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论道张三丰!(4k字)

换源:

  太和宫,两道身影对立而坐,一道白衣绝世,全身剑气弥漫;一道白发苍苍,身披太极道袍;赫然是李天和张三丰。

盘坐太和宫,两人开始论道!

李天讲自身剑体之道,边讲边演练,太和宫内充斥着剑意和剑气,异象万千,剑图、道剑、剑花不断衍生,在李天的控制下,不伤太好宫分豪。

“道友精细入微,对自身的控制实在惊艳,这些道理,能力,老道也是活了几十上百年才能做到,道友真乃天人也。”

张三丰面对李天这种能为也是叹息。

修炼的目的就是自身强大,进化,而这其中的过程就是要能掌控。

掌控自身的身体,修炼出来的道,自身的心灵、思想、法理,无论是剑道,还是太极,亦或是其他的修持。

做不到掌控自身,那么迟早会失败,道不假于人。

能做到李天这样,对自身的一切掌控到精细入微,张三丰也没见过几个人。

看来,年纪轻轻走到如此地步,不仅仅是天资可以说的。

不仅需要绝世天资,还要勤奋苦练,最终还得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路,敢想敢做。

不过张三丰想到李天使出的剑气和剑意,以及最后的剑光,也释然了。

心灵修持不到位,控制不够,李天那破灭万物,终结一切,杀戮世间的剑气,剑意,剑光也修炼不出来,早就走火入魔了。

然后又想到武当派的后辈,更是叹息,俱是平凡之辈,木道人虽然不错,但却陷入执念。

自己的徒孙当年也是天纵奇才,可惜天妒英才,居然陷入情劫之中,看不破,最终突破大宗师,开辟识海时走火入魔而死。

可怜的无忌孩儿,想到李天,张三丰就想到过去,不竟扼腕叹息,但想到还在论道,不得不收起心中悲凉。

张三丰讲自身的太极阴阳之道,却是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入手,也是走精气神壮大的道路。

太和宫内道音阵阵,黑白之气到处游走,太极图若隐若现,张三丰不愧为几百年的天下第一。

底蕴深厚,讲道也是道韵弥漫,不像李天杀气腾腾,杀戮弥漫。

张三丰也只是说到炼气化神,稍稍深入,用他的话说,路只走到这里,后面除非老道破碎虚空,见识更多风景。

不过李天也发现,张三丰的路和他有所区别,虽然都是从精气神入手,但张三丰后面的路更趋向元神之道。

从他的太极阴阳领域,真武截天式也可以看出来,以元神截取一片天地的天地之力,以我代天,修炼到最后就很像合道,有前世洪荒修炼的即视感。

不过东方不败好像也是这样,只不过东方不败的是修炼太阴之气,化太阴元神,共鸣星辰,可借星辰之力战斗。

所以东方不败战斗很霸道,像战神一般,很狂野,霸气唯我。

张三丰就比较仙风道骨,运用各种天地之力,阴阳二气,东方不败是大能投影,那么张三丰呢?

李天没有继续深想,识海慢慢拆解张三丰的道,取其精华,融入自身剑道,只要自己想要的。

道穷见元始,元始是“一”,是先天五太前的“奇点”,修炼无论是肉身,还是神魂,最终都要合“一”。

至于“气”,是属于修炼神魂或许肉身所带来的,无论是外界的天地之气,还是肉身的血气,基础都在肉身和神魂的基础之下。

所以在李天看来,诸天的修炼,无论何种大道,都离不开肉身和神魂,至于心灵,那也是神魂的基础上诞生的。

基于此,虽然有心、体、气、神的说法,但李天认为本质还是肉身和神魂之道,这是基础的两条路。

无论是张三丰还是东方不败,方向好像都是神魂为主,毕竟神与道同,神魂更接近道,至于达摩,是以心御体,另类的肉身道。

李天的剑道,核心是精气神,最终是要合一,无论是肉身道,还是神魂道,带来的心、气,最终都要合一,成就“元始。”

东方不败的太阴之道,李天很难去学,那是大能传法,都看不见,但扎根与星辰,万变不离其宗。

张三丰的元神,却是观想真武,炼成真武元神,超脱大千,近道,对李天帮助很大。

论道过达摩,东方不败,看过华山藏书,也得过陈抟残页,但李天还是没找到肉身神魂合一,肉身化神魂,神魂融肉身的变化,奥妙,大道艰难。

不过在李天说心灵时,张三丰却说,“道友心灵之剑玄妙无比,但心灵修持艰难,须得见红尘,见众生,见天地,最终得见自我。”

张三丰说的确实很有道理,红尘众生的七情六欲确实易引发心灵,但不适合李天。

身为人族道体,李天对于天地的感悟很深刻,这个世界,除了达摩,张三丰这两个老怪物,应该是没人比得上他。

自练剑以来,李天时常顿悟,天人合一,与天地交感,心灵修持虽然缓慢,但相比其他人,那是千倍万倍。

见天地,李天经常见得天地,得悟世间万物的奥秘,不过众生七情六欲,不是不见,随缘即可。

不过对于李天把剑胎元神化人形,张三丰很是赞同,两人之前切磋虽然没有元神直接对位,但李天的元神剑胎,隐而不发,让张三丰时常感到元神刺痛,想必威力惊人。

剑胎元神虽然是剑形,但本质上李天是人体,后天修得剑体,但也只是炼体之法,元神剑胎不仅是剑,人形也可为剑胎,人体就可以剑体,剑胎当然可以是人形。

人形剑胎,化元神,亦可持心灵之剑。

所以,就在这样的论道氛围中,李天就这样转化自己识海中的剑胎,慢慢化人形。

识海中的本源镜,本源之力也慢慢注入李天元神,提高李天元神本质,强度,让李天元神也带有万古不磨的气息。

两人论道,没有让武当后辈观看,只因为张三丰之前也时常讲道,可惜大宗师之境只能靠自己,需要走出自己的道路。

到现在为止,武当也没有第二个大宗师,昔年最有希望的徒孙张无忌也因“情劫”失败,最后寿尽而亡。

后来张三丰除了在真武殿观想真武神像,磨炼元神,就是在太和宫闭关,时间长了,对于现在的武当后辈也很少关注了。

江湖上的宗师,虽然艰难,但在武当派还是有不少,练出自己的神意,不像大宗师那样艰难,要开辟识海,就算有前人之法,但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开辟过程始终靠自己。

