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运气好的王朝!

换源:

  大宋。

开封府中。

“让皇太弟入宫,朕要跟他好好聊聊这杯弓斧影究竟是什么意思?”

赵匡胤脸色一沉。

他是能猜到,这绝不是个好词。

.......

大清。

乾清宫外。

“这后世人怎么不说我大清呢?朕跟父皇那相处的可是相当的融洽!可不比那朱元璋和那懿文太子差!”

乾隆咬牙切齿

林子云坏的事老是要带上满清,好的事就一点都不提是吧?

太气人了!

而此时,林子云突然来到了一座大宫殿前。

“喏,这就是祭奠大明朝十六帝的祠堂了,里面摆放了大明十六帝的所有画像。”

林子云拿着手机走进宫殿,发现每一张画像前都用丝带拦着,避免人靠近。

他拿着手机对着那些画像一扫。

“来来来,大家看一看,这就是大明十六帝的风采。”

“之前讲到朱元璋的两个错误了,我再来讲讲朱元璋的第三个错误呀。”

“唉,看到这鞋拔子脸了没有?这是明朝时期有人给朱元璋画的画像,是不是硕丑?这是假的,上面那张才是真的,毕竟传承要讲基因学的,你看朱棣长什么样,你看朱元璋长什么样,怎么可能是鞋拔子脸?”

林子云特意的给了那两张朱元璋的画像一个特写。

大明。

朱元璋看着那些鞋拔子脸,当时脸就绿了。

“这是哪个王八蛋干的?”

“故意找茬是吧?!”

朱元璋很愤怒。

他明明长得那么帅,却有人故意给他画丑。

这就让他很难受。

“父皇,这肯定是满清的人所为,这帮臭鞑子。”

朱标的脸色也转冷。

冒犯了朱元璋,就跟冒犯他没什么区别。

但林子云随后的话,却让朱标和朱元璋都是一愣。

“这幅画呀,源自于明朝。”

“明朝为什么会有人要这样画呢?”

“网上有解释说,这样子才能更具备真龙之相,龙嘛,自然不可能长得好看。”

“但更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故意的丑化,为什么要丑化?什么人能丑化朱元璋呢?”

“答案很简单,当然是被朱元璋侵犯利益最大的群体!”

“那些动不动就被朱元璋宰,并且被取消了各种特权,俸禄也是诸朝最低的文官,乃自于文官背后的士绅阶级,就有最大的嫌疑。”

“这也是朱元璋的第三个错误,而相比较前面两个错误,这第三错在当时最不明显,但也最为严重。”

“甚至可以说大明最后之所以亡,也跟这一错有最直接的关系!”

林子云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的嘲讽。

这朱元璋不仅是有一个时代的局限性。

还有他身份的局限性。

因为身为农民,他治理国家时,难免就会把整个天下当成自己的家来治理。

因为是白手起家,他又是一位铁血帝王。

造就了洪武时代独特的施政方针。

“朱元璋很讨厌文官,很不信任文官”

“而文官之首的宰相制度,自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存在。”

“甚至在周公时期,姜太公就已经天下闻名。”

“但就是这样绵延了近3000年的制度,朱元璋却把它废了。”

“但朱元璋永远不会明白这种制度的好处。”

“这天下终究非一家一姓之天下。”

“集权,集权,你集权到最后,这天下的权力你真能拿得住吗?”

“朱元璋恐怕到死也不会知道。”

“他废了宰相制度后没过多久,永乐帝朱棣就成立内阁制度,到了朱瞻基时期,太监就有了批红的权力。”

“再过渡到嘉靖时期,内阁制度彻底完善,内阁首辅跟宰相就没区别了。”

“这样就很拧巴。”

“等于说你转了一圈,你又回去了。”

“在这段时间里,除了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位铁血帝皇之外,其他的朱家皇帝一直都是在跟文官进行一种拔河的状态。”

“然后又遇到了朱祁镇这样的败家子,皇帝身边的武将勋贵们没有了,就剩下皇帝一个人跟文官们拔河、”

“这种围绕权力进行反复争夺,很不利于帝国的稳定,因为文官会彻底站在皇帝的对立面,而皇帝始终只是一个人,哪里能比得上满朝的文官?”

“最终的结果,就是整出了一个比宰相制度权力更大的权臣机构、”

“而为了抗衡膨胀的文官集团,大明稍微有点脑子的皇帝,又开始培养身边的宦官,最终又养成了一个庞大的宦官群体、”

“可以说,文官集团之所以能膨胀,跟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有极大的关系。”

“相比较而言,我就得说说满清了,满清的狗皇帝虽然经常不做人,但这帮家伙成立的军机处是真的可以。”

“宰相制度不用废,取消他职称就行了,让那些拥有宰相权力的官员全都得靠皇帝赏赐才能够手握权力,养一群听话的,依附自己的奴才不好吗?非要把这宰相制度给废了?”

林子云摇了摇头。

转身就走了。

另一个时空。

大明。

应天府。

朱元章懵了。

“标儿,咱是不是真做错了?”

“父皇,这个。”

朱标不怎么好开口了。

废除宰相制度,那是朱元璋一意孤行的结果。

但是宰相制度一废,朱标也感觉自己每天的事情多了许多。

现在想来,这宰相制度还是有很大可取之处的。

若觉得不好可以改进,确实是不该废的。

......

大清。

“哈哈,终于说大清的好话了,军机处,军机处是朕先皇设立的!先皇比朱元璋强,哈哈哈哈~!”

乾隆仰天大笑,林子云嘴里终于蹦出了一句清朝的好话。

他兴奋的要死。

甚至有种喜极而泣的冲动。

不容易啊,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一旁的永琰也频频点头。

看到乾隆如此,他也很高兴。

然而下一刻,从那光幕里冒出的声音,就让两父子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

“不过嘛,这军机处实际上也不怎么好,满清这帮狗皇帝以为有了军机处里一帮奴才,这个天下就都听他的了,都能彻底高枕无忧了。”

“但实际上,这只是在掩耳盗铃罢了。”

“而满清成立军机处后不久,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差点就把满清给撅了,如此可见,这军机处也没什么屁用。”

“主要原因,是军机处里的一群人都要依附于皇权,自然只知道溜须拍马。真本事的没有几个不说,满清几乎也只提拔满族人当军机处的军机大臣。”

“那你打个锤子仗啊!”

“要不是当时海外列强众多,太平天国又很有骨气的不跟列强们混,太平天国哪里会失败!”

“可那样的话,满清恐怕只能维持一百多年就得跑回关外放羊去了。”

“这狗满清也是运气好啊。”

林子云摇了摇头,语气有些无奈。

满清的运气确实是爆棚的好。

灭明朝的是李自成。

灭太平天国时有海外列强。

纯粹就是捡了个江山,又捡了个胜利。

甚至到最后,满清的很多贵族都还没被清算。

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