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从地狱到天堂

换源: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姜岳升深切地感觉到,妈妈给他做的假肢,救了他的命。

上一次是在洪志远研发中心上班期间,被人家非法囚禁,强迫他写程序。

他就用假肢里的气枪,逆转了局面,救了自己,也救了二十多位程序员。

这一次,如果没有假肢,他肯定无法从那个囚室里破门而出。

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对付铁丝网,他的手肯定会被铁丝刺破、勒破。

其实,刚才他托着姥姥沿着出风口向上爬的时候,也全靠假肢手指强大的握力,才能抠住钢梁,否则他根本坚持不了那么久。

出风口下面的铁丝网虽然比上面的更高一些、更密一些,但同样也难不倒姜岳升。

他还是发挥假肢的威力,几下子就把铁丝网撕开了一个大洞,然后拉着姥姥钻了出去。

此时,他和姥姥的体力都已严重透支了。

特别是姥姥,一直不停地喘着粗气。

但是他们也不敢在山顶久留,因为那些人随时可能追上来。

借着月光,姜岳升搀扶着姥姥,步履蹒跚地向山下走去。

天快亮的时候,两个人终于走到了山下。

姜岳升看见了远处有一片庄稼地,在庄稼地的旁边,还有几户人家。

他借着黎明的微光,看见那几户人家门前好像停着两辆电动车。

“岳升,我们不能在这里停留,说不定他们正在追我们。”姜慧神情紧张地说。

“嗯,我去村里看看,找一辆车。你在这里等着我。”

姜岳升说完,便弓着身子,向那几户人家靠近。

果然,在一户人家的门口,有一辆电动三轮车停着。

正在充着电,车钥匙也没拔。

姜岳升快速把充电电源拔了,拧了一下钥匙,看到仪表上显示,剩余里程还有二百五十公里。

他便骑上车,松开手刹车,右手一拧电门,开了起来。

还好,这车声音不大,应该不会惊动车主人。

他快速开着电三轮来到姥姥藏身的地方,等姥姥爬上了三轮后斗,他立刻加大电门,向路牌指着的霞浦县城方向飞奔。

大约开了四十分钟,眼看霞浦县城就在眼前了,天也大亮了。

姜岳升把电三轮停在了一个比较明显的路口,然后拉着姥姥向县城走去。

他心想,但愿车主能自己找到丢失的车。

“姥姥请你吃早茶吧!”

姜慧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广式早茶的招牌,就想拉着姜岳升去吃早茶。

“好,我都快饿死了!”

剧烈地奔波了一夜,确实消耗太大了。

两个人几乎都已经力竭了。

在餐馆坐下后,姜岳升觉得应该尽早告诉妈妈,自己已经逃出来了。

一是让妈妈早点儿放下悬着的心,二是让妈妈能更好地应对敌人的胁迫。

尽管他并不确定敌人绑架他肯定是为了胁迫妈妈,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他深知,他就是妈妈最大的弱点。

于是他掏出手机,打开那个特殊的APP,向妈妈发了几个字:“妈妈,我逃出来了,在霞浦县城。”

……

此时,江玉已经准备好了一个比上一次发的版本更加详细一些的禁果计划版本,但是内容大多数已经过时了。

发给对方这个版本,是组织的决定,因为江玉他们现在的研究水平,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当年开发这个版本的水平。所以,即便发给敌人,损失也有限。

就在她准备点击发送按钮的那一刻,她突然感觉裤兜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她立刻意识到,可能是儿子发来信息了。

她马上伸手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打开了那个特殊的APP一看,原来是儿子发来的一行字。

“妈妈,我逃出来了,在霞浦县城。”

“太好了!”

江玉激动地用拳头使劲地锤了大腿一拳,接着立刻删除了那封刚要发出的邮件。

如果儿子再晚几秒发来这条消息,她肯定就把这封邮件发出去了。

……

饥肠辘辘的姜岳升,狼吞虎咽地喝了两碗皮蛋瘦肉粥,吃了两份包子,终于吃饱了。

由于吃得太急,他感觉口腔里的粘膜似乎都被烫坏了。

他用舌尖舔了舔下嘴唇内侧,感觉粘膜都变得粗糙了,应该是烫伤了。

就在他和姥姥结完账准备离开早茶店时,突然有四五个拿着激光枪的蒙面壮汉冲进了小店,把姜岳升和姥姥围住了。

“别动!”蒙面壮汉对姜岳升和姜慧命令道,“跟我们走!”

姜岳升、姜慧一看这阵势,似乎是没有反抗的余地,只好举起手站起身来。

一个蒙面壮汉上来把姜岳升的双手反卷,然后用绑扎带快速绑好。

蒙面壮汉似乎发现了姜岳升的左臂是假肢,于是翻开姜岳升的袖子看了几眼,也没看出什么名堂,于是推了姜岳升一把,命令道:“快走!”

