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睁开了朦胧的双眼,想到要找寻回家的方法以及为若曦家人报仇的承诺,我不仅要促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我点开纳戒,打开了一本武技,灵魂扫过之后发现里面是关于剑术的武技系统在询问过我是否开启之后,我选择了开启,灵魂力量扫过之后在我识海里面出现了这本功法的介绍:
功法名称:玄铁剑法,此剑法主要介绍剑法基本功。
在获取完成的内容之后,识海中立马显出了一个小人并开始介绍起了剑术的基本动作:剑术的基本动作包括刺剑、劈剑、撩剑、挂剑、云剑、点剑、崩剑、截剑、剪腕花和撩腕花。
刺剑:立剑或平剑向前直出为刺,力达剑尖。要点:剑与手臂成一直线。
劈剑:立剑,由上而下为劈,力达剑身。要点:肘关节由屈至伸,剑由上至下,力达剑身。
撩剑:立剑,由下向上方为撩,力达剑身前部。要点:贴身弧形撩出,力达剑身前部。
挂剑:立剑,剑尖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后为挂,力达剑身前部。要点:立剑贴身挂出,力达剑身前部。
云剑:平剑,在头顶或头前上方平圆绕环为云。
点剑:立剑,提腕,使剑尖猛向前下为点,力达剑尖。要点:提腕,力达剑尖。
崩剑:立剑,沉腕使剑尖猛向前上为崩,力达剑身前端和剑尖。要点:沉腕有力,力达剑身前端和剑尖。
截剑:剑身斜向上或斜向下为截,力达剑身前部。要点:剑身斜平。上截剑斜向上,下截剑斜向下。
剪腕花:以腕为轴,立剑在臂两侧向前下贴身立圆绕环。
撩腕花:以腕为轴,立剑在臂两侧向前上贴身立圆绕环,力达剑尖。
识海中的小人一边介绍一边做着相应的动作,我看的入了迷,看着小人做出的一系列流畅连贯的动作我不禁感叹古人的审美,单不说剑客的风流倜傥,就是这样的剑术动作不论是谁看了都会被它的魅力所折服。
我开始慢慢的跟着小人的动作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可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武术甚至在家里刀都很少拿的人现在突然间拿起来了剑,所以不论从哪个方面我都显得不专业,相较于识海之中的小人,我的动作显得十分的笨拙,如果现在有人在我身边看我练习的话他应该就可以明白我们去动物园看大猩猩模仿人类的动作是一个多么可笑的场景。
尽管这样,我还是慢慢的练习了起来,有许多次我都差点被自己的剑划伤。
在不知道练习了多久之后我才些许有些上手,最起码绝对不用担心自己会划伤自己,转头一看依然到了黄昏,我的体力值也不是特别够了,我只得停下来回复一下体力,解除一下身体的疲惫。
休息了一会之后我便选择了冥想,放空身心之后我便快速地进入了冥想状态,以前只是在小说里面接触过冥想这个词语,今天终于可以自己亲身体验一下冥想了。
当进入冥想状态之后我的大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清明,同时在识海之中不自觉的浮现了白天练习的画面,我一遍一遍的回顾着,一个一个动作的看着,一次一次的与识海中的小人对比着,慢慢的,我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一来是无法按照要领正确的用力,二是无法将身体中的气运到剑上,想到这里我突然睁开了眼睛跳了起来拿起剑准备在进行一遍练习。
“叮,检测宿主意外行为中断冥想,此次冥想奖励不予以发放,并警告!”
