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朱高煦夺嫡!朱元璋大怒!

换源:

  “靖难之役中,朱高炽守卫北平,朱高煦随同朱棣出战。

朱高煦本人武艺高强、善骑射,作战勇猛、身先士卒。

朱棣很看重他,让他统领燕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也经常让他担任全军前锋。

建文二年,他参加白沟河之战,率领重骑兵冲阵,斩杀南军大将瞿能父子。

他也曾多次营救朱棣于危难之中,可以说集斩将、救驾、先登、破阵之功于一身。

有了真刀真枪拼出来的耀眼功绩,燕军上下对这位皇子自然心服口服。

他在燕军中威望极高,和燕军将领关系极好,这一点是他哥哥朱高炽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朱元璋还是不认可朱高煦,“老四打了那么多仗,国库想必也不剩多少钱了。

以后国家渐渐安定,需要的是与民休息的文皇帝,可不是追亡逐北的武皇帝。

老四,他不是合适的储君人选,你不该看重他。”

朱棣却越听越喜欢自家二儿子,“爹,高煦孩儿很好啊,勇猛忠诚又孝顺。

再说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高煦孩儿随我出生入死的打仗,还多次救我性命,父子之情必定很深厚。

我看重他也是应该的罢。”

朱元璋苦笑一声,“傻孩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你的看重,未必是对他好。

你待他冷淡点,才是对他好。”

朱棣现在哪里理解的了,仍旧不以为然,只是不敢忤逆老爹,附和了一句,“是,父皇”。

朱元璋一听他喊父皇,就知道这小子口服心不服,但也无可奈何。

有些事情没发生,他再怎么说也是说不通朱棣的。

“在武将一面倒得支持朱高煦的情况下,有一个人旗帜鲜明得提出了反对意见。

这个人是兵部尚书金忠,他本人不算什么,但他背后的靠山是姚广孝。

对于这位立下奇功又满腹韬略的心腹谋士,朱棣还是非常看重的。

于是朱棣按照金忠的建议,去询问文臣。

文臣的意见截然相反,他们统一请求立朱高炽。

理由也很简单,自古君不立长,国家必有大乱,也就是说国家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更稳定。”

朱元璋有点不高兴,“又是这个姚广孝,哪都少不了他是吧?真是个不安分的和尚!”

朱标和朱棣面面相觑,腹诽道:爹你才是最不安分的和尚吧,怎么还好意思说别人?

“就在朱棣犹豫不决时,另一位重要人物解缙出场了。

解缙,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明朝第一才子,从小过目不忘,五岁开口成诗,二十一岁即高中进士。

前文曾提到的永乐大典就是由他所主持编撰。

朱棣私下问解缙该立谁,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朱棣沉默不语,解缙明白朱棣还是想立朱高煦。

幸好解缙不愧为大才子,使出一记绝杀。

解缙又叩头说道:“好圣孙。”

所谓好圣孙就是朱高炽的嫡长子朱瞻基。

朱瞻基自小聪慧,资质出众,很得朱棣的喜欢。

托儿子的福,朱棣心中开始偏向朱高炽,朱高炽顺利被立为太子。

但随着时间推移,一直在朱棣身边的朱高煦一派开始发力。

他们反复向朱棣进谗言,导致太子朱高炽独自留守南京,被朱棣冷落斥责。

于是解缙第二次出手了。

这位大才子简直像个高明的心理学家。

他安排人向朱棣献了一幅‘虎顾众彪图’,图中一只大老虎带着一群可爱的老虎幼崽。

解缙在图上题诗,诗句为:‘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头。’

朱棣看完,不由得百感交集,被深深的打动了。

是啊,父子之情毕竟是抹杀不掉的。

何况朱高炽忠厚老实,并无大过,自己也该顾念他。

于是朱棣立即下令夏原吉到南京将太子迎接回宫。”

此时,精明的朱元璋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多少好汉,偏在儿孙事上糊涂。

老四,你这么干,高炽和高煦想和睦也和睦不起来吧?”

朱棣默默无言。

“朱高炽成为太子,但这场夺嫡之争才刚刚开始。

朱高煦眼见父亲违背承诺,很不服气,对父亲也很不满。

朱棣注意到他的情绪后,让他就藩云南。

当时的云南偏僻落后,他当然不愿意去,四处诉苦说他有什么罪,要被发配到万里之外呢?

朱棣到底比较偏爱他,下不了决心赶他走,又收回了命令。

从此,朱高煦便留在南京积极谋划、四处活动、联络朝中大臣、收集消息,一心要把大哥拉下马。

第一个被他攻击的就是为朱高炽当上太子立下汗马功劳的心理学家解缙。

永乐五年,因为朱高煦礼仪所用超过亲王标准,解缙上奏劝阻朱棣,认为这是开启争端的事。

朱棣大怒,认为解缙离间天家骨肉,解缙由此失宠,被贬出京。

永乐八年,解缙入京奏事,朱棣在外征战蒙古,不在京城。

解缙便私自去见了太子朱高炽,事后也没有等待朱棣回来报告一下就离开了。

朱高煦顿时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向朱棣报告了解缙特意在皇帝不在京师时私自见朱高炽一事。

他还乘机向朱棣进谗言说:解缙没有做臣子的样子,而且不知和朱高炽密谋了些什么。

朱棣大怒,下令逮捕解缙严刑拷问。

后来一代才子解缙冤死狱中。

朱高煦一派的第一次攻击大获全胜。

没过几年,朱高煦又等到了第二次机会。

永乐十二年,朱棣北征瓦剌回来,太子朱高炽没有及时到场迎接圣驾。

朱高煦又趁机向朱棣进谗言,让朱棣认为太子朱高炽不孝、藐视皇权。

朱棣一怒之下将东宫官属全部下狱,史称东宫迎驾事件。

太子朱高炽的声望大受打击,地位开始岌岌可危。”

朱元璋大怒,伸手就想给朱棣一巴掌。

朱标赶紧上前拦着,“爹,有话好好说,你这是干什么?好歹老四都这么大的人了。”

朱元璋气得不行,“哼,你看他干的是人事吗?听信谗言,一点小事就把高炽的班底就下狱了。

天下人要怎么看待高炽?高炽还坐得稳位置吗?

兔崽子,这么欺负咱的大孙,咱非得揍你不可。”

兄弟们,求鲜花!求月票!新书需要一点鼓励!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