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医者仁心

换源:

  陈宛儿站在院中,满意地环顾四周。皇子赐下的这处宅院,比她之前租住的小院要好上许多,不仅有前后两进,还有一个不小的花园。最重要的是,这里距离皇子府不远,方便她往来。

陈姐姐,这些药材都放在哪里啊?小石头抱着一个木箱,从外面走进来,箱子里装满了各种药草。

陈宛儿指了指东厢房:放在那间屋子里吧,我打算把它辟为药房。

小石头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将药箱搬进东厢房。这段时间,他跟着陈宛儿学了不少东西,不仅认识了不少字,还能分辨一些常见的药材。

陈姐姐,小石头放下药箱,好奇地问道,你为什么对医术这么感兴趣啊?

陈宛儿微微一笑:医者,救人性命,解人痛苦,乃是天下最崇高的职业。我祖上行医,我自小耳濡目染,自然也喜欢上了医术。

小石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陈姐姐以后是不是要开个医馆,给人看病啊?

陈宛儿摸了摸他的头:现在说这个还太早。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很多事情要做。不过,若是有人求医,我自然不会拒绝。

正说着,门外传来敲门声。

谁啊?小石头警觉地问道。

去看看。陈宛儿示意道。

小石头跑去开门,片刻后回来报告:是个老婆婆,说是小翠的母亲,来向陈姐姐道谢的。

陈宛儿恍然大悟:原来是她。前些日子,她给小翠的母亲开了些调理心脉的药方,没想到效果不错,老人家特意来道谢。

请她进来吧。陈宛儿整理了一下衣裳,走到前厅。

小翠的母亲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虽然穿着朴素,但精神矍铄,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不少。

老人家请坐。陈宛儿亲自倒了杯茶,递给老妇人。

陈姑娘,老身今日特来道谢。老妇人接过茶杯,感激地说道,多亏了你的药方,老身这心口疼的毛病好了大半,现在走路都不喘了!

陈宛儿微微一笑:老人家客气了,这不过是些简单的调理方子,算不得什么。

不,不,老妇人连连摇头,陈姑娘太谦虚了。老身这病缠身多年,城中多少大夫都看过,都说是年纪大了,心脉衰弱,只能慢慢调养,没想到吃了姑娘的药,竟然好了这么多!

陈宛儿心中暗喜:这其实是她根据现代医学知识,结合中医理论开出的方子。主要是活血化瘀、益气养心,对老年人的心脏病确实有一定效果。

老人家身体好了就好,陈宛儿说道,不过,药方虽好,也要配合起居饮食才行。老人家平日里要少食油腻,多吃些新鲜蔬果,每日适当活动,但不可太过劳累。

老妇人连连点头:老身都记住了。对了,陈姑娘,老身今日来,除了道谢,还有一事相求。

老人家请说。陈宛儿道。

老妇人叹了口气:是这样的,老身有个老姐妹,她的孙女今年十六,前些日子突然昏倒,请了好几个大夫看过,都说是邪祟入体,需要请道士做法事驱邪。可那孩子吃了好些符水,不但没好,反而越发严重了。老身想着,陈姑娘医术高明,不知可否去看看那孩子?

陈宛儿皱起眉头:昏倒?邪祟入体?听起来像是癫痫或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被这些封建迷信的大夫误诊了。

那孩子现在情况如何?陈宛儿问道。

时好时坏,老妇人忧心忡忡地说,有时清醒得很,能说能笑;有时又突然两眼一翻,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可吓人了!

陈宛儿心中更加确定:这就是典型的癫痫症状。在现代,这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很多治疗方法。但在古代,由于医学知识有限,往往被误认为是邪祟附体或鬼神作祟。

老人家放心,陈宛儿沉吟片刻,说道,我明日便去看看那孩子。不过,我先说明,这病可能不是什么邪祟,而是一种特殊的脑疾,需要长期调理,不可能一蹴而就。

老妇人喜出望外:只要陈姑娘肯去看看,老身就放心了!那孩子可怜见的,才十六岁,正是花一样的年纪,却遭这样的罪!

陈宛儿点点头:我尽力而为。对了,老人家,那孩子家住何处?

就在城南,绸缎铺老板赵家,老妇人说道,赵掌柜的独女,名叫赵玉儿。

陈宛儿心中一动:赵玉儿?这名字怎么有点耳熟?

