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勇者郭典(下)

换源:

  踏踏踏,踏踏踏,...

战马冲进混乱沙场,左手握枪,右手拔刀。马背上辗转腾挪,左劈右砍,前挑后戳,霎时间如入无人之境。

百十名铁骑人数不多,但属生力军,针对已被郭典拉入僵持苦战的黄巾军,所过之处,摧枯拉朽。

混乱的战场上,来回冲杀两次,终于看到双方主将。

巨鹿郡太守郭典正被地公将军张宝带兵围住,身旁士卒悉数战死。

郭典手握长剑,虽身陷重围,却愈战愈勇,脚下尸积成山,利剑饱饮鲜血,仇目怒瞪,劈砍不断。

张宝侧方瞅空,提剑偷袭,却被郭典臂甲撩开,宝剑竖劈,张宝大骇,忙收剑格挡。

当!

剑断,张宝惊慌后退,其余黄巾一拥而上。郭典被困,追杀不得,愤怒大吼。

张角惊魂难定,眼看奈何不了郭典,怒道,“弓手在哪!射死他!射死他!”

“去救人!”

乱军中,陈宇大吼,立即调拨马头,冲向郭典。

眼看射手拉弓搭箭,举起铁枪,飚射而出!

噗!

铁枪飞过数十丈,灌体而入,弓手立毙,但箭矢已经离弦,穿透战甲,插进郭典胸膛。

郭典嘴角溢血,动作一僵。

噗噗噗......

三杆铁枪乘机刺来,透腹而入。

郭典大口吐血,怒瞪张角,瞠目欲裂!

张角猖狂大笑,眼看郭典神色渐渐萎靡,大步上前,高举断剑,就要砍下人头。

就在这时,郭典突然大吼,手中始终紧握的长剑猛然刺出。

噗!

透胸而过。

张宝口喷鲜血,不可置信,惊恐看向胸口的利剑,怒目圆睁,瘫倒在郭典脚下。

“杀!”

环首刀疯狂力劈,百十骑绕圈冲杀,很快肃清周围黄巾。

踏踏踏,踏踏踏,......

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中,董卓的三千铁骑姗姗来迟。

陈宇跳下马,跑至郭典身前,此刻尚有一丝气息,利剑杵地,借腹部三杆长枪支撑,屹立不倒。

“将军!将军!......”

嚎泣声中,几名遍体鳞伤,血染甲衣的战将跌跌撞撞地冲来,领头一人,正是蹴鞠的王到。

跪倒郭典身前,王到凄怆悲呼。

“将军!属下护卫不力,这就自戕!于地下再为将军先锋开路!”

说罢,提刀自刎,陈宇眼疾手快,连忙拦住。

“不,......,不......,”

微弱的声音,王到连忙爬到郭典跟前,凑耳在他嘴边。

“活,......,活......”

气若游丝。

众人齐悲。

“郭君!郭君呐!”

背后忽然想起大叫声,似悲愤至极,陈宇看去,只见董卓打马而来,土丘墩壮硕的身子跳下战马。

跑至郭典身前,一刀砍下张角首级,拎起血淋淋的头颅到郭典面前,疾声悲呼。

“郭君!卓,已砍杀贼首张角!你放心离去吧!呜呼!郭君呐!卓已为你报仇!呜呼!......”

陈宇猛然皱眉,再看郭典,已气绝身亡,死不瞑目。

王到等人悲怆欲死,声嘶力竭,啼血恸哭。

......

城西之战,大胜,斩首黄巾七千。

豫州刺史王允,右中郎将朱傕,两人没能攻克东门,随后退兵。

......

午间,陈宇回到营中,闷闷不乐。

没有出战的孙坚和曹操立刻赶来,本要恭喜他连战连捷,却见他心情沉重,忙问原因。

陈宇将郭典奋战至死,董卓抢功的事情告知两人。

孙坚大怒,“董卓那斯!无耻至极!”

曹操也怒道,“不能就这么算了!跟我走!”

“去哪?”

“找皇甫将军评理!”

三人快步出账,来到皇甫嵩处时,豫州刺史王允正好出账。

这些天的军事会议,陈宇见过他几次,只不过一直没搭上话。

每次见到这位用美人连环计干掉董卓的司徒大人,总会想到貂蝉。

不过,计杀董卓是八年之后,眼下貂蝉估摸也才十四五岁吧,不知是否已经是那闭月羞花的模样......

想着时,多看了王允一眼,进了大帐。

皇甫嵩听清来意,微微皱眉,沉吟许久道,“郭君为国捐躯,一等忠烈,我一定给他请功!眼下城内还有十几万黄巾,你们早点回去,好好休息,随时准备出战。”

陈宇一愣,皇甫嵩的意思很明显,巨鹿郡太守郭典自然有功劳,但已经死掉,他不会为了一个死人去得罪董卓。而且他现在最头疼的是城内的黄巾军,这些鸡毛蒜皮的蝇营狗苟,他不想管,也不希望陈宇等人多管闲事。

“将军!”孙坚不服。

陈宇和曹操连忙上前,拉他出了营帐。

“为什么!”孙坚气的满脸通红。

陈宇和曹操只是叹息,曹操郁愤道,“走!去我那里喝酒!”

......

第二天一早,陈宇照例在中军大帐值守,只是心中对皇甫嵩有了些想法。

皇甫嵩军务繁重,一天一夜处理了几十件大大小小的事情,昨天三人给郭典打抱不平的小插曲,早被抛之脑后。

日上三竿,下曲阳城东门忽然打开一条缝,一骑出城而来,竟是城内黄巾军的使者。

皇甫嵩立刻召集众将。

原来地公将军张宝一死,城内群龙无首,眼看胜利无望,都萌生投降念头。

众将大喜,但使者提了个无理至极的要求。

官兵必须交出斩杀张宝之人,他们要拿凶手的人头祭奠了地公将军,然后才会开城投降。

陈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看诸将,全部愣住。

董卓更是一跃而起,土丘般的身子竟爆发出人意料的敏捷,拔刀指向使者,大声怒道,“脑袋被门板夹了吧!你们是败匪!败匪!竟敢跟官兵谈条件!还想取我们有功之人的人头?休想!”

陈宇暗中大乐,董卓所谓“有功之人”,说的不就是他自己么。

再看诸将,表情精彩至极。

皇甫嵩似笑非笑,似乎分析利弊,自顾自地说道:

“城内黄巾守军还有十几万,我军只有五万,想攻克还是有难度的。即便最后胜了,将士也会死伤惨重,少说数万。”

“但拿有功之人的脑袋交换,国法难容!”

“然而一个人的死,能换来数万将士的生,如此大仁大慈,哎......”

说着,皇甫嵩瞥了董卓一眼,后者身体一僵,脸色剧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