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段誉出家

换源:

  三十年内力,是天龙寺的高僧为段誉疏通经脉时输送的。

被转化为北冥真气后,效果强悍了十倍,使得刘耀东拥有了超过百年的北冥真气。

至于《万剑归宗》,出自风云世界,乃是剑宗绝学。

《万剑归宗》是无数学剑之士梦寐以求的一本无上秘籍,高深莫测,自秘籍出世以来仅有几人习得,剑悟、剑尊、无名、帝释天均会此招。

一经使出,万剑归宗,如仆见主,如朝拜到尊神一般。

剑招一出,凌厉无匹的剑劲由体而生,身形可化着一股青烟,劲气四散弥漫。

无数利剑狂风暴雨般的飞卷。

漫天飞舞,剑势如网,凌厉无匹,蔚为奇观。

也可以操纵万剑发动攻击。

想要修炼《万剑归宗》,需要极高的修炼天赋,内功方面,则分为万气自生,剑冲废穴两块。

万气自生是一门渐进的内功,习者需要自废武功,然后在体内自生一股剑气,助其御剑,灵神,疗伤,保其心脉。

剑冲废穴则需吸取外人功力来贯通自身废穴,专用于危急时挫敌自保,并可用吸来的内力疗伤。

吸来的内力用过,剩余的必须立即排出,否则残余的外来内力定会反伤其身。

而且需要对照口诀“气离脉腕,反而太冲,乾坤倒转,化柔为刚”不能勉强运气。

因为是系统奖励,武学直接入门,刘耀东可以跳过自废武功的环节,修炼《万剑归宗》。

就威力而言,《万剑归宗》确实远远强过《六脉神剑》,不过消耗内力同样巨大,想要做到万剑齐发,就算刘耀东有上百年的北冥真气,一天之内都只能施展两三次。

当然,如果只是操控一两把剑,以气御剑杀敌,那就轻松很多。

此外,刘耀东也能通过剑指释放剑气,威力和射程比起《六脉神剑》要强出不少。

段誉使用《六脉神剑》,也就能射一丈左右。

刘耀东的剑气,轻轻松松射出三十丈外,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主要原因还是功法和内力上的差距。

接下来的几天,段誉都在天龙寺修炼,有着古榕大师亲自指点,加上几位高僧喂招,段誉对《六脉神剑》的领悟远超原著,已然驾轻就熟,不再如同原著一样,时灵时不灵。

“天赐麟儿,我大理当兴啊!”

因为时间并没有像原著那般急迫,段正明并未落发为僧,现在还是皇帝,看到段誉进步神速,修炼成了大理绝学,不禁欣喜。

“誉儿不可自满,日后还得勤学苦练才是。”

段正淳同样满脸堆笑,感觉自己儿子确实福缘深厚,出个门就成为了绝世高手,不过为了不让段誉自满,段正淳还是摆出严父的样子,教导了一句。

就在这时,一名小沙弥进入佛堂。

“师父,吐蕃国师鸠摩智,送来拜帖。”

枯荣大师看了一眼,说道:“吐蕃国师不日就要到来,正明,你既然来了,也参详参详。”

段正明接过金灿灿的拜帖着手重甸甸地,但见这信奇异之极,交是用黄金打成极薄的封皮,上用白金嵌出文字,乃是梵文。

段正明识得梵文,上面写的是:“书呈崇圣寺住侍。”

从金套中抽出信笺,也是一张极薄的金笺,上用梵文书写,大意说:“当年与姑苏慕容博先生相会,订交结友,谈论当世武功。慕容先生言下对贵寺‘六脉神剑’备致推崇,深以未得拜观为憾。近闻慕容先生仙逝,哀痛无已,为报知己,拟向贵寺讨求该经,焚化于慕容先生墓前,日内来取,勿却为幸。贫僧自当以贵重礼物还报,未敢空手妄取也。”

信末署名‘大雪山大轮寺释子鸠摩智合十百拜’。

笺上梵文也以白金镶嵌而成,镶工极尽精细,显是高手匠人花费了无数心血方始制成。

“薄金的信封,好大的排场。”

段正明素知大轮明王鸠摩智是吐蕃国的护国法王,但只听说他具大智慧,精通佛法,每隔五年,开坛讲经说法,西域天竺各地的高僧大德,云集大雪山大轮寺,执经问难,研讨内典,闻法既毕,无不欢喜赞叹而去。

段正明也曾动过前去听经之念。

这信中说与姑苏慕容博谈论武功,结为知己,然则也是一位武学高手。

这等大智大慧之人,不学武则已,既为此道中人,定然非同小可。

本因方丈也看到了信中内容,双手合十,说道:“这吐蕃国师鸠摩智,据说武艺超群,精通佛法,怎能恁地不通情理,胆敢向本寺强要此经?”

枯荣大师冷冷道:“谅他对六脉神剑是不敢轻视,信中他对那慕容先生何等钦敬,而这慕容先生又心仪此经,大轮明王自知轻重。”

“只是他料到本寺并无出类拔萃的高人,宝经虽珍,但无人能够练成,那也枉然。”

“却不知段誉机缘巧合,已习得六脉神剑精要,时也命也,皆是天意。”

“到时鸠摩智若是强行索要,便由段誉前去御敌,壮我段氏国威。”

枯荣大师越说越兴奋,只是语气依旧是冷冰冰的。

本因方丈略微迟疑:“可是段誉乃世俗之人,参与佛门弟子的争端,难免令大轮明王笑我天龙寺无人。”

枯荣大师老神在在道:“段誉本就是大理段氏子弟,只需让他剃个光头,改穿僧装便可,等退了强敌,再还俗便是。”

这算是取巧,虽然不太光彩,但为了维护大理国威,守住《六脉神剑》,这是最好的办法。

段誉知道轻重,天龙寺几位高僧为了救他,耗损了不少功力,他虽不喜动武,但强敌来犯,作为大理世子,责无旁贷,当即双膝跪地,道:“护法护寺,义无反顾,请大师为我剃度。”

枯荣大师道:“本因,你且为他剃度。”

段誉直上前去,跪在本因方丈身前。

本因方丈让人取来剃刀,言道:“一微尘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尘定,而彼微清真寺亦不增,于一普现难思刹。”

说话间,手起刀落,为段誉剃去满头青丝,转眼段誉头顶就光秃秃一片。

只听本因说道:“入我佛门,法名广弘。”

广指心胸宽广、宅心仁厚,弘则指弘指辉煌、气派、正之义。

段誉双手合十道:“广弘谢师父赐名。”

佛门不叙世俗辈份,本因方丈虽是段誉的祖叔父,但段誉受本因剃度,便成了本因的弟子。

片刻之后,段誉褪去华服,换上了僧袖僧鞋,看上去倒是像模像样。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