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张局座:这架无人机的设计非常优秀

换源:

  牧尘环顾四周,朗声开口:

“我们牧氏集团设计的这架无人机,”

“最大航程为6000公里。”

这句话一出,

原本闹哄哄的竞标现场,瞬间鸦雀无声。

良久之后,

才有细碎的议论声出现,

“民用无人机航程6000公里?”

“他在开什么玩笑!”

“这怎么可能,国内民企技术能达到这个水平?”

“这都可以比肩军工了,吹牛吧他。”

台下一片议论,

而评标委员会席位上的几人,

同样也被牧尘爆出的航程给震撼到了。

“局座,您见多识广,您觉得航程6000公里这可能吗?”

“对啊,张老,说说你的看法吧。”

顺风集团内部几人,

都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了主位上的张局座。

张局座眉头微皱,

“在技术这单一层面来讲,”

“无人机航程6000公里,”

“对一家军工企业来说,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毕竟有军费作保障,不用考虑盈亏。”

“像漂亮国的全球鹰,航程更是达到25000公里。”

“但这是以举国之力、不计成本才研制出来的。”

“这对于一家民企来说,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继续看吧,听这小伙子怎么说,”

“反正可以在后续流程中,检验出数据真假。”

评标委员会其他几人听到张局座的话,

也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重新看向了台上的年轻人。

牧尘听着台下一阵不看好的声音,

心中却是一阵窃喜,

起先在拿到双尾蝎的图纸,得出那些参数时,

他也是难以置信,

不过这毕竟是系统认可的顶尖民用无人机图纸,

他倒也没在意,

却没想到在现场能产生这样的反应。

当然,

这还是在他缩减了一些配置后,得出的参数,

原版图纸的性能比现在还要好得多。

“我们这架无人机的最长续航时间为35个小时。”

“有效载荷为2吨。”

“搭载涡轮增压活塞发动机,且配备了先进的光电设备和合成孔径雷达,”

“能在极端天气进行起飞和降落。”

听到牧尘这几句话,

台下的人彻底蚌埠住了,

“续航时间35个小时,”

“他到底是怎么敢说出口的?”

“有效载荷2吨,”

“骗鬼呢,我们公司技术员花费了几个月,才勉强让载荷突破1吨,

“这人哪个公司的?”

“不会是故意来捣乱的吧?”

“他懂不懂技术?”

随着质疑声响起,

现场很快就有人搜索到了牧氏集团一些信息。

“牧氏集团,注册资金5000个W,”

“因为经营不善,负债2000个W,”

“银行对其发出最后通牒,即将在下个月破产。”

听到这些信息,现场不少人产生了一些联想,

“这不就是公司快破产了,”

“随便做了个PPT,弄些唬人的参数,”

“想着能不能糊弄到评标委员会那些人,”

“看看能不能把订单骗到手?”

“又或者他们本来就是个空壳公司,”

“想骗些外行人投资,套现走人。”

评标委员会席位上,

张局座听着下面人的一连串置疑声,

一开始也产生了和他们一样的想法,

但当他偶然将目光投向牧尘PPT上的无人机结构图时,

又忽然愣住了。

那架造型另类的双尾翼无人机图纸上,

大部分细节虽然经过防盗处理、遮盖,

但从它的线路结构、外形风阻等等细节设计能看出来,

这架无人机设计的极为优秀,

甚至以他军工专家的挑剔角度来看,

也是绝无仅有。

这架无人机的设计人员,

绝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他的设计水平,肯定也是超一流。

不过,

就算这架无人机的设计水平很高,

但能不能中标,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数据要验证。

如果那个数据不达标,

就算参数再出众,那也只是白搭。

张局座突然站起身,

向已然成为众矢之的的牧尘开口询问:

“我想问一下,你这架无人机的造价是多少?”

对的,

对于一件民用产品来说,

优不优秀,能不能竞标成功,

不仅要从它的参数数据上考虑,

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依据,就是他的价格。

就像漂亮国那架号称无人机领域世界第一的全球鹰侦察机,

它的参数当然是首屈一指的,

但它的造价,同样极为昂贵,

甚至达到天价的程度,

一架就高达6000W漂亮币,

对外售价更是高达一亿漂亮币。

当初白象国那个大怨种,就花了三十亿买了三十架。

现在顺风集团可没那么财大气粗,

来当这个大怨种。

看到众人都将目光再次投向自己,

牧尘呵呵一笑,

“我们这架无人机的造价是——200万RMB。”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