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缓缓沉入天际,为忙碌的一天披上了橘黄色的尾声。工地上,挖掘机的轰鸣声渐渐低沉,预示着今日劳作即将画上句号。
就在这时,操作挖掘机的师傅突然停下手中的活计,眼神中闪过一抹不寻常的光芒,他朝在一旁监督的杨帆招呼了一声,示意有重要发现。
多年的挖掘经验告诉他,脚下这片土地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杨帆闻讯赶来,心中揣着几分好奇与忐忑。
师傅所指之处,一堆松软的泥土中,隐约透出异样的坚硬质感。杨帆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用手拂去覆盖其上的尘土。
随着泥土的脱落,一尊雕刻精美的石兽逐渐显露真容——这是一尊高约五十厘米的镇墓石兽,姿态威严,线条流畅,岁月的痕迹非但没有减损其威严,反而增添了几分古朴的神秘。
石兽的出现,无疑昭示着此地藏有一座非比寻常的古墓,其主人的身份想必尊贵非凡。
杨帆指挥着着挖掘机,精准地在几处可疑的地方挖上一铲,随即,青砖砌成的古墓壁悄然显露,他依据镇墓兽所指引的方向,巧妙地定位到了墓门所在,以及隐匿于另一侧的另一尊镇墓兽。
杨帆迅速取出手机,拍下一张张照片,随即发给了吴老并打通了吴老的电话。杨帆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详尽地向吴老汇报了现场的每一处细节。
吴老在电话那头沉稳地指示,要求杨帆务必原地守候,不可擅自离开这片古墓区域,静待支援队伍的到来。同时,还叮嘱杨帆为即将抵达的战友们筹备一处安全的宿营地,并安排好晚餐。
对杨帆而言,这些任务轻如鸿毛,不过是举手之劳。他迅速找到父亲,将发现古墓并已上报的消息告知。
闻听挖出古墓的消息,又得知儿子的战友即将来临,父亲满脸喜色,连忙召集村民们行动起来。他们在背风的地方搭起一顶帐篷,砌起几座锅灶,又运来干柴、水缸等生活必需品,一切井然有序。
杨帆的父亲则是领着两个人回到自己家中,逮住一头大肥猪拖了出来,一番忙活后,切好的猪肉和剁好的排骨被送到古墓这边的伙房,开始在几个妇女的忙碌下飘出浓郁的香气。
杨帆则选了一处开阔平坦之地,点燃了几堆熊熊燃烧的篝火,火光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静静地等待着,运送兵源的直升机到来。
伴随着天空传来隆隆的轰鸣声,一架大型直升机从远处飞来,缓缓降落在篝火围成的圆圈中。机舱门打开,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手握钢枪依次跳下飞机,在前面列成两排整齐的队伍。
后面下来的六七个人全都身穿黑色的西装,那是杨帆一个小组的战友,他们跳下飞机后,一起走向从远处迎来的杨帆,然后就是你捶我一下,我捶你一下,嘻嘻哈哈大笑在一起。
因为临出发时,领导说过了,来到一切都听杨帆的命令。所以带队的士兵过来向杨帆报告,请杨帆为他们安排工作。杨帆让他们先拉好警戒线,然后安排轮班执勤警戒,剩余的人先吃饭。
第二天,文物保护局和博物馆来了一队人,开启了发掘行动。在接近中午的时候,终于平安的打开了墓门。吃过午饭后,通风的时间也可以了,他们带着设备开始进入通道进行考研。
通过墙上的壁画,他们得知墓主人的身份乃是清末的一个异姓王爷。这个王爷原本是个战功赫赫的老将军,由于战功太多被赐异姓王爷,没想到后来遭到奸臣的陷害,被贬到偏远地区做个县令。
在两个偏殿里,他们发现了不少陪葬瓷器,虽然没有什么历史悠久的孤品,但曾经出现在皇宫里的常用瓷器还是比较多,唯有一个密封的箱子是最惹人眼球的。安排人先将这些瓷器运送出去,他们这才集中力量研究那只箱子。
此箱子高约五十公分、宽约五十公分、长约一米左右,用高贵的皮质包裹,八个角全都包裹着金质的拐角,箱子没有锁只在箱子顶端四角各有一个镶着一个绿色的宝石。
经过几个专家的研究,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四个角的绿色宝石就是开启箱子的机关,但这四个角必须一齐按下才行,绝不能有丝毫差池。这就必须两人配合的默契,各自负者两个绿色宝石,下按的速度与力度几乎保持一致。
杨帆和一个战友各自负责一边,他能够利用神识控制住力度配合好战友,两人一起按下绿色宝石,只听一阵轻微的咔嚓声,箱子的顶部自中心向两面缓缓打开,露出里面满满一箱子的圣旨。
谁也没想到,这竟然是墓主人一生所得的战功封赏圣旨和升迁圣旨。根据这些圣旨来看,此人一生战功无数,从一个普通士兵一步步升迁到百万大军的帅将,全都是靠鲜血与生命铺就而成。
一行人来到主墓室,空旷的墓室里只有一副漆黑的棺椁。棺椁是用黑色石料打造,上面光滑无痕,没有任何图案与字迹。
就在所有人围着棺椁研究的时候,地面传来强烈的震动,
“不好,是地震,快,快撤出去!”
杨帆反应机敏,瞬间便大声呼喊,示意老教授与一众老专家迅速撤离,自己则毅然决然地选择走在队伍的最后方,守护着大家的安危。
此刻,地面仿佛被无形之力撕扯开来,墓室剧烈地颤抖着坍塌着,头顶之上,土石纷纷扬扬,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为他们的撤退之路增添了几分艰难险阻。好几次险象环生,不是被塌陷的土石砸到,就是差点坠入狰狞张裂的地缝之中,短短的几十米距离,显得特别漫长。
杨帆身手矫健,为了解救差点陷落的教授,他失足跌入了那条深不见底的地缝。紧接着猛烈的土石轰然落下,恰好击中了他的头顶,无情地加速了他向深渊滑落的速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