看到这个提示我哭笑不得,看来下次进入冥想状态之后还是要主动结束才可以去做别的事情。
拿起剑之后我想象着小人的动作以及小人告诉我的动作要领将力量大部分都放在肘、腕之上再次发力,果然顺畅了许多,隐隐约约之间和小人的动作也有了一丝丝的相似。
接下来就应该考虑怎么样吧身体内的气灌注到剑身之上。
这个问题难住了我,虽然前世学习的时候不止有一次听说过要先气沉丹田才可以更好地调动气到达别的地方。但是学了这么多年也没有搞清楚到底怎么样才叫做气沉丹田,所谓的气沉丹田也只不过是做做深呼吸罢了。
我闭上眼睛,放松身心,然后深呼吸认真的感受着吸进去的气流到底是在怎么样的运行,终于在我一遍遍的尝试之下我感知到了有一股气流从鼻子吸入之后一路上到达了我小腹之中的一处地方,我不禁大喜,在尝试了许多遍之后这种感觉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甚至有的时候我都可以在识海中重现这个线路。
“叮,开启隐藏天赋气功,并获得气功类功法*1”
这可真的是想吃奶了,娘来了,真的是天助我也。
再次回到练功状态我已经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了体内的气流运行,我尝试着将那股气调动出来的时候我发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次调动到一定地方的时候气流就会变得杂乱,尝试了好多次之后还是这样的状态,而且我的精神力也在急速的下降,正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前世了解过的经络系统,经络乃是气血运行流动的通道。想到这里我开始想手上所有经过的经络: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臂臑下廉前廉结肩髃骨,注缺盆;下交于巨骨;度尺二寸入禾髎;循鼻柱上空至鼻孔合谷还。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系于小肠;属于心胞络;下起小指之内侧少冲穴、循手内侧后缘、抵掌骨骨缝劳宫穴;沿手臂内侧后缘、抵肘中央、经肱骨内廉、上行至肩;交手太阳经于目内眦睛明穴、下颔角上方上行夹脊颈侧至喉咙;下循臑内后缘抵掌后豌豆骨处;入掌内沿小指桡侧出其末端少冲穴。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沿手背尺侧上腕部廉谷穴;沿尺骨鹰嘴至肱骨外侧凹陷处小海穴;沿臂内侧上行至腋部天宗穴;沿肩胛骨间凹陷处前行绕肩胛至后外侧;抵髂嵴中点下腰部;入体腔沿腹腔内下行会阴部;至骶髂关节处盆关穴;抵腰背沿脊柱内下行至项部天窗穴;最后至腋下腋中线上的小肠穴。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膻中穴横出两乳间天池穴;沿胸内缘循行分两支:一支过三焦前、胸骨后方腋下三寸处支沟穴经劳宫抵掌中包劳宫;另一支穿出胸内正面行于膈膜肌下方过腋窝沿肱骨外侧上行达肘内曲泽穴:从曲泽上行沿上臂内侧通过肘横纹护眼保肌前连线上肩交于大椎督脉旁小肠经天宗穴:内行环绕过肩胛挟脊当心包腔中散布最后终止于掌
三焦经循行原文
手少阳三焦经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此为上关;从有一支,入耳中,出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其支者从目锐眦下颧,交颊,直下至颔厌,又一支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想到这里我便开始尝试着从经脉将气调动出来,首先选择了小肠经,我将气下移到了小肠然后顺着静脉的循行向上移动,正在我移动的时候,突然感觉全身的气血发生了逆乱,全身的气血开始变得躁动了起来,我和感觉喉咙一甜,一口鲜血就吐了出来。
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我这个方法不对吗,抱着再试一试的心态,我又将气按照大肠经的循行推动,得到的还是一样的结果。
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之前选择的经脉好像按照循行和我推动的气流方向相反,并且相应的脏腑和气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
我继续尝试其他的静脉,这一次我选择了肺经,按照肺经的循行,我成功地将气推送到了大指指端,但是到达指尖的气非常的迅速狂躁,瞬间就消失了,并且大指指端的气根本无法推送到剑上面。
“叮,获得体力恢复 10/s。”
“叮,获得精神力回复 10/s。”
试了很多次依然无法成功,我便开始寻找新的办法,我又想到了心经,但是在经过了短暂的考虑之后我还是摇了摇头,万一心经的气血倒置,可能我就要命丧当场了。
所以保险起见我选择了心包经,因为在我的印象里面心包属于的防御类的脏器,可以代君受邪。
我尝试着将气运到膻中,当气到达膻中的时候原本湍急、狂躁的气突然变得温和起来,我尝试着去调动的时候发现好像气也变得听话了起来,我不禁大喜,我将气通过心包经经脉的循行调动到了掌,在气即将消散的时候我发现我好想可以控制从掌中溢出的气我尝试将气推动到了剑身之上,我成功了!
接下来的时间我便一遍一遍的练习气的控制,练习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时候,我感觉我对气的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熟练的境界,接下来就是整个剑法的练习。
体力和精神力的恢复可以保证整晚我都沉浸在练习之中,终于在清晨第一缕阳光出现的时候我做到了剑术基本动作和剑气的基础融合。
再练习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动作和小人已经一般无二,我想,我是时候出山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