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故事从这里开始

换源:

  人们习惯性的将人类历史最长的东周时代,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的时间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后476年,在这294年里,周室暗弱,诸侯崛起,出现了脍炙人口的五霸传说,齐桓公高瞻远瞩,晋文公忍辱负重,楚庄王问鼎中原,秦穆公拓土千里,宋襄公假仁假义。

每个人的故事都很精彩,穿插起来,就贯穿了一个完整的东周前半部分历史,正是这些人,让史书精彩,焕发浓郁书香。

战国一说,来源于西汉刘向所著的《战国策》,而战国和春秋的主要区别,却是在政治、文化和经济上,为了后面故事的流畅,笔者试着替大家分析下。

首先,周王这个大哥地位一落千丈,在诸侯的眼中,已经是个傀儡了。春秋时代,诸侯还都打着尊王的旗号,敢于称王的只有地处蛮荒之地的楚国,而到了战国,称王之势是争先恐后。

第二,集权统治的建立,春秋时代的各路诸侯,都采用了分封制,造成了国中有国乱七八糟的局面,战国则建立了郡县制,让政权更加统一。

第三,通过不停的战争,周武王乃至后人所分封的一百多个诸侯,或是被灭国或是被吞并,强国的集中度越来越高,直到最后就剩下一个大秦帝国。

第四,随着人类文明的自然进步,生产力在逐渐提高,人们懂得了使用牛来耕田,使用铁器来劳作,小农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都富了起来。

以上几点,在诗经、离骚等伟大作品中,都有唯美的体现。

该铺垫笔者铺垫完了,就开始浪漫的战国之旅。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在他的名著《战争论》中说,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在战国的前夜,伟大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打造了一个庞大的晋国,清代有个学者叫全祖望,他曾经这么评价道“齐一而晋四也”,就是说春秋五霸中,晋国一国就占了四席。

疆域大概在现在的山西省全境、陕西省东部和北部,河北、河南、山东省的一部份,内蒙古的全部。

这么大的面积是怎么得来的呢,百余年的时间,晋国吞并了蓐国、姒国、黄国等数十个小国,后世的人为他叹息,说如果他能够保持统一,那么就没秦国什么事了。

但是,如果就是如果,世上没有什么如果,如果有,那么好多故事就将不再精彩,好多事件就无法改变成电影。

譬如,赵氏孤儿。

却说,伟大的晋文公死后,他的儿子襄公在位七年也去世了,襄公临死时,将几个大臣叫到了身边,分别是上卿赵盾、太傅阳处父、大夫狐射姑、先蔑、荀林父等人,等人到齐了,襄公立下遗嘱道:“寡人时时刻刻想着如何让晋国强大,所以多年征伐,可惜现在不行了,太子夷皋年幼,请诸位好好辅佐他,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襄公拉着赵盾的手掉下了眼泪。

此时,赵国执政的首席大臣为赵盾。

姓名:赵盾,

别名:赵宣子

性别:男,

父:赵衰

主要贡献:法治晋国,削弱君权

评价: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赵盾作为一个评价如此之高的大人物,在侍奉三代君主后,权倾朝野,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晋国的风向标。

所以在襄公死后,遗言是遗言,但是立后这件事大家要看他的脸色行事,他首先否定了襄公的主张,他是这样认为的:“现在晋国正是发展期,不能立个孩子为国君,所以我建议立公子雍为君。”见他这么说了,大家也推出了自己的人选,狐射姑说:“公子乐年纪也长,现在人在陈国,陈国和晋国关系好,而且公子乐的母亲最受晋文公宠爱。”

赵盾嗤之以鼻。“不仅文公宠爱,怀公还宠爱呢,这是好事么,这分明是淫乱。”

原来,公子乐的母亲乃是秦穆公之女,长的天香国色,妖媚异常,先是给晋怀公为妃子,也就是晋文公的侄媳妇,后来,文公继位后,也将她纳为妃子,非常宠爱,并生了这个公子乐。

见赵盾这么说,与公子乐私交很好的狐射姑也有些脸红。

此时,参加接班人竞选的主要是这么几位了,第一位是太子夷皋,优势是法定继承人,劣势是还是个幼儿;第二位是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优势是年纪大懂事,劣势是目前在秦国当人质,而且秦晋的外交关系很紧张;第三位是公子雍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乐,优势是和狐射姑关系好,劣势是母亲的绯闻让大家瞧不起他。

