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根据地在王芳的带领下历经无数风雨,顽强地发展壮大。然而,平静再次被打破,一份紧急情报让整个根据地气氛凝重。日军联合了周边几股伪军势力,策划了一场代号为“铁壁合围”的大规模清剿行动,企图一举歼灭根据地的抗日力量。
王芳坐在简陋的作战室里,看着桌上摊开的地图,眉头紧锁。情报显示,日军此次行动投入了数倍于以往的兵力,从四面八方呈合围之势压来,而且他们配备了先进的武器装备,甚至还有几门重型火炮。“这次敌人来势太过凶猛,我们正面抵抗恐怕难以招架。”一位老民兵忧心忡忡地说道。
王芳微微点头,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思考着对策。“我们不能和他们硬拼,但也绝不能轻易放弃根据地。这里是我们多年来的心血,是无数战友用生命换来的。”她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必须利用熟悉的地形,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突出重围。”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众人初步拟定了一个突围计划。将根据地的人员分成三个大组,一组由王芳亲自带领,负责吸引日军的主力,向西北方向佯攻,制造主力突围的假象;二组由经验丰富的李虎带领,护送根据地的老弱病残和重要物资,向西南方向的深山密林中转移,那里地形复杂,便于隐藏;三组则由擅长游击作战的张勇带领,在根据地周边进行骚扰,破坏日军的补给线,打乱他们的部署。
就在计划紧锣密鼓筹备之时,又传来一个坏消息。原本作为秘密联络点的一个村庄,被日军发现并摧毁,与外界的部分联系中断,这使得获取情报变得更加困难,也切断了一条可能的外援通道。王芳心中明白,局势变得愈发严峻,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了。
行动开始的前夜,王芳来到桂花林。月光洒在桂花树上,斑驳的光影如同记忆中的碎片。她轻轻抚摸着树干,仿佛能感受到赵卫华的气息。“卫华,你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大家,保护好我们的根据地。”她低声呢喃,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黎明前的黑暗中,三组人马按照计划悄然出发。王芳带领的佯攻小组率先行动,他们故意弄出较大动静,向西北方向发起攻击。日军很快察觉到这边的动静,以为是根据地的主力突围,迅速调集大量兵力围堵过来。枪炮声在山谷中回荡,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王芳看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日军,心中暗暗祈祷其他两组能够顺利转移。
与此同时,李虎带领的转移小组小心翼翼地在山路上行进。老弱病残们在民兵的搀扶下,艰难地前行着。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枪声,原来是一小股日军巡逻队发现了他们。李虎迅速指挥民兵们展开反击,掩护群众转移。狭窄的山路上,双方展开了激烈交火。李虎看着身边不断有人倒下,心急如焚,但他知道,自己绝不能退缩,一定要为群众争取到转移的时间。
张勇带领的骚扰小组也没闲着。他们趁着夜色,摸到日军的补给线上,埋设炸药,破坏道路。当日军的补给车队行驶到预定地点时,“轰”的一声巨响,炸药爆炸,车辆被炸得七零八落。日军顿时大乱,巡逻队四处搜寻袭击者,但张勇他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在山林间穿梭自如,不断给日军造成骚扰。
然而,日军毕竟兵力雄厚,很快就调整了部署。他们留下一部分兵力继续围堵王芳的佯攻小组,主力则转向西南方向,追击李虎带领的转移小组。王芳察觉到日军的动向变化,知道情况不妙,她决定加大佯攻力度,吸引日军回援。
王芳带领着战士们向日军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尽管日军的火力十分凶猛,但他们毫不畏惧,前赴后继。“为了根据地,为了牺牲的战友,冲啊!”王芳大喊着,带头冲向敌阵。一时间,喊杀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
在激烈的战斗中,王芳的手臂被一颗子弹擦伤,但她顾不上伤痛,继续指挥战斗。身边的战士们一个个倒下,鲜血染红了土地。但他们的顽强抵抗成功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力,部分日军开始回援,减轻了李虎小组的压力。
李虎趁此机会,带领群众加快转移速度。他们在山林中左拐右绕,终于摆脱了日军的追击,进入了深山密林中的一个隐蔽山谷。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他们事先选定的临时避难所。李虎看着疲惫不堪但又满脸庆幸的群众,心中稍感安慰,但他知道,危险并未解除。
张勇的骚扰小组在破坏了日军几次补给后,也遭遇了困境。日军加强了对补给线的防守,增派了大量巡逻队。张勇他们在一次行动中,不慎陷入了日军的包围圈。面对重重包围的日军,张勇没有慌乱,他迅速组织队员们占据有利地形,与日军展开对峙。
“同志们,我们不能慌!我们拖住日军,就是为根据地做贡献!”张勇大声喊道。队员们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他们利用地形,巧妙地躲避着日军的攻击,同时不断还击,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王芳这边,随着日军的回援,战斗愈发激烈。她看着身边的战士越来越少,心中明白,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她必须尽快想出一个新的策略,带领大家突出重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他们已经陷入了绝境,该如何破局呢?而李虎和张勇那边,虽然暂时摆脱了危机,但日军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危险在等待着他们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