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更深层的原因和动机

换源:

  看来这事,还真有收获没亏。

众皇子又开始有点得意了。

正如道洐说的,御史这群人真不能少看,用处大呢,如果他们效忠,那日后想打击谁,那还不是手拿把掐。

可这种事也有巨大风险,道洐也看得明白。

本来不是朋党,这样下去还真是朋党了。

这个当心,朱棣一眼就看到了。

“殿也不必当心,如果朝中有朋党,是别人或者皇上会警惕,可如果是众殿下……皇上只会睁只眼闭只眼。”

“这是为何?”

道洐道:“听说风太傅教天子封神术时,说过心理学。”

“这又有什么关系?”

众皇子都有点懵,怎么你道洐也这么喜欢上风太傅了。

这不是长他人威风吗?

众皇子喜欢对付风无影,除了风无影说他们后代会拖跨大明,也有真看不惯风无影。

这是因为风无影在他们眼中,确实没功劳,年纪这么少就坐到他们皇子头上了。

这么年轻人,早晚会成巨害,还主要是他不听劝,不愿意和大家多走动,基本上不把这些皇子放在眼里。

这种人谁喜欢,皇子们都骄傲惯了,颐指气使习惯了,哪里容得这种不听劝的。

而且风太傅平时说的,在他们这里,也确实是妖言惑众,胡说八道呢。

这种人,不搞下去,大明成了什么,父皇也是中了孽了,得清君则。

道洐道:“并不是长他威风,对手的长处,我们得看到。”

“所以说,皇上对众殿下可能参与朋党的事不会计较,是因为太子。”

朱棣更不懂了。

众皇子也更听得一头雾水,这哪跟哪啊,说得越来越玄乎了。

道洐道:“众殿下看不到这一层,也是自然。贫僧这一生研究最多的就是皇上,皇上所著书贫僧都彻夜研究过,别看皇上是武人出身,其心思却慎密细致,非一般人能比。”

“皇上一生的心血就是太子,他希望太子在他之后,能撑起大明,继续他的伟业,这就必须能服众,能压得住各位及众大臣。”

“虽然皇上这几年除了很多功臣,目的各位殿下应该清楚,都是为了太子将来能顺利登基,以后也不要出现变故。”

这一点,众皇子都明白,就是这么回事。

“皇上能除了得了功臣,却有一方势力除不掉!”

朱棣道:“就是我们?”

道洐点头:“殿下终于领悟了,这也是皇上为什么一直想让殿下去燕京的原因,各位皇子将来也都得就蕃。”

“可各位就是不愿意,皇上没有强行下旨,这是因为皇后舍不得各位,谁不想儿孙在膝下,特别皇后现在已经老了。”

道洐这些话,都有点忤逆,如果说出去,就是大不敬,可这里都是自己人,他就不隐晦了。

道洐续道:“各位不肯走,或者将来又回来,怎么办,太子必须要面对你们。”

朱棣道:“难道不怕我们反了?”

这是不可能的,没哪个皇子有这种想法。

道洐道:“知道各位殿下孝心忠心,太子也不会怀疑各位。”

“但凡是有个极端和意外,皇上现在还在,就不如拿你们练练太子,也是有可能的。”

“各位殿下有没有发现,自从风太傅在武英殿讲封神术后,皇上对你们开始有点冷淡,连太子有时也好像在防着什么。”

众人一惊,这些重要的东西竟然没看出来。

各皇子不但是惊,而且忽然有些害怕。

朱棡怒道:“这个妖孽!一日不除我就食不下饭,这不是离间我们与父皇的关系吗。”

道洐道:“就是离间,你也不知道他说了什么,无法去辩驳,问题是皇上和太子似乎已经信了他,这才是各位的危机。”

朱棡道:“既然如此,如果我们有朋党嫌疑,父皇才会更警觉才对。”

道洐摇摇头:“贫僧先说了,太子才是重中之重,各位可以是太子的磨刀石。”

众皇子相视一眼,心中都有点悲凉。

“所以,贫僧估计,就是各位结了朋党,或者皇上不会在意,反而是太子的磨练。”

“这次大案后,朝中功臣十去其五,可还是有些让皇上放不下心的人,各位殿下如果有了朋党,对皇上也可能是好事,这就是风太傅讲的人心学。”

众人似乎都明白了,又是惊心又是害怕,也有点自悲自叹。

“各位殿下只要同处一心,还是有转机的。”

“这次虽然不成功,皇上是肯定猜到是各位指使的御史,如果贫僧猜得不错,这事皇上不会追究,各位可以安心。”

这事可以安心,那些事呢。

“都是这个风无影,实在可恶。”

道洐道:“此人确实是奇才,短短时间内能让皇上如此器重就见其本事。”

“我们接下应该怎么办?”

道洐道:“只要人不死,机会就一直会在。魏国公不日回京,燕王殿下可以给左柱国、信国公去一封信,让他同时到达京城,这事就有转机。”

“贫僧还是那个想法,逼迫风太傅我们只有一目的,就是他站到我们这边。”

左柱国汤和,这人有点奇异,这几年基本上都是住在凤阳老家不问世事,一心种菜。

但只要请出这个人,去给老朱上点眼药,成功的机率非常大。

再加上魏国公徐达,这两人凑到一起,还真没有劝不动老朱的事。

这两人在老朱心中的地位不是风无影能比的。

朱棣琢磨着,这是一个好办法,朝中出了奸臣,只要添油加醋说动汤叔叔来京,还是很有把握的,他虽然不在朝廷,对朝廷还是关心。

要是早年李贞在,那就更好了。

而且这次魏国公回京,一同回来的还有李文忠,李景隆、沐英等人,这些人站到一起,还不分分钟钟剐了风无影。

叫你胡说八道呢。

想到这,朱棣忽然道:“魏国公回京,为什么会带回来这么多人?”

道洐想了一下:“怕是皇上另有安排。北方元军一直无法清剿,皇上可能要下更大的力气,如此一来云南那边得有动作了,后清除后方,全力北征。”

朱棣叹道:“一众武将回京,先生就能猜出父皇要一次大的北征了。”

道洐笑道:“一件事只要看清了,看得仔细,都会知道后面的真实。”

虽然如此,可还是得学啊,众皇子也心生佩服。

这个老和尚确实有两把刷子,难怪燕王这么看重他,是有原因的。

朱樉道:“先生和风太傅比,谁高?”

道洐道:“如有机会,贫僧想再会会他。”

“我很期待!到时四弟可别忘了告诉我一声。”朱樉笑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