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论功

换源:

  金色的日光越进宫廷最终落在帝国主人身上,华服上的金龙在照耀下熠熠生辉。宫庭内外,甲胄林立,所有人都神色肃穆而庄严。

诸侯与大臣们神色充满敬畏与期待,他们静静等待着那个命运转折点的到来。

刘邦端坐在高台之上,眼神深邃而锐利,巨龙扫视着下方的众人,群臣们齐刷刷俯身行礼,不敢直视其锋芒,齐呼万岁,如雷鸣般响彻云霄。

这一刻,时间都为之静止。

刘邦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平身,数年宏愿一朝得偿,看着台下情景心中难掩激动与震撼。

“今日,朕承上天眷顾,登基为帝,必将仁政为本,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开创大汉盛世。”

见台阶下发妻和嫡子,他朗声道:“吕氏,贤良淑德,佐朕内政,今册封皇后,母仪天下。”

吕雉领旨谢恩,刘邦看向刘盈充满着期许:“嫡子刘盈,仁孝聪敏,今立为太子,以承社稷。”

刘盈早做好了准备,不慌不忙恭敬行礼,在众人目光中坦然答道:“儿臣必不负父皇期望。”

场面话也说完了,便要进入分大蛋糕的环节了,面对虎视眈眈的诸侯王,刘邦心在滴血,以丹书铁劵为凭证,下达了第二道诏令,承认了现有诸侯的用兵割据情况。

七个诸侯国一下子将整个汉朝国土划走了大半,还挑走最为富庶的地区,剩给汉朝中央的只有十五个郡。

刘盈看着刘邦眼底的冷光,便知诛灭异性诸侯的念头已起。

登基典礼过后,更令人头疼的事来了,因为汉朝内部的斗争开始了,无声的刀光剑影上演起来。

一个不可避免的难题出现了——如何分封功臣?

为了争夺更多的利益,武将与文臣抱团开始了在殿前争夺封赏。

武将认为曹参军功硕硕位应获得最多的封赏,而文臣认为萧丞相运筹帷幄理应重赏,两方嘴仗打得不亦乐乎,把刘邦吵得头皮发麻,不甚其烦。

他杯子一摔喝到:“朕看萧丞相应位列第一。”

刘盈心道来了,刘邦这是要亲自下场了。

这简直是危言耸听,一众将军差点把桌子掀了,你当皇帝就是这样拉偏架的,喝假酒了吧。

武将抱不公道:“我们出生入死在外打仗,每个人都身受多处刀伤,攻城略地数不胜数,他萧何一个笔杆子躲在后方,凭什么功劳在我们之上啊?”

刘邦笑着说:“这就像打猎,猎狗只会追踪猎物,而人才是发号施令的那一方,萧何坐镇后方运筹帷幄是功人,而你们只会战场拼杀,是功狗。你们会认为狗的功劳比人大吗?”

这“黑哨”都可以去应聘世界杯裁判的地步。

“欺人太甚!!!”

武将都快炸了,没想到刘邦能说出这样不要脸的话,打仗时是兄弟,论功时是狗,那你刘老三是人是狗。

刘邦补充道:“诸位来得时候都是只身前来,萧何可是前后举荐了数十人为我所用,这样的功劳还不算大吗?”

灌婴和周勃气得脸红还要抱屈就看到曹参冲他们摇头,便不再说话。

刘盈旁听着刘邦拉偏架,心里揣摩着便宜老子的用意。

今日之事,绝不是封赏争功这么简单!

打量着满堂跳脚的武将,看着被挤到一边的据理力争的文臣,“失衡”一词浮现在刘盈的脑海里。

不是舍不得那点封赏和俸禄,只是武将集团的实力实在是太过庞大了。

若是以曹参为首按功封赏,让他们势力继续扩大而不加遏制,他们不就是新一轮的诸侯王了吗。

以萧何作为靶子,提拔文臣,一来建国初期激发文臣工作动力,二来也可形成对立对武将进行分权。

怪不得萧叔和曹叔从开始就不说话,原来是早就明白帝王的打算。

看着文官与武将唇枪舌战,一副不共戴天的模样,刘盈心下了然,因为利益瓜分不公导致文武相争,也断绝了文官武官勾结的可能性。

想明白这一点,刘盈瞬间发现原来这次小小的封赏之中暗含着如此多的政治斗争。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于政治上的不成熟,抬眼看向御座上的父亲,真正得利的从不是萧何,也不是文官,而是背后的刘邦。

果然封赏之后的论功排序,让文武之争更是火热。

功名利禄,利禄在后,功名在前。谁排了第一,不就意味着往后朝堂先压人一头吗?

这回刘邦看上去很老实,不发表意见,只听着两边发言不说话。

武将不停说曹参为国奋战,受了七十多处伤,论功劳大小,理应排第一。

刘盈看刘邦仍不慌不忙,便知他有后招。

果然文臣有一人大声反对。

关内侯鄂君,有人认出来了说话之人。

“臣认为功臣排次,萧丞相应该排第一,曹将军排第二。”鄂君陈述道。

“其一,曹将军虽然有鏊战略地之功,但不过一时一地的事。皇上在和楚军对抗期间,士兵伤亡惨重,是丞相从关中发遣士卒补充军队。其二,在与楚军对峙的时候,军中常常缺粮,又是丞相及时从关中运来粮食缓解危机。其三,丞相镇守关中保全后路,这些可以说是万世之功啊?”

这几句话将萧何功劳说得清楚,打仗首先需要兵,没有士兵,将军便不是将军。军粮更是重要,你小看后勤,但是缺一顿粮,都可能导致军心涣散。更别说萧何还看着老家,始终给诸位留条后路。

刘邦听完笑道:“你说很有道理,可见功臣排序理应丞相为先。可是朕实在想不到封赏什么了,便赐丞相可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吧。”

“臣谢陛下恩旨。”萧何起身行礼道,“臣惶恐,粮草与兵士之事,殿下出力尤多,臣不敢独占。”

刘盈没想到萧何突然扯到自己,下意识看向刘邦。

“太子想要什么赏赐啊?”刘邦被萧何提醒着看向刘盈。

“臣责任所在,不敢居功。”刘盈内心一窒,丞相拉我下水作甚。

“惯是奇技淫巧,不若你去替朕管着少府吧?”刘邦打趣道。

少府是管理皇室私财和内务的机构组织,显然经过萧何提醒,老刘记起了儿子挣钱的本事,将内库的管理权直接给了刘盈。

“儿臣遵旨。”刘盈没有推辞,纵然这不是一个差事,他也急需这一职位去做些事情,来挽救汉初经济凋敝的现状。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