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朱祁镇叫门!北京保卫战胜利!

换源:

  听到此时朱标终于放松了一些,“朱祁钰登基了就好。

社稷为重,君为轻。

此时大臣们确实该拥立年长的朱祁钰,立了他才有个主心骨。

而且有了新皇帝,朱祁镇这个旧皇帝也就不值钱了。

只是孙氏到底是妇道人家,目光短浅,私心太重。

既立了朱祁钰,世系索性转移给朱祁钰一脉呗。

何必再立朱见深为皇太子?凭白给以后留下隐患。”

朱元璋阴沉着脸,“皇太子是隐患,太上皇更是个隐患!

何必留什么狗屁太上皇的名分给那个畜生!

大明怎么会有带着敌人叩关的皇帝?

咱怎么会有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子孙?

此人竟做出如此通敌叛国之事,必定是也先的奸细假扮!

朱祁钰还不下令杀了他干净!”

朱元璋的意思很明白,说朱祁镇是假的,他就是假的。

真的也是假的!

不必留什么情面,直接踹他去死。

马皇后无奈扶额,“朱祁钰既无多大本事又无功劳傍身,碰巧才登上皇帝之位。

不像重八你是尸山血海杀出来的,哪有你的底气?”

听完马皇后的话,朱元璋更郁闷了。

妈的,皇帝的位置居然还能捡漏捡到!

还是自家的皇位,真是绝了!

唉,这朱祁钰和于谦到底能不能挽救咱的江山啊?急死咱了!

梁丰:“正统十四年十月初一,也先兵分三路大举来攻。

东路军两万人进攻密云,中路军五万人进攻居庸关。

也先则亲自率领西路10万大军带着朱祁镇到了大同,命令朱祁镇喊话,让守军开城门。

大同守将郭登乃是武定侯郭英之曾孙,自幼博闻强记,喜谈军事,智勇兼备,哪能上这种当?

面对坚守不出的郭登,朱祁镇又一次上演了小丑行为。

他在大同城外大叫‘我与郭登是姻亲,为何不给我开门?’。

啧啧,真是一点脸面不要了啊!

郭登的回复是什么呢?他说臣奉命守城,不知道其他的事!”

“该死的孽畜!”

朱元璋把一双铁拳捏的嘎嘎作响,再次坚定了要把朱祁镇剥皮的决心。

朱棣见老爹面色难看,连忙打岔道。

“郭登好样的,真不愧是忠臣郭英之后啊!”

一听朱棣还敢开口,朱元璋顿时不爽,训斥道。

“老四,你还有脸在咱面前说嘴。

人家的重孙是好样的,你的重孙呢?”

卑微的朱棣只好闭紧嘴巴。

梁丰:“也先攻不下大同,便改道阳和,进攻白羊口。

十月初八,白羊口守将谢泽战死。

也先攻下白羊口后带军直逼紫荆关。

十月初九,也先到达紫荆关。

投降的太监喜宁告诉了也先一条山间小路。

要不说叛徒比敌人更可恨呢?

喜宁的行为直接导致紫荆关腹背受敌,很快被攻破。

守将孙祥、韩清全部战死,也先由紫荆关迅速向北京进军。

正统十四年十月十一日,也先到达了他梦寐以求的地方—大明首都北京。

似乎恢复元朝荣光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然后于谦狠狠打破了他的美梦!

面对也先大军压境,于谦认为。

“瓦剌挟大胜而来,如果示弱,会使敌人更加轻视我们,应当态度强硬。”

他主张采用背城决战的方式,让二十二万大军分别在京城九门外列阵。

此外,于谦偷偷安排,配备了大批火铳的神机营精锐在德胜门设伏。

为了鼓舞将士斗志,他还发明了著名的军战连坐法。

即:临战,将不顾军先退者,立斩!

临战,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先队!

敢违军令之人,格杀勿论!

正是由于于谦采用了依城为营、内外夹击的方略。

也先在北京城下前后激战五天,却作战失利,屡屡受挫,军中士气逐渐低落。

与此同时,也先的中路军进攻居庸关。

居庸关守将罗通兵力不足,却巧妙得利用了寒冷的天气。

他让士兵们不断在城池上浇水,将居庸关冻成一座巨大的冰城。

瓦剌兵面对冰城,连个搭手的地方都找不到,自然无法进攻。

如此一来,也先的中路军在居庸关的进攻也失败了。

更糟糕的是,随着时间流逝,明朝各路援军正在勤王的诏令下陆续赶来。

如果也先还不能尽快攻破北京,他的后路将被明朝援军切断。

到了那时,就是攻守之势异也!

仗打到了这个地步,也先只好收起幻想,无奈退兵!

十月十七日,也先由紫荆关向北退去。

十一月八日,瓦剌全军狼狈退出塞外,京城解除禁严。

至此,大明赢得了这场北京保卫战!”

一直提心吊胆的朱元璋缓缓呼出口气,脸上终于透出欢欣之色。

“好啊,赢了就好啊,总算保住了京城。

京城不失,北方的半壁江山就无恙。

咱的大明就还有希望!”

朱标道:“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大明能在主力被歼,皇帝被俘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真乃奇迹。

似于谦这些贤臣良将不容易啊。

此次幸亏有他们辅佐,京城百姓才得以保全。

我大明才没有重演靖康旧事,没像宋朝那样丢脸丢到举世皆知的地步。”

兄弟们,求收藏!求鲜花!求月票!新书需要一点鼓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