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军的步步紧逼下,根据地的形势愈发危急。王芳站在临时搭建的瞭望台上,望着远处日军逐渐合拢的包围圈,眉头紧锁,内心如翻江倒海般思索着应对之策。
自上次成功击退日军小规模清剿后,根据地虽有了一定发展,但面对如今日军大规模的毁灭性打击,实力仍悬殊巨大。粮食储备仅够维持数日,武器弹药也十分匮乏,且大部分民兵都是在战斗中边学边战,战斗经验远不及训练有素的日军。
然而,王芳深知,退缩毫无意义,唯有主动出击,寻找破绽,才有一线生机。她迅速召集各小队队长,在简陋的指挥所内展开紧急商讨。
“日军此次来势凶猛,采用步步为营战术,意在困死我们。但他们战线拉长,必然会有漏洞。”王芳指着地上的简易地图说道,“我们要利用他们推进速度不一的特点,集中力量打击其薄弱环节,撕开一个缺口。”
“王姐,可哪一处是薄弱环节呢?”一位队长面露难色。
“据侦察兵报告,西路日军由新调来的部队组成,对地形相对陌生,且与其他几路日军配合尚欠默契,我们就从这里下手。”王芳目光炯炯,手指坚定地落在地图西路日军所在位置。
随后,王芳详细部署了作战计划。她安排一队民兵佯装主力,在东路制造声势,吸引日军注意力,同时组织精悍的突击小队悄悄迂回到西路日军侧翼。而剩下的民兵则负责在根据地内设置各种障碍,延缓日军进攻速度,为突击小队争取时间。
夜幕降临,行动开始。东路民兵点燃火把,敲锣打鼓,故意制造出大规模部队转移的假象。日军果然上当,将部分兵力调往东路,加强防守。
与此同时,王芳带领突击小队在崎岖的山路上快速行进。山林间,偶尔传来几声夜枭的鸣叫,更增添了紧张的气氛。队员们个个神情专注,小心翼翼地穿过日军的岗哨,逐渐接近目标。
当接近西路日军营地时,王芳做了个手势,队员们立刻分散开来,悄悄摸向日军的营帐。突然,一名日军哨兵似乎察觉到了异常,大声呼喊起来。王芳心中暗叫不好,果断下令:“动手!”
突击队员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日军,一时间,喊杀声、枪炮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但很快便组织起反击。战斗异常激烈,王芳看着身边不断有队员倒下,心中悲愤交加,但她知道此时绝不能退缩。
她挥舞着手枪,大声喊道:“同志们,为了根据地,为了牺牲的战友,冲啊!”队员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经过一番苦战,突击小队终于成功撕开了西路日军的防线。
然而,就在王芳准备带领队员们乘胜追击时,意外发生了。日军的一支增援部队迅速赶到,对突击小队形成了反包围。王芳看着四周如潮水般涌来的日军,心中明白局势已万分危急。
“王姐,怎么办?”一名队员焦急地问道。
王芳深吸一口气,冷静地说:“大家不要慌,我们背靠背,利用地形与他们周旋,等待救援。”
此时,留在根据地的民兵们也在紧张地与日军周旋。他们利用事先设置好的陷阱和障碍,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李虎带领一队民兵,在日军前进的道路上埋设了大量自制地雷,炸得日军车队人仰马翻。
“小鬼子,尝尝我们的厉害!”李虎看着被炸得狼狈不堪的日军,大声骂道。
但日军很快调整战术,派出工兵清理障碍,并以重火力压制民兵。根据地内硝烟弥漫,民兵们伤亡不断增加。
在反包围中,王芳带领的突击小队弹药逐渐耗尽。日军见状,更加疯狂地进攻,一步步缩小包围圈。就在众人感到绝望之时,突然听到后方传来一阵喊杀声。原来是附近一支友军部队得知根据地被围,赶来支援。
友军如神兵天降,从日军背后发起猛攻。日军腹背受敌,顿时阵脚大乱。王芳抓住机会,大喊:“同志们,反击的时候到了,冲啊!”突击小队与友军里应外合,对日军展开全面反攻。
经过一番激烈战斗,日军终于抵挡不住,开始溃败。王芳望着远去的日军,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她知道,这次虽然成功突围,但日军肯定不会就此罢休,根据地面临的危机远未结束。
果然,几天后,侦察兵传来消息,日军正在县城集结更多兵力,扬言要彻底踏平根据地。王芳意识到,一场更为残酷的战斗即将来临。而此时,根据地经过此次战斗,人员伤亡惨重,物资损耗巨大,该如何应对日军更疯狂的报复呢?王芳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同时也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守护好根据地,守护好这片承载着无数战友希望与热血的土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