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这是个好事情

换源:

  虽说是一个烟囱,但那里不冒烟。

在这个烟囱里面,他们安装了一个废气回收的设备。

这个设备把从印染厂里排放出来的烟气,再送回印染厂的锅炉里面进行再次燃烧。

经过这样一个工程的处理和再利用,变成染缸里燃烧的热量。

用来给染缸加热,这样,既减少了工厂的支出,又减少了对自然界的污染。

原来有烟囱里排放的那一条乌龙,现在就再也看不到了。周围也就再也闻不到那种呛人的气味了。

这也表现出了钱兴祥那超前的一时和眼光及胆略。

在印染厂的东面有一个高大的烟囱。

虽说是一个烟囱,但那里不冒烟。

在这个烟囱里面,他们安装了一个废气回收的设备。

这个设备把从印染厂里排放出来的烟气,再送回印染厂的锅炉里面进行再次燃烧。

经过这样一个工程的处理和再利用,变成染缸里燃烧的热量。

用来给染缸加热,这样,既减少了工厂的支出,又减少了对自然界的污染。

原来有烟囱里排放的那一条乌龙,现在就再也看不到了。周围也就再也闻不到那种呛人的气味了。

钱东照听到这个消息,连他的病都好了。第二天也就吵着要出院了。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家人们阻拦不住,也就只好让他出院了。

晚上,钱兴祥从外面回来,看到父亲已经坐在家里了,就高兴地说道:“爸,你出院了。”

“是啊。听到工厂里的废气废水回收利用工程完成了,我一高兴,这病就好了。”钱东照笑着说道。

吃过饭,钱兴祥从家里出去,有往村的印染厂里走去,一路上,他一高兴,不由得又哼起了“东方红”这首歌曲。

东方红,太阳升,

……

他为人民谋幸福,

他是人民大救星。

共产党,像太阳,

照到哪里哪里亮。

哪里有了共产党,

哪里人民得解放。

在印染厂的各个地方转了一圈,看到一切正常,钱兴祥就来到了村部自己的办公室里。

坐下后打开电脑,开始游览全国的新闻经济内容。

这时,钱兴祥的父亲钱东照也走了进来。

“爸,你怎么也来了?”看到自己的父亲来了,钱兴祥就急忙站起来去过搀扶。

“嗯。在家里坐不住了,就出来走走。”钱东照说着就来到了儿子钱兴祥的身边坐下。

前想想给他去泡来了一把茶,放到他面前说道:“爸。”

“嗯,啥子事情?”钱东照看着自己的儿子钱兴祥问道。

“爸,我有个事情想跟你说。”钱兴祥看着父亲说道。

“哦。你说说看。”钱东照颇感兴趣的问道。

“爸,上次你车祸的那个赔款,我想把它转到学校里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奖励基金。你觉得怎么样?”钱兴祥看着自己的父亲说道。

“噢,这是个好事情。你做得好。爸支持你。”钱东照眉开眼笑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说道。

他觉得自己的儿子越来越成熟起来了,不由得从心里感到高兴。

“那好,把我就用学校的名义去建立一个账户,然后,每年一次对在教育教学上有成绩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奖励。”钱兴祥看着自己的父亲高兴地说道:“爸,那我去办理了。你坐着等我。”钱兴祥说着就拿着一个包就走了出去。

钱东照满面笑容地看着自己儿子出去的背影。

第二天,在村学校的里就出现了一张大红喜报:

喜报

全体老师和同学们:

为了鼓励老师和同学们热爱教育,热爱学习,争取出成绩,出成果。现在,成立了一个“新华教育奖励基金”。

每年有这个奖励基金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在学习上取的优良成绩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一次奖励。

希望全体教师和学生,认真教学,努力学习,争取年年获得奖励基金。

村部

****年**月**日

看到这个喜报后,整个学校沸腾了,教师和学生们都奔走相告,他们都互相鼓励,一定要认真工作,努力学习,争取年年获得奖励基金。

随着第三期新农村的落成,村里崭新宏伟的大礼堂也在村的中间地带胜利落成了。

这个大礼堂,仿照了天安门城楼的样式和格局,既古式古香,又带有现代气息。

从南面的大门进去,就是一个十分宽敞的,可以容纳几千人的,排着整齐的座椅,顶部壮实着一百多盏虹吸灯的大会场,正面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台的上面的墙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伟人画像,两边挂着一副对联。

上联是:

听***席话句句金玉良言,

下联是:

跟共产党走条条康庄大道。

横批是:

情深如海,功高似山。

这幅对联是由钱兴祥写的。

当时,大礼堂刚刚建成,伟人像刚刚定制好,可是要想在画像的两边挂上一副歌颂伟人恩情的对联,若是请书法家前去书写,又要花费一笔很到的钱,支委会一班人算来算去都有点心疼。

不挂吧,又觉得对不起咱们贫下中农和广大社员群众的大救星伟人,一时间竟然也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而是好。

“对了,咱们村的兴祥,他的毛笔字不是也很好嘛?何不让他来写呢?”忽然第四生产队的老队长钱金林说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

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开了。

“是啊,他的确写的很好啊。”

“让他来写就很好的。”

“咱们又不求什么名气,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伟人的无限敬爱。讲啥子排场,要啥子名气。”

这样,就把书写这幅对联的担子落到了钱兴祥肩上。

“书写的人有了,可是写什么好呢?”

“兴祥这样的人还怕写不出一副好的对联来吗?”第六生产队的队长吴柏根说道。

“是啊,咱就托付给他一个人去好了。干嘛要咱们大家来挖空心思呢?”第四生产队的队长钱金林说道。

钱兴祥接到了这个任务,心中是既兴奋又担心。

他兴奋的是全村的社员们对自己的信任,担心的是自己能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社员们交给自己的这个任务。

各位朋友多多收藏,各种打赏!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