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雨萱现在满脑子都是赚钱的法子,只是她不敢轻易地拿出来,在没有结识徐小姐之前她一直都是想的卖吃食。
毕竟在这封建保守的古代社会,新奇的事物往往容易遭人非议,她不得不谨慎行事。
如今有了徐小姐的主动示好,她也有了其他的想法。
这徐小姐的出现,仿佛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窗户,让她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她让黎母帮忙看一下火,自己则朝着这几日她晒药材的地方走去。
这几日黎雨萱没事就跟黎父一起上山,黎父在山林间砍柴,她就在附近寻找药材。
那山林中,她穿梭于草丛灌木之间,仔细辨认着各种草药,小心翼翼地采摘,也晒了不少药材,虽数量有限,但也聊胜于无。
眼下这些药材做养生茶还远远不够,不过有着这些药材打掩护她可以将空间里的药材拿出来了。幸好她给自己备了一些补气血的,增强体质的养生茶,如今还真派上了用场。
她把自己办公桌里装养生茶的罐子拿出来倒在了晾晒药材的簸箕里,随后又进屋取了一些碎布,将这茶一份一份的包起来。
那碎布虽不名贵,却也是黎母精心挑选,颜色素净淡雅。
徐小姐看着黎雨萱从柜子里拿出了一些碎布,忍不住好奇也出来看看,就看到女子蹲着在地上的簸箕里挑挑捡捡。
“萱儿,你这是在干什么?”徐雪儿好奇地问道,她那灵动的双眸中闪烁着疑惑的光芒。
黎雨萱听见徐雪儿的话回头看去,“徐姐姐怎么出来了?”
“我来看看你在干什么?你这神神秘秘的,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在弄养生茶,你给伯父伯母带回去。”黎雨萱笑着回答道。
“养生茶?那是干什么的?”徐小姐好奇的问道,她歪着头,像个好奇宝宝。
“这个颜色的碎布里包的是给你跟徐夫人的,是专门补气血的茶,至于这个布里包的是增强体质的。”
黎雨萱耐心地解释着,手中的动作不停,仔细地包着茶包。
说着说着黎雨萱抱歉的笑了笑“徐姐姐,本来应该是拿油纸给你包好的,可是我家这条件你也知道....”
“这些碎布都是新的,是我娘给我做完衣裳剩下的碎布,本来是打算做个里衣的,我已经清洗晾晒干净了,如今拿来给你装了茶,还请你不要嫌弃。”
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忐忑,生怕徐小姐会不高兴。
徐雪儿笑了笑回道:“这是妹妹的一份心意,我又怎么会介意。妹妹是懂医术么?”
她的笑容如春风拂面,温柔而亲切,让人心中一暖。
黎雨萱笑了笑说道:“从前村里有一个婆婆,经常给村里人看病抓一些草药,我每次上山捡柴都会跟在婆婆身后,婆婆也总偷偷给我些吃食,我跟婆婆很好,婆婆教我识字还教了我一些医理,后来有一天婆婆突然离开了,只给我留下了一本书。”
“我怕堂姐把书抢走就把书全都背了下来,然后一把火把那本书烧了,这些年我也在研究婆婆留下的医术,自己做了一些养生茶。”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怀念与感慨,仿佛又回到了那段与婆婆相处的时光。
徐雪儿静静地凝视着此时的黎雨萱,只见她一边讲述着一边专注于手中养生茶的包装,那纤细的手指灵活地穿梭于碎布之间,神情恬静而又坚定。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间隙,洒落在她的身上,仿若为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她的眼眸中闪烁着诚挚与热情的光芒,那光芒并非来自外界的映照,而是源自她内心深处对家人的关爱、对未来的憧憬以及面对困境时不屈的信念。
在这一瞬间,徐雪儿真切地感觉到她整个人仿佛散发着温暖的光芒,那光芒柔和而明亮,并不刺眼却有着足以驱散阴霾的力量。
这光芒中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魅力,是她在其他女子身上从未见过的。
它不仅仅是善良与聪慧的外在体现,更是一种在历经生活磨难后依然坚守初心、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
徐雪儿深知,这个女子跟周围那些只知遵循传统、安于命运安排的人是截然不同的。
徐雪儿望着黎雨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钦佩与向往之情。
她目睹着黎雨萱为家人精心筹备礼物,有条不紊地规划着未来,那坚定的眼神和从容的举止,深深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渴望。
在这封建礼教森严、女子大多依附家族而活的世道里,黎雨萱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闪耀着自主与智慧的光辉。
徐雪儿不禁暗自思忖,若能成为像她这般的人,拥有独立的思想,敢于突破困境的束缚,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那该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人生啊。
这样的人生,定不会被枯燥乏味的琐事和繁文缛节所淹没,而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每一步都踏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想必会更加精彩纷呈、意趣盎然。
这般念头一旦在心中生根发芽,便愈发坚定了她想要与黎雨萱结为姐妹的决心。
她心想,或许凭借着彼此间真挚的情谊,再加上黎雨萱的聪慧与果敢,能够帮助自己改变爹娘的心意,让他们接纳这个出身平凡却品行高洁、心怀壮志的女子成为家庭的一员。
如此一来,不仅自己能得一知心姐妹相伴,家族中也能注入一股清新的活力与正气。
徐雪儿从黎家出来,心中五味杂陈,思绪如潮涌。
她缓缓踱步在乡间小路上,回想起在黎家的点点滴滴。
黎家虽为农户出身,生活条件简陋,居所不过是几间质朴的瓦房,屋内陈设简单,甚至略显寒酸,但那浓浓的温馨气息却如春风拂面,萦绕在每一个角落。
饭桌上,黎父和黎母虽因她这位贵客的到来而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双手不知该如何摆放,言语也变得小心翼翼,但那关切的目光却始终未曾从萱儿和她弟弟身上移开。
他们会轻声叮嘱孩子多吃些菜,注意营养,眼神中满是质朴而深沉的爱。
对待自己,虽带着几分因身份差异而生的客气,却毫无谄媚讨好之意。
与那些平日里在大家族中往来的人截然不同,那些人面对自己时,总是满脸堆笑,言辞恭敬有礼,可那笑容背后,却隐藏着或深或浅的功利心,阿谀奉承之态尽显,令人心生厌烦与疲惫。
而在黎家,与黎父黎母相处的时光里,她感受到的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真心关怀。
他们会热情地为自己夹菜,询问饭菜是否合口味,那关切的神情和真诚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缓缓淌过心田,让她这个在大家族中习惯了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祥和的港湾。
这种久违的温暖与轻松,让她突然发觉,原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还可以如此纯粹而美好,不必勾心斗角,不必谨小慎微,只需真心相待,便能收获满满的幸福与安宁。
这份在黎家体会到的独特情感,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她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也让她对未来与黎家的交往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