他们刚向门口走了三四步,突然从小店的窗户、后厨和门外,又冲进来一伙穿迷彩服的小伙子,能有几十个,手里都拿着野战部队用的大功率激光枪,把前面那伙五个蒙面壮汉围在了中间。

“都别动!放下武器!”一个穿迷彩服的小伙子大喊。

五个蒙面壮汉似乎也感到很突然,一下子都愣在了原地。

“放下武器!”

穿迷彩服的小伙子再次大喊道。同时用瞄准器的激光,射在了其中一个蒙面壮汉的脸上。

被几十道瞄准器射出的激光照在脸上之后,五个蒙面壮汉立刻崩溃了。马上乖乖地跪在地上,把手里的激光枪平放在地上。

几个穿迷彩服的小伙子上来拿走了地上的激光枪,又过来几个人迅速地把几个蒙面壮汉按倒在地,用绳子五花大绑起来。

接着又过来两个穿迷彩服的小伙子,解开了姜岳升手上的绑带。

“撤!”

随着一声令下,这群人迅速地抬着五个蒙面人、带着姜岳升和姜慧,很快便消失在了餐馆旁边的一条小巷里。

鉴于姜岳升和姜慧的身份再次暴露,组织上为了保护他们,决定再一次把他们俩安排在一个军事基地保护起来。

只不过这个基地比永兴岛的基地规模大很多,就像一个小社会一样,可以工作、可以生活、可以娱乐。

在茫茫的藏北无人区深处,在美丽的木孜塔格雪山的南麓,有一个美丽的高原湖泊,叫雪景湖。

姜岳升和姜慧的新家就在雪景湖的湖畔。

要不是亲眼所见,姜岳升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从来也没有见过如此大规模的单体建筑。

在雪景湖的北岸,竟然有一个方圆十几公里的超大建筑,而且是一个单体建筑,面积几乎跟雪景湖的面积差不多。

姜岳升见此情景,便想起了小时候学的语文课文《阿房宫赋》里的名句,“……覆压三百余里……”。

姜慧也被眼前这壮观的景色镇住了,尽管她在月球上看见过广袤、无垠、深邃的宇宙,但是那种空旷、无边和深邃的感觉,与眼前的人造庞然大物给她的震撼感截然不同。

她忍着高原缺氧的痛苦下了吉普车,伸手扶着观景台的栏杆,俯瞰着自己的新家园。

“这其实是个超级大棚。”

陪同他们的军官向姜岳升和姜慧介绍道。

“机关、工厂、研究所和生活区,都在大棚下面。”军官说道。

“哦……真是太大了!”姜岳升赞叹道。

“里面的气压与外面一样,但是氧气浓度比外面高一倍多,你们进去就知道了,里面不会有缺氧的感觉。整个大棚都是密封的,有几百台制氧机不停地给大棚里面补充氧气。”军官继续介绍道。

“里面温度怎么样?”

姜岳升被观景台上凛冽的寒风吹得有些发抖。

“里面的温度跟夏天差不多。大棚里面是靠人工湖在白天吸收太阳光来调节温度。”军官一脸自豪地解释道,“我们走吧!马上就到了。”

陪同他们的军官担心姜岳升和姜慧在观景台上待久了会缺氧。

因为这观景台在通往基地的最后一个垭口上,高度有海拔5467米。

每个第一次来基地的人,在经过这个垭口观景台时,都会忍不住下车观看这人类工业文明的奇观。

不经常在高原上生活的人,在这个高度上,一般都会有高原反应。

不一会儿,他们就驱车来到了超级大棚南侧的一个进口。

军官带着他们先下车进入安检通道,然后就进入了超级大棚。

姜岳升抬头一看,又被震撼到了!

大棚顶大约有一百多米高,由一根根的银灰色的钢柱和一根根悬吊在钢柱上的斜拉索支撑,斜拉索的上面蒙着可以改变透明度的篷布。

篷布就像波浪一样,绵延不断地伸向远方,一眼根本望不到边。

姜岳升见此情景,又想起了一首老歌《西海情歌》的歌词,“……一眼望不到边……”

在大棚下面,宽广的街道纵横交错,竟然还有几座立交桥。各种建筑物星罗棋布地分布在街道两旁。

最让姜岳升感到反差巨大的,是这里的植被。

路两旁竟然种了很多热带植物,有巨大的棕榈树、椰子树,还有人工湖和绿地公园。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在海拔四千多米高的戈壁无人区。

刚才还一直被高原反应折磨的姜慧,如今一点不舒服的感觉也没有了。

因为周围空气里的氧气含量只比海滨城市低百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