需要精细入微的控制,不然都会失败,宗师的神意,极端的情绪,高强的战斗下,都有可能实现。

至于李天开辟识海的过程,那是本源镜给力,也有李天处于顿悟,天地相合的状态,不然也没那么快。

所以李天认为这个世界的“宗师”还是先天境界,“大宗师”才是真正的宗师境界,比较合理。

至于破碎虚空,李天也不知道,不过听达摩说的太阴无极,想来张三丰的就是阴阳无极,那是元神的极尽变化。

元神圆满,极尽而上,炼出法相,可飞升上界,这是李天猜测的,这个世界的修炼。达摩,肯定是肉身圆满,炼出不坏金身,肉身破碎。

没多久,李天元神一震,却是剑胎元神转化完成,主要还是靠本源之力,识海内,巍然不动的本源镜下方,一道和李天差不多的身影盘膝而坐,赫然是李天的元神。

此时李天感觉无比的和谐,肉身似乎是圆满了,元神剑胎更加好调动了,也可以化为剑形飞出,直击敌人元神,威力无穷。

李天睁开双眼,看向张三丰,“多谢道友护法。”

张三丰以一种看珍稀动物的眼睛看着李天,“道友自有手段,老道没做什么,元神化剑胎,好手段,这要是刺向老道,怕是这几百年的修为也要化为泡影。”

“不过道友这剑气炼体之法,的确玄妙,带来的无论是这剑体,还是剑胎,都威力无穷,还是精气神一起炼,果然不凡。”张三丰觉赞叹不已。

“在下曾于黑木崖得道友纯阳无极功,其内有窍穴开辟,那才是无上妙法,”李天很佩服张三丰,窍穴开辟那是何等的艰难。

“黑木崖的确有老道这门功法,昔年老道下山荡魔卫道,却是让门人弟子受了外道的袭击,后来还是日月神教教主亲上武当,归还这门被抢的武功,虽然老道也可以再传弟子,但见此人如此,也就允许他留下手抄。”张三丰回忆道。

确实和东方不败说的差不多,李天心里想道。

张三丰继续开口,“这窍穴开辟之法,老道虽然创出来,却是除了老道,没人能学会。”

“这是肉身壮大之法,神魂不到,不打破身神界限,确实很难,不过真人如此能为,也是为武道开辟前路,功在万古。”李天对着张三丰行了一礼。

张三丰受了李天这一礼,很是叹息,“道友天纵奇才,学会想来是很简单的,老道百岁后创太极,这开辟窍穴之法才初有成,到现在几百年了,也不过开辟了二十几个窍穴,实在耗费资源。”

张三丰说完就并指传给李天,无数信息涌入脑海,李天识海开辟,元神强大,只是瞬间就接收了这些信息。

不过几秒,李天也明白了窍穴的开辟之法,同时理解张三丰的叹息。

这窍穴开辟不仅要元神强大,还要能看见窍穴,然后通过精细的控制,最好有元神,慢慢用真元打开这些窍穴,过程很枯燥,需要太多的真元,外界的大药也可以。

开辟窍穴后,还要注满窍穴,无论是天地精气,还是星辰之力,都可以注入窍穴中,壮大圆满窍穴,同时身体也会变得更为强大。

不仅仅是身体变强,还有寿命,精力,力量,精元,本源等都在壮大,可惜很难,虽然李天可以直接开辟,但怎么壮大这些窍穴又是一件难事。

所以张三丰传下去后,武当没人能开辟窍穴,不过对于李天来说,会比较快。

李天心灵修持很高,很早就有预感危险的能力,秋风未动蝉先觉,很早就可以看见身体窍穴,打破身神界限。

如今有了张三丰传下来的开辟之法,李天慢慢研究,剑元威力是比真元威力大,而且更加锋利爆裂,不像真元那样温和,需要慢慢来。

但李天如今在张三丰这里得到不少,却也不能不表示。

索性,和华山派一样,留一道剑意石碑,毕竟这是张三丰的道统,也不可能说修炼他的剑经。

李天的剑经修炼太难,自己都没全部完善,留剑意引导石碑就比较好。

不过现在不急,还有武当的藏书没看,等看完武当藏书再留石碑。

想完这些后,李天看向张三丰,“看来道友距离破碎虚空也不远了,不出百年了,看来达摩神僧也未必可以提前道友飞升。”

张三丰无悲无喜,“多少高人前辈飞升,都没有消息传下来,想来上界也不安宁,达摩沉睡多年,除了打磨肉体,老道想来也有这方面原因。”

李天心里暗想,“达摩还是比较稳健,金身不成就不飞升,张真人也一样,几百年无敌,估计也是等法相成就,独孤求败就比较快了,不到百年就仗剑破碎虚空,飞升上界。”

不过李天不准备在此界飞升,谁知道上界是什么样子,要是飞升就去挖矿,当奴隶,人族悲惨,到处杀戮,他哪来的时间成长。

等天下无敌后,直接用本源镜遁虚破界,去一个熟悉的世界修炼。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