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赵盾的觉悟

换源: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你的反抗,是为了希望光明的到来罢?

赵穿给了这些士兵希望,这些士兵当然按着赵穿所希望的去执行,生存是人类的本能。

当夜二更,赵穿将这些士兵带入桃园,先是安排一顿好酒好肉,让这些平时只能半饥半饱的士兵先吃饱,也就是从物质上先满足一下,吃饱喝足的士兵剔着牙就开始琢磨精神层面的追求,一想这以后被要迫关在这院子里,不知何时才能回家,眼圈就都红了。

赵穿呢,他一个人去见了晋灵公,灵公正在高台与美人饮酒,见赵穿进来,就让赵穿同饮,酒过三巡,赵穿看晋灵公已经喝多了,按着时间猜测那些士兵也该喝多了,便告诉晋灵公,新找来的卫士已经到了,特意来请您检阅。

清醒时候的晋灵公都糊里糊涂的,何况这喝了半宿的酒,晋灵公毫不犹豫答应了。

晋灵公此时对赵穿那是一百个放心,就让他将那些士兵传进来,二百名喝多的士兵迈着里里歪斜的步伐,手执标配武器长戟就上了高台,赵穿也手持大戟站到队伍中。

灵公见这些士兵身材高大,姿态威武,非常高兴,就命令内侍给这些人再赏酒。

赵穿此时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他侧耳倾听到士兵队伍中骂骂咧咧怨言不断,知道时机已到,待晋灵公到了队伍前面,

忽然大喊:“昏君在此,你们还等什么?”灵公大惊,而灵公的贴身侍卫也离的很远。

群体效应造成了酒醉的士兵下意识的杀向晋灵公,前仆后继的大戟之下,灵公被剁的面目全非。

可惜晋灵就是爱玩一点,没想到落得如此下场,所以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年龄干什么事,认清自己别嘚瑟,嘚瑟必惹祸,这点很重要。

杀红了眼的士兵还要杀戮桃园里的宫女和内侍,赵穿忙阻止道:“昏君已经死了,大家不要再乱杀无辜,请和我一起去迎接赵盾大人。”

偌大的晋国谁不讨厌晋灵公啊,桃园中的卫士见灵公死了立刻放下武器投降,二百士兵簇拥着赵穿上了战车,就出了桃园,直奔城外,一路上晋国臣民知道灵公已死都是开心不已,人人拍手称快,听说去接赵盾,不少人就跟在了后面。

赵盾还在首阳山等候消息,难道赵盾不知道赵穿要干什么吗?

这就是政治家的智慧,该知道时候就知道,不该知道的时候什么也不知道。

尤其在首阳山这个代表着古代忠君思想的圣地。

首阳山现在是一个名胜古迹,那个时候还是一处荒山野岭,但是山上有个庙,祭拜的是商朝时代的二位传奇人物。

历史是这么记录的,商朝时代有个小诸侯国叫孤竹国,国主有二个儿子,一个叫伯夷,一个叫叔齐,孤竹国主临死时候要传位给叔齐,叔齐则让给伯夷,伯夷又不肯,非让叔齐当,最后二人谁也没好意思当,哥俩就跑到了商朝朝堂为官。

武王伐纣后,商国灭亡,伯夷叔齐两人不愿投降周朝,就上了首阳山,采摘山上野菜野果为食。

一日,两人碰到了一位上山采药的老妇人,问他俩为啥在山上生活,他们就说自己是商臣,不愿意食周栗,妇人就笑了,说你们这不是自欺欺人么,现在天下都是周朝的,你们吃的野菜野果难道就不是周朝的吗?

