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凌峰下,楚天恒早在等徐林生了。
他微微笑道:“看起来你已通过了往生湖的考验。”
“是啊。不光通过了它的考验,我的内灵境伤势还痊愈了,寿元也得到了增长,看来掌门夜观星象、所卜之卦一点不错。”徐林生点头笑道,“加入天云宗,正是我重获新生的契机。”
“星象、卦象都只可看作一个先兆,之后的一切凭得依旧是个人的造化。”楚天恒道,“徐林生,你既通过了考验,便已是我天云宗弟子。不过在你正式拜师之前,有些事情是你必须要了解的。”
“请赐教,掌门。”
“且随我来。”
楚天恒将徐林生带到了观凌峰后山山崖上。
“你看这是何处?”楚天恒衣袖拂动间,一块无字石碑缓缓地就出现在了徐林生眼前,在石碑后是生长着大片赤红叶子的树林,树林下有许多墓碑。从墓碑上的碑记来看,此地埋葬的全是天云宗的修士。
“碑记上所写,抬首皆是天云宗,难道这里是天云宗修士的墓园?”
“这里确是天云宗修士的墓园。自祖师神山开创天云宗以来,已历经风雨五千余年,这里葬的都是天云宗历代的修士,共九百三十七位。”
“修士寿数悠长,想不到五千余年间竟能有九百三十七位修士死去。”
“他们其中多为战死。”
“战死?”
“是。其实不止天云宗,每逢天下乱世,各宗修士都会元气大伤。禹洲太平已久,而在代、汤两朝之前,世间有过一段极为混乱的日子,秩序崩坏,民不聊生,异子相食者数不胜数,那个时候连愿意自诩为正道的修士都极为罕见,妖魔鬼怪横行天下,肆意屠戮,乃至十室九空,世间一片荒凉破败之景。”楚天恒怔怔出神道,“那时我的师父,也就是天云宗上一任掌门洛鸦,决定关闭山门,令所有天云宗修士下山除魔卫道,拯救苍生。至代朝建立,数百年间,包括我的师父洛鸦在内,天云宗十有八九修士尽皆战死,足足三百一十五人,其中能收拢残躯,置回墓中的不足一成,所以这里其实很多都是空墓。”
楚天恒长叹道:“徐林生,我可知我为何要与你说起这段往事?”
徐林生想了一下,然后道:“不知。”
“你心中猜到了,却为何不言。”楚天恒的目光霎时变得锐利无比,他道:“我与说起这段事情,便是要告诉你,要不忘初心!徐林生,你我等皆是从人族中而来的修士,不管你日后如何神通广大,都不可忘记这点。诸仙万佛,皆为虚妄,鬼神不敬,唯敬苍生!这也是本门祖师神山,开创本宗的立派宗旨,他想聚集起更多志同道合、心怀正气的修士,去应对世间危害苍生的灾祸。”
徐林生听罢,只是淡淡道:“恕我直言,掌门。我这一路走来,所见鱼肉百姓修士甚多,心有正气的修士则寥寥无几。修士毕竟是超脱于世俗力量的存在,要使他们敬畏苍生,谈何容易。即使在天云宗宗内,修士多来自五湖四海,出身不同,想法不同,所求亦不同,也未必个个都是掌门口中所说之人。”
“我自然知道,此也自非易事,乃是个宏大的愿景。当年祖师神山开宗时,宗内仅仅十三人耳,五千余年风雨间,兴盛衰弱交替,但此愿景在宗内却从未绝断,至今日天云宗远比开宗时壮大了不知多少,宗内有此想法的人也更多了。代代相传,累世千秋,我笃信终有一日,不止是天云宗的修士,世间修士都会有一颗至善之心。即使那时候我不在了,天云宗也不在了,也定会有后人能够见证。”
“若以五千年为一个纪元,想来确实会有所变化,不过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不止是普通人,连修士也只如粟米般渺小。神山祖师的愿景,倒更像是与千秋万世的一场角力。”
“修士本就是行的逆天之事。”
徐林生默默点头道:“弟子明白了。”
“明白便好。徐林生,切记往后万不可行危害苍生之事。否则上穷碧落下黄泉,你都将会受到天云宗的追杀。”
……
在小筑里,镜中之人的样貌让徐林生有些陌生,因为白元帝的力量入体,改变他原本的部分样貌,徐林生此刻对着镜中之人挤眉弄眼,感觉又是有趣,又是奇怪。
