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冲啊!压上去!

换源:

  叶璇缓缓转身,面对身后二十万将士。她的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张期待的面孔。深吸一口气,她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寂静的军阵中回荡。

“诸位将士,自北疆起兵至今,已近一月有余。今日,我们终将在此决出胜负。”她顿了顿,继续道,“在我身后,是延续千年的朝廷,是堆积如山的财富。无论今日战况如何,诸位从此都将不愁吃穿。”

此言一出,军阵骤然沸腾。士兵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欢呼雀跃,有人面露疑虑。叶璇静静等待,直到喧嚣渐歇,才再度开口。

“然而,诸位可曾想过?”她的声音陡然提高,“一时之财,焉能令我等心满意足?”

将士们安静下来,专注地听着。

“君子,当搏一世之财,万世之财!”叶璇的声音愈发激昂,“诸位,现在是拼命的时候了!是时候将你们的性命当作赌注,在这场大赌局中一搏!”

她环顾四周,看到士兵们眼中燃起的火焰。

“此战,”叶璇一字一顿地说,“以军功论赏!”

军阵中爆发出一阵低沉的嗡嗡声。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叶璇的声音如雷贯耳,“杀敌军,立军功,朕可封尔等为王!”

话音刚落,南岸的黑色甲骑先是一片寂静。士兵们面面相觑,似乎难以置信自己听到的话。随后,如同决堤的洪水,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军中那些识文断字的军官们更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在他们脑海中不断回响。他们望向叶璇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和狂热,仿佛她就是真龙天子降世。

叶璇举起右手,军阵顿时安静下来。她的目光如火焰般灼热,扫过每一个士兵的脸庞。

“谁,要与我渡河?”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

刹那间,军官们如梦初醒,纷纷挺身而出,声若洪钟:

“臣,贾人和请战!”一位身材魁梧的将领跪地请命,铠甲在阳光下闪耀。

“臣,赵子龙请战!”另一位年轻将领紧随其后,眼中闪烁着渴望建功立业的光芒。

“臣,刘皇请战!”第三位将领的声音略显沙哑,却充满决心。

更多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一个请战的呐喊都饱含着对荣耀的渴望和对胜利的信心。叶璇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无数军官士卒双眸发红,昂然请战。

仿佛,那在对岸的不是六十万遮天蔽日的军卒,而是唾手可得的王侯将相,探手可得的青史留名!

“好!”

叶璇一时发笑。

“我军士卒如此,如何会败。”

“贾人和!”

“到!”

贾人和瞬间挺身,攥刀,面色潮红且激动。

“点兵,点将,突过去!”

“赵子龙,给我从东边,点兵,突过去!”

“刘皇,你从西侧,突过去!”

贾人和昂然起身,披风震荡!

“臣,遵旨!”

赵子龙拔然起身,刘皇拱手相对,二人异口同声。

“臣,遵旨!”

一声令下,主将已经定下计划,二十万军队再无犹豫,乃是要点兵点将,穿甲带刀要从正面直直突过去了!

虽然,这不符合苏雨菲军事布置,未免太过粗糙!

但,那又如何?

我北疆二十万兵卒,跋涉千里,无一人瞧得起懦弱南军!

轰隆隆~!!!

金鼓隆隆作响!

二十万人,几乎在一时间,动起了一大半,也就是十万人。

十万人同时动了起来,那可真是地动山摇,惊得对岸皇帝忍不住俯首去看。

人太多了!

无边无沿十万人在这天际线的尽头挪动,当即就让皇帝心中生起紧张!

而再过一会,烟尘震荡起来之后,他更是只能看得清正对着河岸的黑色甲卒,连其他地方的情形都看不清!

看不清,听不见,此生更是从未经历过战争,他立刻心慌。

敌军,要从何渡?

要从哪里渡?

若是要有人偷袭,要从哪里来?

关键时刻,他还是记得住身为一名皇帝不可轻易露怯的道理,强装镇定,对自己身前一看便有风华姿态,看起来相当得力之人问询。

皇帝面色凝重,目光扫过身边的将领们,沉声问道:“诸位以为,那苏逆军队将从何处渡来?又该如何应对啊?”

话音刚落,将领们面面相觑,眼中流露出明显的慌乱。他们的目光游移不定,有的低头看着脚尖,有的假装整理衣甲,有的则用手指不停地摩挲着刀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尴尬的沉默。

一位年轻的将领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又迅速闭上了。他的眉头紧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另一位留着灰白胡子的老将军深深叹了口气,目光中满是无奈和困惑。

这些将领心中纷纷腾起一阵苦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未经历过真正的大规模战争,更别说面对如此规模的渡河之战了。有些人是靠着关系和贿赂爬上高位,有些则是在和平年代里混资历。此刻面对皇帝的询问,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偷偷瞥了眼站在一旁的文官们,心中暗自嘀咕:“这些文人老爷还没开口呢,我哪敢贸然说话。真当我们这些武将的脸比他们大吗?”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位身着华丽长袍的文官缓步走出。他慢条斯理地捋了捋胡须,嘴角挂着自信的微笑。文官清了清嗓子,用洪亮而富有韵律的声音说道:

“陛下勿忧,书中自有黄金屋,微臣已然洞悉苏逆布置。”他的话语中透着一股莫名的他的话语中透着一股莫名的自信,仿佛胸有成竹。

文官继续侃侃而谈:“依微臣之见,眼下我军大可不必着急。兵书有云:渡河而战,未胜已败三分。苏逆军队冒险渡河,这便已是我军的一大胜势!”

