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楼船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换源:

  唐朝

寒冬腊月

千里冰封

大学纷纷落下,如同鹅毛一般

却有一男子身穿青色白服

手持长剑

一边呆呆的望着天空

一边饮酒站在高台

良久大笑不止

手指写在雪里

“情人怨遥夜,今夕起相思”

……

大清

乾隆皇帝看到屏幕出现的诗句。

忍不住赞叹

来人

然后看着天地之间落下的雪花

再看看那墙角的数枝梅花

忍不住开口说道

雪花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呜”

乾隆有些眉头皱起

有些苦恼

……

历朝历代人都在点评的时候

很多诗人都是羡慕不已

因为能写出这首词

代表,已经流芳百世

被仙人所记下

这是一件足以自傲的事。

随着第2位人采访出现

这些文人急忙定睛看去

他们想要看看

还有谁的诗词能被记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一句句诗词被说出

每一句都让无数人喃喃自语

有文学之人也好,不识字之人也罢

都无比惊愕这些诗词的美好

这些不识大字的。

看似似懂非懂

但好像也能品出一点点味道

“就比如那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都能明白其中的含义,有些喜爱”

“其中听到一句”

“无比惊讶”

大历三年

杜甫看到题目上竟然有自己的两首诗句

也是为之愕然

随后,放声大笑不止

他这一生,起起伏伏,动荡不停

但这一切都无所谓了

自己所写的东西

能够流芳百世,被人所喜欢

哪怕现在自己重病缠身

这已经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

好的诗词诗句实在是太多了

上下五千年之文化

单独跳出诗词

就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文化

这个国家的底蕴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若是这些诗人词人

能穿越时空相聚一起

恐怕都无法评出谁是冠军

而像叶帆这样的人

面对这样的诗词

打开弹幕

就看到评论区的别人无数留言。

【如果不是着急赶路,历史和语文应该是最浪漫的学科吧】

【终于理解了罗翔老师的非功利读书是什么样子的】

【上学:呕哑嘲哳难为听】

【毕业:如听仙乐耳暂明】

【上班:满座重闻皆掩泣】

【上学:烦,实在是烦的很】

【直播间:雅,实在是雅得很】

【就喜欢这种知识,穿过脑袋的感觉】

【回头看那些少年时乏味的诗句竟然如此优美】

【那人是青年意气风发的自己】

你一句句评论的出现

也有他们留下的评价

也有留下他们喜欢的诗句

而叶凡的目光则是留在其中一句

也就是陆游那句。

下意识的点击了一下

直接掉入诗词界面。

也就是全文内容。

说实话,这个词非常喜欢

因为男生总喜欢当兵戎马战斗

纵横疆场征服敌人

而这首词

杀敌报国,壮志未酬,英雄迟暮,

收复失地。

每一幕都用它短短几句给展现出来

当伸手的读者读这首词的时候

夜晚总会脑中浮现一位。

身穿铠甲

忠一不二

勇往直前的将军

这也是他从上学的时候第1次听到这首诗。

便念念不忘的原因

【书愤】

【早岁哪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白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一首诗念完

叶凡的鸡皮疙瘩都忍不住浮现

鸡毛竖起

并不是夸大

而是他只有这种感觉

就好像自己眼前出现的那一幕

“早岁哪知世事艰”



“铁马秋风大散关”

……

【开禧二年】

【韩侂胄请宁宗下诏,出兵北伐,陆游闻讯,欣喜若狂。大军准备充分,出师顺利,先后收复泗州、华州等地。】

【但韩侂胄用人失察,吴曦等里通金朝,按兵不动,图谋割据。】

【陆游诗翰多次催促,吴曦不理。】

【不久,西线吴曦叛变,东线丘崈主和,韩侂胄日益陷于孤立】

开禧三年

【十一月,史弥远发动政变,诛杀韩侂胄,遣使携其头往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彻底失败。】

【陆游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悲痛万分。】

【嘉定二年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日重,遂卧床不起】

【十二月二十九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

【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