赵盾接着说道。“这公子乐在陈国,陈国小国,对晋国没有任何帮助,只能受晋国的庇护,而秦国是大国,公子雍长年的旅居秦国,如果立他为国君,会缓和秦晋两国的外交关系。”

其他几位大臣见首席大臣赵盾确实是从晋国实际情况出发,这么一对比,公子雍确实是综合竞争力较强,也就都同意了。

既然全票通过,就要有执行人,去接公子雍回国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在了先蔑和士会的身上。

先蔑、士会都是妥妥的官二代,记得,在这个没有科举的年代,所有能当官的基本都是贵族,老百姓想当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为老百姓大都不认识字,教育这个行业,还处于萌芽状态,感谢教育的高速发展,几千年后让我们知道这么多的事情。

晋国朝堂之上还有一个高人,叫荀林父,他平日和先蔑关系处的很好,日日在一起饮酒做乐。见先蔑接了这么个差事,就偷着来劝他。

见到先蔑,他就说:“这差事不能接啊,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先蔑问为什么,他说:“此去秦国,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国内有名正言顺的太子夷皋在呢,很可能出现什么变故,如果夷皋继位,你就属于反对他的那一派,你怕是人头难保了。”

先蔑摇摇头说:“赵大人都说了让公子雍继位,还能有什么变故,你就放心吧。”

荀林父见说服不了先蔑,只能回去了。

这边他们俩在一起嘀嘀咕咕,那边还有个狐射姑骂骂咧咧,狐射姑见赵盾独断专行,憋了一肚子的火,但是自己的地位和人家有差距,只能在府里生闷气。

他的弟弟狐鞫居见哥哥气呼呼的,就问怎么回事,他便将自己推举公子乐的事说了。狐鞫居笑道:“您叫人去陈国偷着将公子乐接回来,回来后咱们簇拥着他进入宫中继位,生米煮成熟饭了他赵盾还能奈你何。”

狐射姑一听,这个主意挺好,就叫来心腹之人,马上备车去陈国接公子乐。

他没想到赵盾老谋深算,在他的府外一直安插有暗哨,这偷着接公子乐之事很快就让赵盾知道了。

赵盾听了大喜,马上派出了一直精锐部队,埋伏在公子乐回国的路上,公子乐连晋国宫殿的影子都没看见就被干掉了。

狐射姑等了几天,终于等到了公子乐,可是却是一具冰冷的尸体,暴跳如雷,如果辅佐公子乐登上国君之位,那么自己晋国第一大臣的位置把握拿下,这是断了自己最后的念想啊。

他的弟弟狐鞫居也很愤怒,兄弟两人一商量,这仇是必须要报的,但是赵盾是重臣,防范森严,想到拿他下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是,赵盾有个忠实的同盟,就是太傅阳处父。

阳处父对赵盾有知遇之恩,当年晋国讨伐南方部落,那时的赵盾在晋襄公眼中只是一名普通将领,在出征的名单中,狐射姑为主帅,赵盾为副帅。

前来传令的阳处父却私自将命令颠倒,赵盾没任命为主帅,狐射姑为副帅。

南部讨伐作战结束,晋军获得大胜,赵盾之名,也威震诸侯。从此,赵盾的官位就一直在狐射姑之上了。

所以,狐射姑不仅恨赵盾,更恨这个阳处父,现在既然已经见了血,那么拿阳处父来让赵盾心痛,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案。

哥俩一番计划,于是具体的执行人就交给了狐鞫居。

当夜,狐鞫居身穿黑衣,带着几个骁勇的家丁,就来到了阳处父府邸,阳处父多年为官,年龄也大了,因为喜欢清净,所以住在一个荒僻的地方,这正给狐鞫居创造了机会。

狐鞫居带着人从院墙跳入,悄悄来到阳处父的书房,毫无防备的阳处父正在里面读书,忽然门被踢开,冲进来几个大汉,他见为首的竟然是狐鞫居,忙问他要做什么。

狐鞫居也不搭话,上前一刀就将阳处父砍倒,然后手起刀落,割下来了阳处父的首级,阳父家人听到了动静,慌忙聚集过来,狐鞫居几人挥舞刀剑,且战且走,又从院墙翻了出去。

狐鞫居拎着阳处父的首级去找他哥哥邀功了,这边阳府家人见大人被杀,头都没了,忙去向赵盾报告。

赵盾听说阳处父被杀,心中就猜到了八九成,又有认识狐鞫居的阳府家人说了凶手,心中是又惊又怒,但是他只是安慰阳府家人,并告诉他们出去只说是夜里来了盗匪,将阳大人害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