他环视四周,见众人都在专注倾听,更加得意:“故而,我军此刻最明智之举,乃是静观其变。待那苏逆军队露出渡河意图,我军再从容调兵遣将,以逸待劳,必能一举击溃敌军!”

文官的话音刚落,皇帝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其他将领们也纷纷点头附和,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于是,朝廷大军按兵不动,静静地观望着对岸尘土飞扬的苏军,等待着他们自投罗网的那一刻。

闻言,皇帝微微颔首,心中也放松下来。

于是乎,朝廷军,按兵不动,坐视苏逆灰尘尽起,徒劳消耗精力。

日上巳时,苏军发兵三处,竟然是从上,中,下三处地点同时渡河!

杀!

上游赵子龙状若疯虎,扛着箭支,一落船,连杀数人!数船甲士当即落地,结阵上前,突杀不止!

不过一刻钟,上游东岸,赵子龙麾下兵卒从容渡河,列队严明!而与此同时,宛若是与那赵子龙有心灵感应一般,刘皇也采用相同战法,身先士卒,劈砍上岸,同样只是一个照面便将那朝廷军阵地夺了过来。

两侧舟船运输不断,阵线愈发厚实,两岸军队已经立垒!

高台上,皇帝身侧,众人皆是悚然。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这看起来最为艰难的渡河之战,怎么就被这样一口气推了过来!

这可是渡河啊!

怎么会如此轻易,如此轻松?

铛铛铛!

对岸忽然鼓声大作!

战场上,一声惊呼打破了紧张的氛围。

“看!河面上!”一名士兵指着远处喊道。

众人纷纷循声望去,眼前的景象令他们瞬间失语。只见正对皇帝军阵的河面上,数百艘舟船齐齐启动,如同一片移动的森林,气势汹汹地向皇帝军阵冲来。

船只破浪前行,激起阵阵水花。桨手们整齐划一地挥动船桨,推动着舟船以惊人的速度逼近岸边。每艘船上都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手持长矛、弓箭,随时准备发起进攻。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皇帝军中一片哗然。有人惊呼:“天啊!苏逆竟然要三面开战!”

确实,此时苏军已经在东西两翼与皇帝的勤王义军交战,现在又从正面水路发起进攻,俨然一副要将皇帝军围困歼灭的态势。

皇帝脸色骤变,铁青一片。他紧握王座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身旁的大臣们也慌了神,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议论。

这时,一位将军站了出来,高声说道:“陛下勿忧,苏逆军队本就兵力不足,如此分兵更是大忌!况且,东西两翼的勤王义军虽战力不足,但陛下身前可是京城精锐,都是一等一的好兵!”

这番话稍稍安抚了皇帝的情绪,他微微点头,目光却仍紧盯着河面。

战斗很快在河岸边展开。京城精锐确实实力不凡,他们奋勇抵抗,一时间将苏军阻挡在岸边。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苏军登陆,局势开始发生变化。

京城士兵们渐渐支撑不住,被迫一步步后退。皇帝眼睁睁地看着敌军离自己越来越近,不由得攥紧了拳头。

“陛下勿忧!那苏逆气已尽!绝对突破不进来的!”又有一名将军出言安慰。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苏军主将贾人和正奋力厮杀,却听到身边传来士兵的呼喊:“将军,我军力竭,恐怕难以继续突进了!”

贾人和闻言,不由得咬牙跺脚。他心中暗自懊恼,谁能想到皇帝正面的京城精锐竟如此难缠?原本在两翼能以一当五的苏军,在这里竟只能勉强以一敌三。

就在贾人和绞尽脑汁思索对策时,战场上突然发生了异变。

皇帝军阵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士兵们纷纷回头张望,面露惊恐之色。就连皇帝身边的大臣们也惊慌失措地起身,向后方张望。

贾人和听到身后士气大振,不由得回头一看,顿时热血沸腾。

只见在他身后,正对着皇帝军阵的河面上,一支庞大的舟船队伍正缓缓驶来。最前方的大船上,一位身着玄色铠甲的将领巍然而立。正是叶璇!

在叶璇身旁,一面巨大的“苏”字军旗迎风招展,熠熠生辉。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苏军主力姗姗来迟,即将对皇帝军展开致命一击!

叶璇(苏雨菲)将军,竟然要亲自渡河,当面直取皇帝!

贾人和攥紧了刀,回过头来,白刃挥舞不止。

“压上去!”

“给我压上去!”

“唯!”

苏军几乎一瞬挺拔。

上游,下游,中央,无数军士拔刀向前。

而六十万军,茫然失措,竟然一时动摇!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