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距离那次日军大规模围剿已过去数年,根据地在王芳的带领下,不仅顽强地挺了过来,还不断发展壮大。这片深山之中的抗日力量,如同一颗坚韧的火种,在艰苦的岁月里持续燃烧,吸引着越来越多有志之士加入。
然而,看似稳定的局势下,一场巨大的风暴正悄然酝酿。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日军在华战略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原本分散在各地的日军部队开始有计划地收缩集结,准备发起一场针对主要抗日根据地的“总攻”行动,王芳所在的根据地也被列入了重点打击名单。
这天清晨,王芳像往常一样在营地中组织战士们训练,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侦察员快马加鞭赶来,神色严峻地报告:“王队长,大事不好!据可靠情报,日军正在大规模调动,有一支精锐部队正朝着我们根据地的方向快速推进,预计三天后就会抵达。而且,他们似乎联合了周边的伪军势力,兵力数倍于我们。”
王芳的眉头紧紧皱起,她深知这次情况的严峻性。以往日军的进攻虽然也来势汹汹,但像这样有备而来、志在必得的大规模行动还是头一遭。而且,联合伪军意味着敌人对根据地周边的地形和我方情况可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无疑增加了应对的难度。
她迅速召集根据地的核心成员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室内气氛凝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担忧。王芳看着大家,打破了沉默:“同志们,敌人这次来势凶猛,但我们不能慌乱。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战士率先发言:“王队长,日军和伪军加起来兵力众多,正面硬拼我们肯定吃亏。我们能不能像以前一样,利用地形跟他们打游击,分散他们的兵力,然后各个击破?”
王芳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次情况不太一样。日军既然有备而来,肯定会防备我们这一招。他们很可能会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步步为营,不给我们打游击的机会。而且,伪军熟悉周边地形,我们的行动可能更容易被他们察觉。”
这时,一名年轻的参谋提出:“要不我们先转移?避开敌人的锋芒,等他们走了再回来。”
王芳摇了摇头,“根据地是我们多年来的心血,这里有我们的乡亲,有我们储存的物资,还有我们抗日的根基。轻易放弃,不仅会前功尽弃,还会让乡亲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且,我们转移也不一定能完全避开敌人的追击,一旦在转移过程中被发现,我们就会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一时间,会议室陷入了沉默,每个人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应对之策。突然,王芳的目光落在墙上的地图上,她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
她走到地图前,指着一处地形复杂的山谷说道:“大家看,这里是鹰嘴谷。谷口狭窄,两侧山峰陡峭,易守难攻。如果我们能把敌人引入这里,利用山谷的地形优势,或许可以给他们来个瓮中捉鳖。”
众人围到地图前,仔细研究起来。一名战士提出疑问:“王队长,想法是好,但怎么才能把敌人顺利引入鹰嘴谷呢?日军肯定不会轻易上钩啊。”
王芳微微一笑,说道:“这就需要我们来演一场戏了。我们先派出一支小部队,佯装成主力,在根据地附近故意暴露行踪,吸引日军的注意。然后且战且退,把他们引到鹰嘴谷的方向。同时,我们在谷口和谷内提前布置好伏兵,等敌人全部进入后,截断他们的退路,来个关门打狗。”
大家听了王芳的计划,都觉得虽然冒险,但这可能是目前最好的办法。然而,要实施这个计划,还需要解决很多细节问题。比如,负责诱敌的部队要如何把握撤退的节奏,既不能让敌人起疑,又不能被敌人追上;伏兵要如何隐藏好自己,不被敌人提前发现;还有,如何确保各部队之间的通讯畅通,协同作战等等。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对计划进行了完善和细化。王芳将任务一一分配下去,各部队迅速开始行动。负责诱敌的部队由经验丰富的李刚带领,他挑选了一百名精悍的战士,这些战士都是根据地中枪法精准、行动敏捷的佼佼者。他们换上轻便的装备,携带了足够的弹药和干粮,准备执行这项艰巨的任务。
与此同时,王芳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前往鹰嘴谷设伏。他们在谷口两侧的山峰上隐藏起来,利用树木和山石作为掩体,布置好了各种武器,包括土制炸弹、地雷以及从日军那里缴获的轻重机枪。为了确保行动的隐秘性,战士们都小心翼翼地行动,尽量不发出声响。
在谷内,另一支小分队则忙着设置各种障碍,砍伐树木横在道路上,挖掘陷阱,还在一些关键位置埋设了更多的炸药。一切准备就绪后,就等着日军上钩了。
而在根据地这边,为了配合诱敌行动,村民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故意在村子里制造出慌乱的假象,收拾包袱,赶着牛羊,装作要逃离的样子。同时,一些民兵在村子周围巡逻,时不时放几枪,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可日军真的会如他们所料,乖乖进入鹰嘴谷这个“死亡陷阱”吗?王芳深知,这场战斗的胜负在此一举,容不得半点差错。她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一切顺利,带领根据地的战士和乡亲们度过这艰难的一关。但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在即将与日军正面交锋的关键时刻,又是否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数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