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苏杭并没有前去见什么李达康,毕竟对于李达康这样的酷吏来说,他的心里永远只有他自己的利益。
当然不能说这样的一个人有什么不好,但是和他交往几乎没有任何的意义,归根结底都是利益的事情。
此时的苏杭反而是前往省发改委上班了,自己现在毕竟是副处级的调研员,这待遇和起点还是做梦也想不到的。
苏杭站在汉东省发改委大楼前,抬头望着这座庄严肃穆的灰色建筑。
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折射出刺眼的光芒,让他微微眯起了眼。
“赵……苏调研员?”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男子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你好!我是办公室的小王,主任让我来接您。”
“有劳了。”苏杭点点头,跟着小王走进大厅。
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
如今的自己可是省委书记的儿子,哪怕是再低调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所以“平易近人”并没有任何的意义,还不如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拼命往上爬。
如果能够避免赵家的结局自然是最好,哪怕是无力回天也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苏处长,您的办公室在五楼,都已经安排好了。”小王一边引路一边介绍,“咱们处里现在有十二个人,处长姓刘,是赵书记的老部下……”
电梯门打开,迎面走来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西装笔挺,目光锐利。
“刘处!”小王立刻站直了身子,“这位就是新来的苏调研员。”
刘处长上下打量了苏杭一眼,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赵公子,你好!真是久仰大名啊!”
苏杭不动声色地伸出手:“刘处长好!叫我苏杭就行!以后还请多指教。”
两人的手握在一起,苏杭能感觉到对方掌心传来的试探力道。
“指教不敢当,”刘处长松开手,似笑非笑,“不过赵书记特意打过招呼,让我们多照顾你。年轻人嘛,前途无量。”
虽然话里话外尽显谄媚,但在苏杭看来分明是在提醒他,自己的这个位置,是靠父亲的关系得来的。
苏杭微微一笑:“刘处长说笑了。我初来乍到,该学的还很多。”
……
办公室内。
小王殷勤地为苏杭递上一杯热茶:“苏调研员,这是您的办公电脑,内网账号已经开通了。这些是近期要处理的文件……”
苏杭随手翻开最上面的一份,某地产公司的项目审批申请,落款处赫然盖着“山水集团”的红色印章。
“这个项目……”他故意拖长了音调。
小王立刻会意,压低声音:“这是高总亲自送来的,刘处长已经批了初稿,就等您过目。”
苏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看来这间办公室里,每个人都知道该怎么“办事”。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喧哗。
“赵瑞龙的弟弟来了?在哪呢?”一个洪亮的声音由远及近。
办公室门被推开,一个膀大腰圆的中年男人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看热闹的科员。
“哎呀!果然是赵公子!”男人热情地握住苏杭的手,“我是规划处的老周,跟你哥可是老交情了!”
苏杭闻到了对方身上浓重的烟酒味,脸上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周处长好!叫我苏杭就行。”
“叫什么处长,太见外了!”老周拍着苏杭的肩膀,“晚上我做东,给你接风!帝豪苑,必须赏脸啊!”
苏杭余光瞥见刘处长站在门口,脸上带着看好戏的表情。
“恐怕要让周处长失望了,”他慢条斯理地说,“今晚家父让我回去吃饭。”
老周的笑容僵在脸上。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听懂了这句话的潜台词,我苏杭,可不是随便什么人能请得动的。
“呵呵,是我考虑不周了。”
“周处长言重了!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放心!就凭我和瑞龙的关系,肯定不会装聋作哑的。”
“那就多谢了。”
……
下午三点,处长办公室。
刘处长将一份文件推到苏杭面前:“这是下周常委会要讨论的国企改制方案,赵书记点名要你把关。”
苏杭翻开文件,快速浏览着关键数据。
突然,他的目光停在一行小字上,“员工安置费人均2万元”。
“刘处,这个数字是不是有问题?”他指着那行字,“去年类似企业的安置标准是5万。”
刘处长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这是经过多方论证的。”
“论证依据呢?”
“苏调研员,”刘处长靠进椅背,语气变得生硬,“有些事,不是光看文件就能明白的。”
苏杭合上文件夹,直视对方的眼睛:“那刘处长不妨明说。”
两人对视数秒,刘处长突然笑了:“年轻人就是较真!好吧!实话告诉你,差额部分会作为改制专项资金,由国资委统筹使用。”
苏杭心下了然。
所谓的“专项资金”,不过是某些人中饱私囊的遮羞布罢了。
“我明白了。”他站起身,“不过这份报告,恐怕还得再斟酌斟酌。”
刘处长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苏杭微微一笑,“只是觉得,既然是赵书记交办的事,总得办得漂亮些。”
只见他将“赵书记”三个字咬得极重,满意地看着刘处长的表情从愤怒变成惊疑不定。
苏杭走出大楼时,夕阳已经西沉。
他回头望了一眼这座庞然大物,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第一天,只是开始,却是已经这么的刺激了。
没想到自己作为堂堂省委书记的儿子,竟然还有人敢给自己上眼药。
看来这个汉东还不是那么的“风平浪静”,依旧是有很多的刺头没有被拔除。
不过想想也对,毕竟去年赵立春才被转正,屁股底下肯定有不服气的存在。
不过苏杭却是一副不以为然的心态,要知道接下来十多年的汉东都是赵家的地盘。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