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姐姐,殿下召你过去呢!小翠匆匆跑来,神情兴奋,听说皇上对殿下昨日提出的计策很感兴趣,今早特意召见了殿下!
陈宛儿心中一喜:看来皇子已经向皇帝提出了她的建议。她迅速整理衣冠,跟着小翠来到澄心堂。
十四皇子允熙正在案前翻阅文书,见她进来,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你来得正好,父皇对你昨日提出的放风引蛇之计甚为赞赏,命本王立即着手准备。
陈宛儿恭敬行礼:殿下过奖了,这不过是奴婢的一点小计谋。
皇子摆摆手:不必谦虚。父皇已经下令,由本王与兵部尚书共同负责此事。现在,我们需要设计几个不同版本的假情报。
陈宛儿思索片刻:依奴婢之见,假情报应当看似真实,又不能完全相同。比如可以设计三个版本:一是我军将在北路增兵;二是我军将在西路设伏;三是我军将调动粮草至东路前线。
皇子点头赞许:这三个方向确实合理。不过,如何确保这些假情报只传到特定人的耳中?
陈宛儿嘴角微微上扬:这就需要定向泄密了。我们可以在军机处的几位重要大臣面前,分别不经意地提及这些情报。
妙计!皇子眼前一亮,不过,这需要有人能够自然地在这些大臣面前透露消息,而不引起怀疑。
陈宛儿胸有成竹:奴婢有个主意。我们可以让几位信得过的宫女,假装在大臣们经过时闲聊,不小心说漏嘴。大臣们听到后,定会将消息带出宫去。
皇子沉思片刻:此计可行,但需精心安排。本王会挑选几位心腹大臣作为目标。你负责训练宫女如何自然地透露消息。
遵命,殿下。陈宛儿心中已有腹案。
接下来的两天,陈宛儿忙着训练小翠等几位信得过的宫女。她教她们如何在特定场合不经意地谈论那些假情报,语气要自然,表情要真实,仿佛真的是无意中听到的秘密。
记住,她对小翠说,当看到目标大臣经过时,你要假装没注意到他,继续和其他宫女聊天,然后不小心提到那个假情报,声音要压低,但又要确保他能听到。
小翠聪明伶俐,很快就掌握了要领:陈姐姐放心,奴婢一定演得像模像样!
第三天,计划正式实施。陈宛儿亲自带着小翠,在御花园的一处凉亭内闲聊。她已经得到消息,兵部侍郎张大人会在这个时辰经过。
果然,不一会儿,张大人的身影出现在不远处的小径上。
陈宛儿立刻压低声音,装作神秘兮兮的样子:听说了吗?殿下昨日在军机处提出,要在北路增兵五千,准备反击敌军!
小翠配合得很好,一脸惊讶:真的吗?这可是军机大事,你怎么知道的?
嘘!陈宛儿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假装这才注意到张大人,连忙住口,拉着小翠离开。
从张大人微微变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已经听到了这个秘密。
类似的场景在宫中不同地点上演。每个目标大臣都恰好听到了一个不同版本的假情报。
一周后,边关传来消息:敌军突然调整部署,大举进攻北路,似乎对我军增兵的情报了如指掌。
有意思,皇子在密室中对陈宛儿说,敌军选择了北路,这说明他们得到了第一个版本的假情报。
陈宛儿点点头:而这个版本,只有张大人知道。
皇子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看来,我们的内奸已经浮出水面了。
不过,陈宛儿提醒道,我们还需要更确凿的证据。若是贸然指认,反而会打草惊蛇。
皇子赞许地看了她一眼:你说得对。我们需要进一步确认。
陈宛儿灵机一动:殿下,不如我们再设一局?这次直接对张大人一人放风,看他是否会上钩。
好主意!皇子拍案,这次就说我军将在三日后,派出一支秘密部队,从小路偷袭敌军后方。
计划再次实施。这次,他们通过一封不小心被张大人看到的密信,透露了这个假情报。
果然,三日后,边关再次传来消息:敌军似乎早有准备,在那条小路上设下埋伏,我军的秘密部队根本不存在,但敌军却在那里白白等了一天。
证据确凿了!皇子兴奋地说,张大人就是内奸无疑!
陈宛儿却皱起眉头:殿下,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哦?皇子好奇地看着她,你有什么发现?
陈宛儿解释道:若张大人真是内奸,他应该很清楚我军根本没有派出什么秘密部队。他为何还要将这个明显是假的情报传给敌军?
皇子思索片刻,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张大人可能只是被人利用了?真正的内奸另有其人?
