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晚宴在温馨愉快的氛围中缓缓落下帷幕。
三张卡、五百万美元,再加上一辆崭新的迈巴赫,这些便是赵晓航此次生日的全部丰厚收获。
大姐赵晓兰、二姐赵晓琴和三姐赵晓美,虽位高权重,然而手中的钱财却并不充裕。
三人齐心协力,一共凑出了一百万美元。
赵锡诚、赵母以及赵安姬也共同给予了一百万美元。
赵晓甫则拿出了一百万美元,还外加一辆新款迈巴赫。
而令赵晓航倍感意外的五姐赵晓婷,竟然独自一人慷慨地拿出了两百万美元。
五百万美元,对于习惯了动辄数亿操作的人来说,确实不算多,但这已足够让赵晓航再次大展身手。
比如日经指数认沽权证,此时的日岛股市正处于疯狂上涨的阶段,新任首相俊树还未发表任何言论。
如果这时日岛出现动荡,38000多点的股指指数,任何一个银行或者金融机构都不会拒绝这庞大的利益。
只要他安排人在华尔街期货市场发行沽空日经期权,然后在日岛那边与各大日岛银行签订协议。
到那时,这笔收益回报,绝对会高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想到这里,赵晓航立刻行动起来,当即开始联系日岛和华尔街的公司负责人,着手进行操作。
………
………
夜凉如水,赵家别墅二楼,赵晓航刚刚沐浴结束,身着一袭宽松的浴袍,缓缓走出浴室。
走出浴室的第一时间,他便看到了坐在沙发上悠闲品酒的四姐赵晓甫。
赵晓甫那目光中满是欣赏,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静静地打量着自家这位唯一的男丁。
“不错!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将来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小姑娘呢……来,陪四姐喝一杯……”
赵晓甫一边轻轻晃动着小巧的脚丫,一边为赵晓航倒了一杯香醇的美酒。
赵晓航无奈地摇摇头,心中暗自感叹自家四姐的独特魅力。
自家四姐还真是个妖孽般的存在,身穿女士西装时,她是果敢干练的精英律师,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自信与专业的气息;
而脱了西装,又瞬间化身优雅御姐,一颦一笑都充满着迷人的韵味。
怪不得外界会给自家四姐一个“百变女王”的称呼。
她身着淡蓝色的真丝睡裙,那胸前仿佛是深不见底的峡谷,金黄色的卷发如瀑布般垂下,在灯光的映照下,无不将她衬托得更加白皙动人。
正所谓一白遮百丑,更别提本来就极美的赵晓甫了。
“拿到这笔钱,有什么打算?”
赵晓航刚刚坐下,赵晓甫便微笑着将酒杯递到了他的手中。
赵晓航接过酒杯,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短暂的思索。
既然四姐问了,而且只要他将做空日经期权权证卖出,家人迟早会知道。
既然如此,也没必要瞒着了。
“我不是成立了一家小型金融公司吗,我打算开出几项沽空权证,看看能不能从中大赚一笔。”
沽空权证?
赵晓甫虽然不是金融专业毕业,但身为精英律师,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
沽空期权,顾名思义,比如买入一份行权价格为100元的股票看跌期权,支付了5元的权利金。
如果在期权到期时,股票(股指)价格下跌到80元,投资者就可以行使期权,以100元的价格卖出股票,再在市场上以80元买回,赚取20元的差价(需扣除5元权利金)。
相反,如果标的资产价格未下跌而是上涨了,期权到期时,投资者将损失全部权利金。
沽空期权,杠杆加成高,会将收益放大几十乃至几百倍。
但同样的道理,风险也极大。
可这本就是金融的本质,赵晓甫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给予太多意见。
毕竟,在她看来,赵晓航的资本不过几百万美元,小打小闹罢了。
再不济,她们也能给赵晓航兜底。
可如果让她知道,赵晓航要操作的不是一个公司,一个集团,乃是一个国家。
不知道她又会作何感想。
两人一直闲聊了一个多小时,赵晓甫才缓缓起身离开。
她也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
只要赵晓甫不是拿着创业启动资金花天酒地,不胡来,她也就放心了。
………
………
三楼,赵家主卧内。
柔和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慈母多败儿!晓航还没有成年,你们就给他几百万美元创业,这不是胡闹吗?”
赵锡诚坐在书桌前,看着正在收拾床铺的赵母,语气里满是责怪。
赵母听了,白了赵锡诚一眼。
“我们给之前和你商量没,你怎么做的?”
“不发表任何意见!你不反对不就是默许了?”
“现在倒好,将钱给了航航,你又来找茬?”
赵锡诚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可还是板起脸道:“我还不是因为晓航的成绩……”
“你告诉晓航,机会只有这一次,如果创业失败了,让他安心到集团底层历练……”
“我年龄也大了,集团迟早要交到他的手上。”
闻言,赵母将手中的被子扔在床上,抱怨道:
“要说你自己说去,说的好听,集团迟早交到他的手上。可你怎么做的?”
“安姬15岁你就让她代表你公开演讲,还给安姬一个执行董事的名头。”
“航航呢?想要100万美元创业,还要求这个求那个,我看你就是因为晓航不是你的亲生儿子,处处针对他!”
闻言,赵锡诚脸色顿时变得不好看了,厉声道:“闭嘴!我们说过了,这事不要再提!只要晓航的能力突出,我会将公司交给他管理的。”
赵锡诚说完,径直走向床榻,不再理会赵母。
而赵母也自知说错了话,也闭上了嘴。
说来也奇怪,她一生就是六个孩子,可全都都是女儿。
………
………
次日一早,赵晓航早早地离开了赵家别墅。
今天,他要做的事情很多。
他要确定沽空期权的具体条例,还要前往各大金融机构谈卖出日经沽空期权的事。
不是为了卖出好价格,而是要让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知道他发行了日经沽空期权。
而真正的买家,从一开始他就锁定了高盛资本。
就在他前往各大金融机构商谈沽空日经期权时,一篇看空日岛资产,并将日岛金融泡沫数据具象化的论文凭空出世。
论文一出现,便引起了整个资本市场的注意。
因为,论文的发表者,前不久还拿着沽空日经期权前来谈售卖。
一时间,整个华尔街的目光,都聚焦在刚刚休盘不久的日经225股指上。
可无论怎么看,日岛股市都是一副欣欣向荣之态。
就在大家认为论文华而不实时,日岛新任首相俊树却是慌了。
次日上午,日岛官方宣布,加息150个基础百分点。
在连续四年降息后,日岛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加息。
将利率从2.5%,一下拉升到4%。
再联想到那篇沽空期权的论文后,一时间,华尔街沸腾了。
散户争相冲进期货市场,开始大买沽空日经期权。
而机构却和散户不同,他们纷纷打起沽空日经期权权证的主意。
一时间,沽空日经期权从无人过问,变成了人人追捧的香饽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