伯夷叔齐一听,羞的面红耳赤,从第二天开始野菜野果也不吃了,最后饿死在了首阳山。

后来,人们发现了这哥俩的尸体,就将此事汇报给了周武王,武王甚是感动,命姜子牙在此建庙祭祀,并尊其为“二贤人”。

赵盾住在这么个地方,等候国中变化,还知道赵穿带有弑君之心,有二贤人在天之灵看着,心情也很是矛盾。

终于,赵穿等人来了,将所发生事情和赵盾进行汇报,灵公如他所愿的死了,赵盾不管真假的也得大惊一下,马上就启程回都。

一进都城,赵盾就直奔桃园,找到灵公那被剁的乱七八糟的尸体抱着大哭,命人装敛厚葬,然后直奔朝堂。

朝中不可一日无君,晋国群臣早就等在朝中,赵盾一到,就商议立君之事。

灵公没有孩子,这就省了麻烦,一番商议后还是在赵盾大方向的指引下,原则不能再立孩子,就把晋文公的一个在外面漂泊的儿子列为了候选人。

赵盾提出,当年晋文公有个儿子,出生之前,他妈妈就梦见有仙人摸了这孩子屁股一下,孩子屁股上就有了黑痣,所以起名字叫黑臀。

现在黑臀在周朝王室为官,此人老成持重,比较合适做晋国国君。

大家见他说的有道理,而且黑臀之贤人所共知,当然没有反对意见。

既然大家都同意,就研究由谁去接黑臀回国,周朝,不同于秦国楚国,没什么杀伤力,赵盾建议由赵穿去,毕竟上一任国君死于赵穿之手,这是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赵穿便担起了这个重任。

于是,晋国新一代国君诞生,黑臀回国继位,号为晋成公。

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这个时代属于赵盾。

晋成功继位后,更加尊重赵盾,先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赵盾的儿子赵朔,随后又为了感谢赵穿弑君给自己创造的机会,将赵穿在狄国的三个兄弟接回晋国,封为大夫,这三人分别是赵同、赵括、赵婴。

赵氏家族,成为晋国第一豪族。

但是,作为弑君的赵穿,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竟然比赵盾要清醒很多,他提醒赵盾。“那个屠岸贾还活着,这是灵公的头号亲信,将来肯定要报复我们。”

原来,屠岸贾被灵公派出去找美女,忽然听说灵公被赵穿刺杀,当即就返回都城,将自己的随行遣散后,自己关在府中闭门不出,他原以为赵盾不会放过自己,却不知赵盾的胸襟博大,竟然真的没来找自己的麻烦。

赵盾根本就没把屠岸贾当成敌人,因为在赵盾的视野中,看到的是诸侯争霸和王权鼎盛,压根就没有留意这个想害死自己的蝼蚁。

听了赵穿的话,他也是一笑置之,全然没有考虑到小人的可怕。

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差距,古语有云,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换位思考往往能让你规避危机,太过君子,就是傻子。

赵穿又几次提醒,最后把赵盾说的有些烦了,竟然和赵穿说:“要说有罪的谁的罪孽又大的过你,屠岸贾一个小人而已,连你都没有受到惩罚,怎么惩罚那个小人呢?”

赵穿无语,毕竟弑君是中国历朝历代最为严重的罪行,无论缘由。

屠岸贾也是乖巧,从灵公死后,就安安分分,老老实实的在家种菜赏花,见人就带七分笑,卑躬屈膝的便跟换个人一般。

慢慢的,大家都把他原来的卑劣行径给淡忘了。

赵盾权倾朝野,但是那个时代有个性的人太多了,专门负责记录晋国重大事件的史官董狐就是其中之一,史官的职责就是专门来记载晋国每一阶段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

一日,有人发现董狐在其史册记载了赵盾弑君,当即便报告了赵盾,赵盾本就心中有鬼,一听竟然被记录下来,马上就传唤董狐,一见到董狐,就问他有没有这事?

董狐说有,赵盾大怒,便要他将简史拿来看,原文是这样记载:秋七月乙丑,赵盾杀其君夷皋于桃园。

赵盾便质问董狐。“当时老夫就不在城中,为何说是我弑君。”董狐冷笑道:“如果你要逃离晋国,你肯定和这事没有关系,可是你还在国内,都城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能说和你没关系吗?而且,你作为一国之相,最后都没有惩罚凶手。”

赵盾威胁董狐,让他改写,董狐怒目而视。“那你不如杀了我,只怕杀了我,别的史官也会将这件事如实的记录下来。”

赵盾惭愧的低下头。“世上还是正人多啊,是我想的太简单了,从此我将更加懂得何为敬畏。”

果然,原本有些得意忘形的赵盾一改往日作风,对晋成公毕恭毕敬,对朝中大臣关爱有加,完全没有权臣的做派。

对赵穿,他虽然没有舍得责罚,却也不肯重用,最后赵穿见自己为赵盾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赵盾反而疏远了自己,竟然郁闷而死。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而赵盾的领悟力之强,由此更可见一斑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