正是如此,陈宛儿点头,我怀疑有人故意让张大人看到那些情报,利用他将消息传出去。
皇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的洞察力确实非凡。那么,你认为真正的内奸会是谁?
陈宛儿沉思片刻:依奴婢之见,真正的内奸应该是能够接触到军机处机密,又能影响张大人的人。
会不会是...皇子突然想到什么,声音低沉下来,张大人的幕僚李文?他虽官职不高,但因为精通兵法,常被张大人带在身边参与军机议事。
陈宛儿眼前一亮:殿下英明!这李文确实可疑。我们不妨再设一局,这次直接针对李文。
他们决定使用更加隐蔽的方法:在李文经常出入的一家茶楼里,安排两名装扮成商人的侍卫无意中谈论一个新的假情报——我军将在五日后,从南路出兵增援边关。
五日后,边关果然传来消息:敌军突然在南路增兵,似乎在等待我军的增援部队。
抓到了!皇子拍案而起,李文果然是内奸!
陈宛儿却摇摇头:殿下,恐怕事情还有转折。
又有什么发现?皇子好奇地问。
陈宛儿解释道:我让人暗中监视了李文这几天的行踪,发现他根本没有机会将情报传出去。但有一个人,却在李文去过那家茶楼后,立即出城了。
谁?皇子追问。
李文的表兄,一个名叫赵明的商人。陈宛儿答道,此人表面上经商,实则来往于边关与京城之间,很可能是传递情报的关键人物。
皇子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好一个狡猾的内奸网络!张大人无意中听到情报,告诉了李文,李文再通过赵明传给敌军。
正是如此,陈宛儿点头,这样一来,即使我们发现情报泄露,也很难追查到真正的内奸。
皇子沉思片刻: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整个内奸网络的脉络,是时候向父皇汇报了。
次日,皇帝在得知这一发现后,龙颜大悦,立即下令秘密逮捕了李文和赵明。经过严刑拷问,两人很快就招供了:他们确实是敌国安插的间谍,利用张大人的职务之便,窃取军事机密。
陈宛儿,皇帝在御书房中对她说,你这放风引蛇之计,不仅揪出了军中内奸,还保全了张大人这位忠臣。朕甚是满意。
陈宛儿恭敬地跪下:奴婢不过是略施小计,能为陛下分忧,是奴婢的荣幸。
皇帝笑着对十四皇子说:允熙,你府上这位宫女确实不凡,朕看她不仅有奇术,还有过人的智谋。
十四皇子恭敬回答:父皇明鉴,儿臣也是偶然发现她的才能,便加以重用。
皇帝点点头:好,此事你们办得很好。朕已下令,加强边关防务,并派出精兵,乘敌军内线被破坏之机,给予迎头痛击。
回到皇子府,十四皇子对陈宛儿赞不绝口:你这放风引蛇之计,当真精妙!不仅找出了内奸,还让父皇对本王刮目相看。
陈宛儿谦虚地说:殿下过奖了,这不过是奴婢在书中读到的一些计谋罢了。
皇子意味深长地看着她:是吗?本王倒是从未在任何兵书中读到过这样的计策。你身上的秘密,似乎越来越多了。
陈宛儿心中一紧,但面依然从容:殿下明鉴,奴婢不过是喜欢钻研一些奇思妙想罢了。
皇子没有继续追问,只是微微一笑:无论如何,这次你立了大功。本王已经请父皇赐你一个巧思的封号,以彰显你的聪明才智。
多谢殿下!陈宛儿惊喜不已,心想这个封号倒是与她所住的巧思院相得益彰。
对了,皇子突然想起什么,你那个预言如何了?三日之期已过,京城可有大雨?宫中那棵古松可曾被雷击?
陈宛儿自信一笑:殿下不妨派人去问问。
皇子立即命人去查探。不一会儿,侍卫回报:果然,前日京城下了一场大雨,
皇子闻言,脸色微变,图中闪过一丝震惊与疑惑。他深深地看了陈宛儿一眼:你的预言竟然如此准确,实在令人惊叹。
陈宛儿恭敬地行礼:不过是碰巧罢了,殿下不必太过在意。
皇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也许吧。不过,本王倒是越来越好奇,你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本领。
陈宛儿微微一笑,没有多言。她知道,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而这次成功的放风引蛇之计,不过是她展示才华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她需要更加小心谨慎,既要帮助皇子成就大业,又要保守自己穿越而来的秘密。
夜深了,陈宛儿站在巧思院的窗前,望着满天繁星。她轻轻叹了口气,心想:这个皇子,果然不好忽悠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