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暗巷迷局

换源:

  暗巷迷局

雪粒子打在青瓦上沙沙作响,林挽月裹紧萧景琰的玄色披风跟在他身后。这披风还带着他身上的温度,龙涎香萦绕鼻尖,却压不住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转过三条暗巷,萧景琰忽然顿住脚步。林挽月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墙角蜷缩着个浑身是血的人影,月光照亮那人腰间半露的相府腰牌。她的心猛地提到嗓子眼,踉跄着冲过去,却被萧景琰一把拽住手腕。

“小心有诈。”他的声音冷得像淬了冰,指尖已扣住袖中短刃。林挽月这才注意到,那侍卫脖颈处有道整齐的刀痕,鲜血早已凝结成紫黑色的痂,显然死去多时。而他手中紧攥的半截信笺,正被风吹得簌簌作响。

“是父亲的笔迹!”林挽月挣脱萧景琰的手,颤抖着展开信笺。泛黄的宣纸上,寥寥几行小楷写得凌乱:“挽月勿念,速往城郊破庙......”字迹戛然而止,右下角还沾着大片暗红血迹。

萧景琰俯身查看尸体,忽然从他袖中掉出个鎏金香囊。林挽月瞳孔骤缩,这香囊她再熟悉不过——半月前她亲手绣了两只,一只给母亲,另一只......

“这香囊为何会在相府侍卫手中?”萧景琰捏着香囊,目光如炬。林挽月脸色煞白,想起今早母亲托她将香囊转交给父亲,说是近日梦魇不断,求了寺庙高僧开过光。

“这是母亲之物。”她声音发颤,“可父亲今早出门前并未带走......”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此起彼伏的梆子声,十六下,正是丑时三刻。紧接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萧景琰脸色微变,一把将林挽月拉进怀里,闪身躲进墙角的阴影中。温热的呼吸扫过她耳畔,林挽月浑身僵硬,只听得头顶传来他低沉的耳语:“别出声。”

七八个黑衣蒙面人提着长刀从巷口掠过,其中一人袖口绣着金线缠枝莲纹——正是东宫的标记。林挽月屏住呼吸,感觉到萧景琰环在她腰间的手收紧,隔着单薄的中衣,掌心的温度烫得惊人。

待脚步声远去,萧景琰才松开手。林挽月踉跄着后退半步,却被他再次抓住手腕:“城西悦来客栈已被东宫的人包围,如今只能按信上说的,去城郊破庙。”

“可这分明是个陷阱!”林挽月急得眼眶发红,“父亲的笔迹虽真,但这侍卫死状蹊跷,香囊也不该出现在他手中......”

“陷阱又如何?”萧景琰挑眉,眼底闪过一抹狠厉,“难道林姑娘还有别的法子?”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个瓷瓶,倒出一粒褐色药丸递给她,“把这个吃了,能暂时掩盖血腥味。”

林挽月盯着药丸,犹豫片刻后接过:“王爷为何要帮我?”话一出口便觉不妥,这问题太过冒昧。然而萧景琰并未生气,反而轻笑一声:“林姑娘不妨猜猜看。”

他转身往巷口走去,玄色锦袍在风雪中猎猎作响。林挽月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父亲书房暗格里藏着的那半块腰牌。当年先帝驾崩前,曾将一块完整的戍卫腰牌一分为二,分别赐予最宠爱的两位皇子——当今圣上,和宁王萧景琰的生母所出的胞弟。

“还愣着做什么?”萧景琰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催促。林挽月快步跟上,寒风卷起她鬓边的碎发,扫过脸颊,竟比刀刃还疼。

城郊破庙在十里之外,两人抄近路穿过一片密林。林挽月的绣鞋早已磨破,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萧景琰似乎察觉到她的异样,突然蹲下身:“上来,我背你。”

林挽月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男女授受不亲,王爷使不得......”话未说完,已被他一把拽到背上。熟悉的龙涎香扑面而来,她听见他胸腔里传来低沉的闷笑:“都什么时候了,林姑娘还讲究这些?”

林挽月咬着下唇,双手悬在他肩头,不敢用力。萧景琰却似故意逗她,突然加快脚步,吓得她慌忙搂住他的脖颈。感觉到怀中的人僵硬如石,他嘴角的笑意更浓:“抓紧了,摔下去本王可不负责。”

风雪呼啸,林挽月将脸埋在他背上,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声,忽然觉得,这冰冷的寒夜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然而,当破庙的轮廓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时,她的心又沉了下去——庙前的雪地上,赫然印着一串带血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