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根据地在王芳的带领下顽强地抵抗着日军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如同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却始终未曾沉没。然而,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新的危机如阴霾般悄然笼罩。
这日,王芳正在训练场上指导民兵们练习射击,一名通讯兵气喘吁吁地跑来,“王姐,有紧急情报!”王芳心中一紧,立刻放下手中的枪,接过情报。只见上面写着:日军改变战略,联合周边伪军,准备对根据地所在山区进行全面封锁,同时配合大部队围剿,企图将抗日力量一网打尽。
王芳眉头紧锁,意识到局势已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她迅速召集根据地的领导骨干,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所里商讨对策。“日军这次来势汹汹,封锁加上围剿,我们的处境非常艰难。”王芳神情严肃地说道。
一位老民兵皱着眉头,担忧地说:“王姐,咱们的粮食储备原本就紧张,这么一封锁,用不了多久就会弹尽粮绝啊。”
“而且,武器弹药也所剩不多,长时间对抗下去,咱们怕是撑不住。”另一名骨干也附和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王芳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突围。但突围谈何容易,日军和伪军必定在各个要道设下重兵把守。”
这时,一位年轻的民兵突然站了起来,“王姐,我听说在深山的另一侧,有条隐秘的小路,很少有人知道,或许我们可以从那里突围。”
王芳眼睛一亮,“你确定有这条路?”
年轻民兵用力点点头,“我小时候在山里玩耍时发现的,后来也走过几次,虽然路很难走,但确实能通到山外。”
王芳陷入了思考,这或许是唯一的出路,但这条小路是否还安全,会不会已经被敌人察觉,一切都是未知数。如果贸然选择这条路突围,一旦遭遇埋伏,后果将不堪设想。
就在大家讨论得如火如荼时,又一名侦察兵匆匆赶来,带来了更糟糕的消息:“王姐,我们发现日军已经开始收缩包围圈,距离我们不到二十里了,预计两天内就会完成合围。”
时间紧迫,容不得王芳再有过多的犹豫。她咬咬牙,做出了决定:“我们就从那条小路突围。但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要兵分两路。一部分人佯装主力,从正面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制造突围的假象,另一部分人则带着伤员、妇女和儿童,沿着小路悄悄撤离。”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随后,王芳迅速开始部署。她挑选了一批作战经验丰富的民兵组成佯攻部队,由自己亲自带领。而让那位熟悉小路的年轻民兵,带领另一队护送队伍。
“记住,佯攻部队要打得激烈,让敌人误以为我们的主力在这边,但也要注意保存实力,见机行事,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护送队伍一定要小心谨慎,确保所有人安全撤离。”王芳严肃地叮嘱着大家。
夜幕降临,行动开始。佯攻部队率先出发,朝着日军包围圈的正面摸去。当距离日军阵地还有几百米时,王芳一声令下,民兵们纷纷开火,枪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日军阵地上顿时乱作一团,他们以为根据地的主力要从正面突围,立刻集中火力进行反击。
与此同时,护送队伍在年轻民兵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朝着深山另一侧的小路进发。小路崎岖狭窄,两旁荆棘丛生,队伍行进得十分缓慢。但大家都知道,这是他们生存的希望,没有人发出一声抱怨。
王芳带领的佯攻部队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交火。日军凭借着强大的火力,不断向民兵们发起冲锋。王芳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心中充满了悲愤,但她知道,自己不能退缩。她大声喊道:“同志们,坚持住!为了根据地的亲人们,为了我们的胜利,战斗到底!”
在王芳的鼓舞下,民兵们士气大振,顽强地抵抗着日军的进攻。然而,日军的增援部队不断赶来,局势越来越危急。王芳意识到,佯攻的目的已经达到,再继续下去,只会全军覆没。她果断下达命令:“撤!往预定地点撤退!”
民兵们边打边撤,在夜色的掩护下,逐渐摆脱了日军的追击。而此时,护送队伍也遇到了麻烦。在经过一处陡峭的山坡时,一名伤员不小心滑落,所幸被旁边的战友及时拉住。但这一耽搁,让队伍的前进速度更加缓慢。
年轻民兵焦急地看着天色,担心天亮后会被敌人发现。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了一阵轻微的声响。大家立刻警惕起来,年轻民兵示意大家不要出声,自己小心翼翼地向前摸去。过了一会儿,他回来低声说:“前面好像有敌人的巡逻队,我们得绕过去。”
于是,队伍在年轻民兵的带领下,绕了一大段路,终于避开了巡逻队。经过一夜的艰难跋涉,护送队伍终于成功地沿着小路突围出山。而王芳带领的佯攻部队也在与日军周旋了一夜后,成功摆脱追击,与护送队伍会合。
当看到彼此平安无事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然而,王芳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解脱。他们必须尽快找到新的落脚点,重新建立根据地,继续与敌人战斗。但在这茫茫大地,何处才是他们的容身之所?日军又是否会就此罢休,继续对他们穷追不舍?王芳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但她的眼神依然坚定,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将带领大家勇往直前,为了抗日的胜利,为了这片土地的自由,战斗到底。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