徐林生通过了往生湖的考验后,楚天恒安排他作为内门弟子拜入了天云宗修士熊雍正门下,熊雍正是一名金丹期的修士,且为天云宗的记名长老,教导起徐林生是绰绰有余。
除了接受熊雍正的修炼指导外,徐林生每日还要学习炼丹、炼器、符箓方面的知识。炼器、炼丹方面的知识分别是由炼器长老谷语和炼丹长老唐元传授,他们每隔些日子就会于观凌峰上开课授业,布下任务。至于符箓方面,本是由符箓长老李罗一担任授课,不过他已不在天云宗许久,便由他门下的弟子来讲解课业。
一般刚入门的弟子是要安排住进观凌峰房舍内,统一居住的。不过徐林生已是内门弟子,便不用住那里了,仍旧住在自己的小筑里了。
……
天云宗是禹洲上的修仙宗门,其招收弟子也只限于禹洲人士。其规矩是五年的一小招,还有八年一大招。
先说天云宗的五年小招,五年小招也称内招,招收的弟子数量极为有限。禹洲上其实现在有不少归附在天云宗势力下的江湖门派,他们会在每五年一次的小招时,向天云宗举荐门派中有资格进入天云宗的弟子,有资格,简单点便是身怀灵泉的人,举荐来的这些弟子往往都是年龄偏小,资质尚可之辈,这些人在五年小招中占了多数。
除开他们,剩下的便是一些世家门阀的子弟,这些人自小就生长在优渥环境中,对修炼之事也所知甚多,加上祖父辈多与天云宗熟识,他们能很轻易地进入天云宗内修炼。不过楚天恒也有他的考量和安排,为了避免世家子弟将纨绔之风带入天云宗内,在世家子弟子弟进入天云宗一段时间后,其中德行不端的都会被安排进了单天烈的门下。
单天烈性如烈火,脾气火爆,他对这些所谓的世家门阀不屑一顾,对底下的世家子弟也极尽严厉之风,若其中有不愿听从教导的,单天烈一定会让他在成为内门弟子前离开天云宗。
五年小招,招收的基本就是上述这些人,这些人组成了五年小招的主力军。
至于八年一次的大招,面向的就是整个禹洲了。招收的人也不再限于是汤国人士、与汤国接壤的突勒、高句丽等也都在列。
八年大招招来的人的背景门第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像徐林生之流,本是汤国幽州偏远小镇里的一名猎户。
还有放牛的娃儿、城中的铁匠,亦或者是邋遢的乞丐,只要心性不差,身怀灵泉者,天云宗也都是一视同仁。甚至还会有一些武林中人、红尘窑姐都会来参与八年大招。
只要通过了天云宗的入山考核,都能成为天云总的弟子。
比起小招进来的弟子,这些大招来的弟子其实才是天云宗内以后的中流砥柱。因为小招来的弟子,在天云宗修炼有成之后,很多往往都会选择回去帮助自己的门派,或者回到世家中袭承爵位。而大招的修士,则没有那么多牵挂,家中的亲族若是愿意,都可搬至云宗山脚下生活。待原本的亲族故去后,这些大招进来的修士一般就也不会再离开天云宗了。
通过五年小招和八年大招招收进来的弟子都属于天云宗的外门弟子。
外门弟子的生活很枯燥,除了日常的修炼外,还得完成额外的‘功课’,有对天文地理到历史人文的知识学习,也有生活中挑水劈柴、打扫采药的身体力行,还有宗门内的一些杂务也尽归他们。这是磨炼心性的一环。有部分外门弟子会因为无法承受在山中枯燥且每日疲惫的日子,而选择退出天云宗。
外门弟子经过一段时间修炼,得到其师傅的首肯后,可以经过考核升为内门弟子,内门弟子便不再需要做些常规的事情了,更加注重修炼之事。
徐林生虽已是个内门弟子,不过他是个半路上道的修士,此情况楚天恒也与熊雍正交待过,熊雍正便也让徐林生去外门弟子那学习一年的基础修炼常识。
小招、大招,外门内门弟子事情说完,便再来说说楚天恒指定给徐林生的师父熊雍正。
熊雍正是名金丹期修士,现已有近四百岁的寿龄,一般金丹期修士也就只有四百余年的寿元,熊雍正早知今生突破无望,膝下也没有子嗣,便主动向天云宗申请做了个记名长老,不再选择参与宗门之事,只负责教导提点一些弟子,平日里得闲,就在自个花园内种些花花草草,颐养天年。
熊雍正门下的弟子除了徐林生,还有麻念念、南宫磊、赤金子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