送走老妇人后,陈宛儿回到内室,翻开自己的小本子。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她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将每天的见闻和计划都记录下来。

翻了几页,她终于找到了关于赵玉儿的记载:原来是小翠曾经提到过的,皇子府中曾经的大丫鬟,因为得罪了皇子,被逐出府去。

有意思,陈宛儿自言自语,这赵玉儿被逐出府后,竟然得了这样的怪病?会不会与皇子府有什么关联?

正思索间,小翠匆匆赶来:陈姐姐,殿下召你过去呢!

陈宛儿连忙收起小本子,整理衣冠,跟着小翠回到皇子府。

十四皇子允熙正在书房翻阅奏章,见她进来,放下手中的毛笔:你来得正好,本王有事问你。

陈宛儿恭敬行礼:殿下有何吩咐?

皇子沉吟片刻:听说你在城中开始行医了?

陈宛儿心中一惊:殿下消息真灵通,她才刚刚答应老妇人去看病,殿下就知道了?

回殿下,她小心翼翼地说道,奴婢只是偶尔为一些熟人开些简单的方子,算不得真正的行医。

皇子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本王不是责怪你。相反,本王很欣赏你的医术。不过,你既然有这个心思,为何不在府中设个医馆,专门为府中上下看诊?

陈宛儿恍然大悟:原来殿下是这个意思。

殿下厚爱,奴婢感激不尽,她恭敬地说道,只是奴婢医术有限,怕误了府中人的病情。

皇子摆摆手:不必谦虚。你的医术,本王是见识过的。况且,府中也有太医坐诊,你若有不懂之处,可以向他们请教。

陈宛儿思索片刻,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若是能在府中设个医馆,不仅能光明正大地施展医术,还能接触到更多的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既然殿下有此美意,奴婢自当遵命,她欣然应允,不过,奴婢还需要一些药材和器具。

皇子点点头:这些都好说。本王会吩咐管事的,拨一间院子给你,作为医馆之用。至于药材器具,你列个清单,交给管事的便是。

多谢殿下!陈宛儿感激地行礼。

皇子突然话锋一转:对了,你可听说过赵玉儿?

陈宛儿心中一惊:殿下怎么突然问起赵玉儿?难道是知道她要去给赵玉儿看病?

回殿下,她小心回答,奴婢只是听府中人提起过,说是曾经的大丫鬟,后来被逐出府去了。

皇子冷笑一声:那丫头心思歹毒,仗着本王宠爱,在府中作威作福,欺压下人。后来被本王发现,自然是逐出府去。不过,最近听说她得了怪病,整日疯疯癫癫的,倒也是可怜。

陈宛儿不动声色:原来如此。不知殿下提起此事,是...?

皇子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没什么,只是听说你要去给她看病,所以提醒你一句:那丫头心思深沉,你去给她看病,要多加小心。

陈宛儿心中一凛:果然,殿下已经知道了!看来,皇子府中的消息网比她想象的还要灵通。

多谢殿下提醒,她恭敬地说道,奴婢会小心行事。

皇子点点头:去吧,本王相信你的判断。

回到自己的宅院,陈宛儿陷入了沉思。皇子对赵玉儿的态度,似乎有些微妙。一方面说她心思歹毒,一方面又说她可怜。而且,皇子明知道她要去给赵玉儿看病,却没有阻止,反而只是提醒她小心。

这其中必有蹊跷,陈宛儿自言自语,看来,明日去赵家,不仅要看病,还要多留个心眼。

次日一早,陈宛儿带着小石头,来到了城南赵家。

赵家是城中有名的绸缎铺老板,家境殷实。赵掌柜见陈宛儿来了,连忙热情相迎。

陈姑娘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赵掌柜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面色红润,一看就是生活优渥之人。

陈宛儿微微一笑:赵掌柜客气了。听说令爱身体不适,特来看看。

赵掌柜叹了口气:是啊,小女自从从皇子府回来后,就时常昏倒,请了不少大夫看过,都说是邪祟入体。我们也请了道士做法事,可就是不见好转。

陈宛儿点点头:赵掌柜放心,我尽力而为。不知令爱现在在何处?

赵掌柜连忙引路:在后院,请随我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