑”她功课的不够长进,或头脑的不够聪慧。
作为同桌兼闺蜜的陈露,会时不时维护胡妍,与身边人斗嘴,会带家里的小甜点与胡妍分享,也会在她课上遇到难题落泪的时候轻抚安慰。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大家各自努力学习,课后又嬉笑打闹。虽为重点班,却并未有死读书的书呆子气。大家也因新同学胡妍的加入,增添了新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